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5-19 21:31:18

本文最後由 george770712 於 2010-2-13 22:43 編輯

中國的抗戰:武漢會戰與滇緬反攻
主持人:傅光明(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
主講人:賀新城(中國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歷史研究室主任賀新城大校)
主持人: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在文學館聽講座。今天是文學館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舉辦的“回首二戰,話說國防”專題系列演講的第五講,我為大家請來的是中國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歷史研究室主任賀新城大校,大家歡迎。
大家知道,從1937年盧溝橋的槍聲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這八年堅苦卓絕的歲月裡,中國軍民浴血奮戰,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在八年對日作戰中,中國軍隊進行了許多次氣壯山河、可歌可泣的大的戰役。而對這許多次戰役中,直到今天,我們還是有很多人,或知道卻並不知其詳,或並不太了解。下面就請賀新城先生給我們講講在中國抗戰中兩次意義非凡的戰役:武漢會戰與滇緬反攻。大家歡迎。
我在想抗戰的問題怎麼不那麼枯燥?我們知道軍事研究就是從戰略戰術等入手,這樣講顯然不行。那我就挑了兩個自己認為是八年抗戰中間中國軍隊打得比較好的戰役,是長氣的吧。這兩場戰役的內容也是我擅長的。講的過程中是不是對路子對味我沒把握,但我盡力而為。
這兩天正在開抗戰勝利世界反法西斯勝利六十周年的學術討論會。六十年過去了,關於中國抗戰的問題,學術界、理論界包括社會各界的觀點對立得很厲害——如果大家上網的話都可以看到,其中爭論的一個焦點就是國共兩黨的問題,大家理論上說兩黨在抗戰期間是一致抗日,全民抗戰,但一到具體問題上就打得厲害,你貶我,我貶你。我個人的觀點是,在八年抗戰之中,國共兩黨之間有摩擦比如反共高潮啊皖南事變啊,這是不容否認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主次之分,第一位還是抗日的,在這一點上合作還是主流,否則無法理解八年抗戰怎麼堅持下來的,得不出全民共同抗戰的結論。這個主向是應該把握的,盡管我是軍人,共產黨員,但是我覺得要實事求是的話,主次是要分的,這是辯證法的觀點。由於理論界在這些問題上有時處理得不好,所以導致六十年以後國共兩黨還在互相貶低,搞得日本人或西方人有時都說你們中國抗戰沒地位,你們就是內鬥。
我選擇要講的兩場戰役都是正面戰場作戰,都是國民黨軍隊。至於敵後抗戰我覺得在座的都是中老年人應該是耳熟能詳的,在這方面接受的知識已經相當多了,甚至比我都內行了,犯不著我來說,我覺得相對薄弱的是抗戰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正面戰場,國民黨抗戰這一方面有些學者是由於某種感情的東西不願意去了解。所以成了概念化的東西,妥協、投降、一潰千裡、喪師失地等一系列概念說法。實際上這是不客觀的。
連戰訪問大陸以後,我們在抗戰問題如果還是這個觀點的話,我看國共別說合作,連談話的余地都沒有。就像鄰裡之間,你連他的成績都不願意肯定,你怎麼跟他在他一起談?有沒有毛病?當然有了,但是有的毛病是主觀的,有些問題是客觀造成的,是中國積弱積貧造成的,比如說東部平原十五月喪失殆盡。這些更多應該說是中國積弱積貧的客觀原因造成的,客觀原因是主要原因,國民黨軍隊將領沒有人願意喪失國土、不戰而降的。為什麼老說技不如人、落後挨打,這些結論我們都可以接受,但是具體問題上我們就不能諒解。所以我覺得很不客觀,好就好在六十年過去了,現在好多了。昨天胡總書記在大會堂講話中一個這種字眼都沒出現,國民黨消極抗戰、失地一潰千裡,而是更多強調國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抗敵這樣主流的東西。我個人認為這就對了,這麼講才能夠真正得出這個結論: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勝利。要不然就干脆講是共產黨的偉大勝利算了,這個結論顯然我們共產黨也不能這麼說。這都是大的問題,情況越來越好,包容度越來越大。就是要這種胸懷,一個領導對他的一個下屬的工作成績都不願意肯定,你能工作嗎。
所以我講這兩場會戰就是想介紹一下國民黨正面戰場,因為我覺得這是可圈可點的。
首先武漢會戰。
戰略防御階段是37年七七事變一直到38年10月武漢失守。這是戰略防御階段,打了十五個多月。在這十五個多月中,有忻口太原會戰,有淞滬會戰,有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四大會戰,當然還有其他一系列戰鬥。四大會戰裡頭最大規模的就是武漢會戰,作戰地域涉及到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河南,作戰範圍相當大,使用兵力也是最多的,我統計一下,中國方面參戰的是118個師,淞滬會戰是70個師。所以武漢會戰的規模很大,覆蓋地域很廣。日軍兵力也是最大的,他們一共投入14個師團,是日本戰略進攻中投入最大的一次。我個人認為武漢會戰是早期戰役中打得最好的一次。大家可能講怎麼打得好呢?武漢不是失守了麼?失守是必然,以空間換時間就是這個意思。為什麼說打得最好呢?日本人在戰役中很被動,這是前幾次會戰所沒有的。下面我就具體講講。
先從宏觀上來講,在七七事變以前,日本就有個計劃,認為把武漢拿下來以後,中國就拿下了。因為再往西中國也沒有像樣的城市了,或者有城市,也是非近代化的,武漢是最後一個近代工業化中心。基於這樣的認識,經過前幾次戰役以後,日本就集中了兵力攻打武漢。認為打下武漢後,國民政府就會投降,就會求和。武漢往西沒地方可退,再退就是西南農業地區,所以在三十年代七七事變以前日本就制定了一個武漢會戰計劃。這個計劃的主要內容是:從華北沿平漢鐵路南下直取武漢。這條進攻路線地形平坦,有平漢鐵路充當主要運輸線,是對日本最有利而對中國最不利的方案。然而,到1938年4、5月時,日本放棄了這個方案,以為華北地區的游擊戰爭纏住了日本華北方面軍主力,使其無力承擔南下主攻武漢的任務。不得已,日本被迫修改計劃,將進攻武漢的主要路線改為,在黃河至淮河之間的平原地區集結主力,向西南方向斜向楔進武漢。這個方案雖不如第一案,但仍然可以利用平坦的地利,並把隴海鐵路和淮河當作主要的運輸線,還是對日軍有利,而不利於防御。但是,就當日軍已大部分部隊集結到鄭州以西、隴海鐵路以南地區,准備開始進攻時,發生了以外——中國統帥部下令掘開花園口堤壩,讓洶湧的黃河水向東南湧去,讓黃泛區阻斷日軍前進的道路。這個以水代兵的方法,雖然使黃泛區人民付出很大代價,但在軍事上達到了預期目的。日軍統帥部無奈,只好再次改變方案,將主攻路線改為沿長江西進武漢。於是,幾十萬准備就緒的日軍只好後撤,輾轉向長江一帶重新集結,所能利用的運輸通道也變為只有長江航路了。這個第三方案是日軍實際實施的。
岡村寧次後來總結就說,原來設想所有部隊部署完成以後,全力進行總攻。但是由於各個部隊都擠到長江航路線上,船只不足,因此只能是到一批部隊,不待修整,馬上投入一批。這是我們所說的“添油戰術”。請注意,日軍武漢會戰的計劃三易其案均為不得已而為之,都不是他自己主動願意更改的,不是越變越好,而是越變越差。這個越變越差的力量從哪裡來呢?是什麼力量迫使他上策變中策再變為下策的呢?是中國。是中國華北游擊戰所使然,是中國以水代兵的效果。在武漢會戰中這些因素都開始起作用了。特別是花園口決堤,此前日軍四五個師團還在黃河以北,黃河一決堤,主攻方向變了,變到安慶、合肥、九江一帶,那麼這些部隊怎麼運動呢?我看日本戰史資料是這樣的:所有的輜重全部裝上火車經隴海路運至連雲港,再裝船下海,經過東海、吳淞口進長江,再沿江上朔到安慶,再由船上卸載,改換卡車向合肥等地集結。兜了個大圈子。這就為中國爭取了幾個月的時間,即所謂的“空間換時間”。這些重新部署的日軍原本可以在6月發起進攻,但這麼一折騰就到了八月底。只好由其他部隊先在長江一線開始進攻。力量使用有先有後是兵家大忌。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黃河掘堤。我認為這是戰略指導上很高明的地方。雖然老百姓為此付出了代價,但有的時候代價是不得不付的。
這是整個戰略上的情況。再講講中國統帥部的武漢會戰的戰略指導,我認為也有可講的高明之處。以前的會戰比如淞滬會戰那都是血肉之軀在填,甚至一天損失一個師。在日軍的航空兵、海軍艦炮的攻擊下死守不退。大家知道海軍艦炮的火力是很猛烈的,二百多毫米的口徑,殺傷力很大。所以淞滬會戰的死傷非常慘重,中央軍的精銳幾乎在那一戰中打光了。但是武漢會戰就不一樣了,武漢會戰涉及四、五個省,戰場範圍很大,在一個很廣闊的地域上打的。原來德國軍事顧問團給蔣介石的建議是在武漢周邊地區做很多永久性工事,以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堡壘戰來抵擋日軍。但是後來中國將領通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吸收了教訓總結了經驗,認為這樣打不行。我們死守一地等著人家來打,就是處於被包圍的狀態中,人家火炮優勢很大,最後部隊會被趕到長江裡“包餃子”,喂王八,不能這麼打。後來中國統帥部就改變了方針,由死守核心變為——“守武漢而不戰於武漢,當戰於武漢之遠方”。這意思就是我要守武漢,但是我不在武漢一隅打仗。這就是現代防御作戰思想了,大縱深防御、外圍防御。“武漢遠方”指什麼?大別山、幕阜山,推到江西、安徽境內這麼打,這樣就可以用廣闊的空間換取充分的時間,而且可以層層設防,逐步消耗日軍。如果都守在武漢,像守南京城一樣,幾十萬軍隊就會被“包了餃子”,跑都跑不了。作戰地太局促就意味著日軍進攻力量的集中,容易形成包圍和決戰,而這些都是日軍所追求的。如果幾個省的鋪開去打,他包哪兒呢?哪兒也包不了。一塊被包圍了,你就跳出去,又是山岳地帶。所以我覺得這戰略很適合中國當時的情況。至今搞軍事研究的對這幾個字的作戰方針仍然津津樂道,認為是絕對的高明,中國技不如人、力不如人,但戰略指導高於人,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應該怎麼使用,武漢會戰以後,中國統帥部越打越聰明,所以,在武漢會戰一個地方動用了118個師,如果僅僅在武漢三鎮周圍部署118個師,怎麼擺啊!也只有寬闊的地區才能擺。
這是我對中日雙方武漢會戰指導、策劃上的點評,我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這觀點——中國統帥部在會戰指導上是高明的。其實整個八年抗戰我們在最高層戰略指導上都比日本高明,所以才出現這種情況,才能夠以弱勝強。後來,日軍許多高級參謀在戰後都說日軍在戰場是屢戰屢勝,可以說打一仗,勝一仗。確實是這樣,每一個戰役他們都攻城掠地。可是,他們很不理解:為什麼最後日本卻失敗了呢?
我有一次跟一個日本學者聊天就說,楚漢之爭中項羽也是百戰百勝啊,垓下一戰就徹底完了,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東方哲學。日本消滅不了中國就意味著失敗。
八年抗戰兩個層次,現在學術界老爭。日本人不服氣,不是中國人打敗他們的,是美國人打敗的。我說日本碰見中國這樣的對手,你沒有把他打敗,就是你的失敗。而中國勝利是最高層次的,先是靠自己的力量堅持不敗,然後利用盟國的力量共同勝利。
八年抗戰中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個目的是不敗,不敗就是成功。這個目的完全達到了。基辛格在越南戰爭中也說過這樣的話,他說,現代化強國對付一個二、三流國家的游擊戰,你消滅不了游擊隊,你就等於是失敗。這都是很含哲理的一些觀點。當時據守武漢一隅的原定方案是德國軍事顧問團的獻策,結果中國將領反對,要拉開打,拉開打靈活。後來蔣介石采納了這個方案,就出現了“守武漢不戰於武漢”的方針,這個方針一確定,會戰的戰場就大了嘛,用兵的余地就大了,各地的部隊都來了,江北第五戰區有李宗仁,在江南又成立了一個作戰司令部。原來武漢會戰時只有一個武漢衛戍司令部。拉開打的方針一確定,大量的部隊就來了,就在江南地區成立了第九戰區,陳誠任司令。這樣,江北第五戰區,江南第九戰區,總共118個師。
當時日軍在長江、華中地區集結了14個師,其中第一線擺了9個師團,江北4個師團,江南岡村寧次第11軍是5個師團,主攻方向是江南,最後打得最慘是江南的岡村寧次。
這是一個整體情況,不知道大家聽明白了沒有,講得是否清楚。如果有圖會比較清楚。
我的結論是:第一個可圈可點就是戰略指導高於日軍。剛才我說了,日軍的變化多,越變越不好,而且是被中國制約著變。
武漢會戰是以6月上旬日軍攻取安慶為起點的,會戰開始以後,由於計劃老變,日軍開始進攻的時候只投入了一個師團,其他兵力都來不及調,但是日期又不等人,因為他們必須利用長江的汛期來調動兵艦,部署調整未定,又要趕汛期,就出現了倉促上陣。
七月二十幾號占領九江之前,日軍打得比較順利,因為中國統帥部也在重新部署兵力,所以就出現了馬當要塞、湖口失守等。但情況在占領九江以後完全變化了,戰鬥真正進入山區以後就變了。當時占領九江的是日軍江南部隊——剛才我講了,江北部隊到8月底才集結完成——所以造成了日軍南北兩路不協調,七月下旬第十一軍開始向九江進攻,而這時江北日軍第二軍的武器裝備還在海上,好多輕裝步兵正繞過黃泛區步行南下。
這樣一來,中國軍隊就可以集中力量對付首先進攻來的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日軍在占領九江後的第二天就沿南潯鐵路南下進攻。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是想通過攻擊占領德安,然後在九江到德安一線把部隊擺開來,准備好後合力發起進攻,就是要先奪取一個可以容納大部隊的進攻出發地。106師團擔負的就是這個任務,結果在出九江不久,就遭遇了薛岳的第一兵團的有效抵抗。南潯線作戰是武漢會戰中上打得最好的。日軍最早向南潯線進攻,但直到武漢失守,南潯線都沒有打通,日軍一直沒有打到德安,是中國主動放棄的。
南潯線沒打下來,106師團沒有占領德安。怎麼辦呢?就是剛才提過的“添油戰術”。101師團經過長江運到了,趕快投入戰鬥,他沒有去九江,而是到鄱陽湖邊的星子一帶登陸,企圖與南潯線的第106師團夾擊薛岳的部隊。從星子到德安一共是200多裡路程,101師團打到十月武漢失守的時候,走了還不到一半,而且師團長受傷,好幾個聯隊長也在這條路上戰死。第101師團加入第二次總攻後,還是沒拿下德安。日軍只好又從華北調來第27師團,打算三個師團一起會攻。但這時已是八月底了,日軍統帥部等不及了,急於揮師西進武漢。而擔任主攻的江南日軍第十一軍卻遲遲拿不下進攻出發地,部隊展不開。
日軍統帥部無計可施,第十一軍被牽制住了,只好命令好不容易才集結到安徽合肥一帶的第二軍盡快向武漢方向發起總攻。最後大本營給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一個寬限:可以繼續執行現在在南潯線的任務。但是岡村寧次到了九月中旬以後還是打不通南潯線。他自己也等不及了,德安也不打了,留106師團和101師團在星子和九江方向牽制薛岳的部隊,其他部隊倉促開始向武漢總攻。
但是由於薛岳的第一兵團在南潯線一帶,隨時可以打擊由東向西向前進的日軍的側翼,一直對日軍有威脅。江南日軍第十一軍只好以兩個師團盯著薛岳的部隊,只用三個師團向武漢方向進攻。兵力不足,嚴重影響了向武漢的進攻速度,到了九月底,岡村寧次急了,為了徹底解決南潯線上中國軍隊的威脅,他給106師團下了個命令——偷襲德安。於是,106師團在九月底留一個大隊在正面,其他四個聯隊晝伏夜出,從西南方向偷襲德安。結果出發第二天就被中國軍隊發現了,薛岳果斷抽調正面防線的部隊,開始包圍106師團,在在德安西北的萬家嶺將第106師團全部包圍。萬家嶺大捷打到什麼程度呢?打到十月十日最緊張的時候,日軍的師團長把四個聯隊的軍旗全部收到他的師團部,這就是要“玉碎”了——日本人自己用的詞,叫“玉碎”——即全員戰死。把軍旗全都收來准備燒了。日本軍人的回憶錄中說,中國軍隊進攻到離日本師團部只有100多米的地方,只是由於是夜間,混亂得很,師團長和師團部才僥幸脫逃。
日軍一個師團有兩萬三到兩萬五千人,作戰部隊有四個聯隊加一個炮兵聯隊。剛才我說了,他們只留了一個大隊,其他的全部南下。這四個聯隊至少有一萬五千人,他們在萬家嶺的馬匹就有兩千多匹,全部被炮火打死了。所以這一仗打得也是非常好的。國民黨是叫萬家嶺大捷,長期以來我們對這個不宣傳,當然這些年情況慢慢出來了,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場大捷。這是不亞於平型關、台兒莊的又一次大捷。
這是江南一帶的戰況,時間是九月底十月上旬。
岡村寧次的部隊最先投入戰鬥,而且作為主力,但是受制於南潯一線,遲遲打不開局面,最後分兵一路向東,這樣一分兵造成東進力量不足。當時大本營給他的命令是經過幕阜山占領瑞昌、德安以後向武漢方向東進,不是直接打武漢,而是奪取武漢以南的岳陽,切斷漢粵鐵路。他們想占領岳陽,以形成對武漢的包圍,不光是要占領武漢,還要包圍殲滅中國軍隊主力,所以給他的任務是占領岳陽。結果他打不下來,打到陽新一帶的時候,就攻不動了,於是擅自給部隊下命令說,直接向江邊打賀勝橋一帶,在武漢三鎮靠南一點,來了個小迂回。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給你一個大網,你張不開,你包圍不了中國軍隊,你只能放棄包圍的企圖。放棄大包圍,改取小迂回。為什麼岡村寧次做出這麼重大的改變,因為他不得已。因為江邊一帶是丘陵,山勢險峻程度降低,所以投機取巧。到了十月二十六日岡村寧次的部隊進入武漢時,武漢是空城。從十月中旬開始,國民黨軍隊就有計劃撤退了。關於武漢會戰我的評價是:日軍占領了空城,但沒有達到作戰目的,因為圍殲中國軍隊的目的完全落空。
占領空城對我們來說,並不是意外之事。武漢會戰打到十月初的時候,毛澤東在延安給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了個電報,認為會戰目的已經達成,該考慮從武漢撤退了,不要重復淞滬和南京的做法。原來我們不知道這點,以前都說國民黨棄守武漢,原來不是說要死守武漢嗎?那時就是宣傳的需要,和作戰是兩回事,剛開始打的時候要鼓舞士氣,當然說要死守武漢了,但實際上國共雙方的底牌都不是死守武漢,沒有必要死守。毛澤東軍事思想歷來主張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特別是持久戰的情況下。
因為日軍慢慢靠近你以後,容易形成合圍,那就跳不出來了。所以十月上旬開始就部署撤退,結果作戰的中國118個師沒有一個被成建制殲滅——就是一個師被整個吃掉,當然每個師的部隊都有傷亡的。打這麼大個戰役,竟然沒有一個師被整個吃掉,而日軍被我們吃掉一個,就是106師團,雖然師團長帶了千把人跑了,但他主力被殲滅了。為什麼說這一戰我們成建制殲他一個師團呢?岡村寧次回憶錄關於這一段有個說法,他把106師團,就是熊本師團,貶得一塌糊塗,因為他覺得他們給他丟人了,是日軍戰史上的一個污點,所以他回憶錄裡說106師團是日本皇軍中最孬種的師團。他為了擺脫自己的責任,說他們是最孬種的師團。這恰恰證明了該師團遭受了重大失敗!
江北方向是這樣的,日軍八月下旬集結完畢,開始沿著淮河以南和大別山以北丘陵地帶向武漢方向打。第五戰區的軍隊就是李宗仁部隊在這裡防御。這一路由於地形比較有利,所以日軍進展比較快,最晚投入戰鬥,但是打到信陽一帶的時候,岡村寧次還在南潯路上被牽制著。但是這一路也有失敗,因為日軍投入得比較晚,於是想加快進攻速度,所以打到商城——還沒到京漢鐵路——一帶,商城有進入大別山的一條公路,穿越大別山直達武漢三鎮,他也想取巧,占領商城以後就抽出兩個師團的兵力,想穿越大別山,結果這兩個師團一進入大別山以後也是一籌莫展,到武漢失守,這兩個師團還在大別山裡頭沒打出來。我為什麼一再強調山地作戰呢?如果說中國統帥是無意識的運用山地作戰,那也說不上高明,問題在於抗戰之前,陸軍大學講課、軍事委員會等都想充分發揮那一地山岳地帶的特點,中國軍隊是主動意識到要利用山地進行作戰的,所以我認為是比較高明的。
還在圍剿紅軍時期,蔣介石的對日全面作戰的計劃就企圖利用中國中西部山區與日軍做持久戰。他為什麼還要拿江西取四川?,一方面因為那是紅軍的根據地,他要打掉;另一方面他是把它當作將來對日作戰的一個重要基地。你看後來贛南一帶的蔣經國的模範區,那都是當時的蘇區紅區啊,都是山區啊。戰前中國統帥有設想,是有意識的要利用山區。
說日本人在戰略上不如我們,中國統帥部包括毛澤東的戰略指導看得很遠、很高明,所以日本可以在戰役戰術上屢戰屢勝,但在戰略上他們就失敗。現在我們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了,工廠西遷,經濟命脈往西南遷,包括清華、北大、南開的西遷,組成西南聯大,這些文化事業的西遷反映什麼呢?反映中國政府中國領導人不認為自己會失敗,他對今後的前途是抱有希望才會這麼做的,不然勞民傷財的干那些為什麼!從東部沿海耗費那麼多人力物力把工廠西遷、文化事業西遷,特別是文化事業的西遷,如果沒有長久打算,遷大學干什麼!有這個長久打算,是說明他們堅信中國是不會亡的,這也反映出我們持久抗戰的信念是很堅定的。
可能大家聽出來了,我是說著說著,就覺得以前的一些東西有點不對,無形中想糾正一下。不知道大家同意不同意我的觀點。不管同意不同意,我是堅信的,如果我都不堅信,我在這裡說啥呢!
這是武漢會戰大體情況,有些細節具體戰役、戰鬥也有很精彩的地方,花絮性的東西很多。我不知道這麼講行不行,清楚不清楚。如果要講敵後游擊戰,我們一般從戰鬥著眼,積小勝為大勝,一系列東西零碎,很難講,必須從微觀講,但我覺得講正面作戰,必須從宏觀講,不然有人會認為:武漢失守了,還談什麼武漢會戰有什麼高明之處。
我覺得衡量一個會戰、戰役是否成功,看對方的目的,他的目的沒達到,那他就沒成功。比如說當時日軍大本營策動武漢會戰的目的一是占領武漢,因為武漢這個城市本身重要,第二是利用武漢會戰殲滅中國軍隊的主力,迫使中國簽訂城下之盟,後一個最重要的目的沒有達到。而占領武漢這一點對我們來說,是我們思想上早有准備,死守這個地方是最愚蠢的辦法。所以我說,日本人不能說是成功,而中國軍隊應該說是成功的。所以我不認為武漢會戰有什麼失敗的地方,我認為是成功的。
看看武漢會戰大家有沒有什麼要問的,如果沒什麼要問的,我們再講講那真正的攻勢作戰,抗戰正面戰場上國民黨軍隊最輝煌的作戰。
剛才有幾個問題,有幾個問題我也覺得比較大,也覺得挺有意思。有的同志提的其實我同意,我也是那麼認識的,但理論界、抗戰史學界關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不一致,是哪幾個問題呢?一個是數字問題,剛才武漢會戰時我始終沒說我軍損失多大,日軍損失多大。我是研究日本戰史的,日軍戰史104本我都有,雖然搞了這麼多年,但是我得不出一個准確數字,至於我方損失多少,我也得不出一個具體數字。上周五8月26號我們軍事科學院給中央政治局講了一課(第25次集中學習),當時新聞有報導。中央辦公廳特意列出一個提綱,其中就有殲敵數字問題。但60年了我們搞不清,推斷的成分很大,所以一談到數字我就底氣不足,心裡沒把握的我不說,但是有把握的我拿不出來。現在通常用的數字是150萬,八年抗戰期間中國軍隊殲滅敵軍150多萬。什麼叫殲滅? “殲滅”的概念很含糊的。打死多少?打傷多少?俘虜多少?這裡邊還有個問題,即偽軍多少?日軍多少?要60年後我們這一代人統計這個東西,我們沒有原始材料,從哪統計?所以我覺得這個數字的論據不強,但我也拿不出新東西,所以只好沿用。八年抗戰3500萬中國軍民的傷亡,日本人是揪住不放,叫我們論證。30萬死傷的南京大屠殺,現在南京這邊只統計出2000多個人名。這反映出我們國家基礎研究不夠,定性的多,定量的少。
雖然當時是戰時,戰爭狀態下統計的確有困難,但各省市征兵征了多少壯丁,數字都不清楚,所以這很多東西是由於歷史客觀造成的。
再下來還有一點,就是戰後統計戰果的時候,由於國共兩黨在鬥爭,我們看中共中央文件裡說解放軍戰場殲敵多少,為了突出我們中國共產黨八路軍、新四軍的作戰作用,我們有些東西——意思就是——可以上浮。因為國民黨也是這樣,當時有個特定的背景,國共兩黨鬥爭的需要,雙方都有宣傳的考慮,以此顯出各自的功勞,實際就是抗戰貢獻之爭。這個現像現在也有。大家看報大概看到了,國內生產總值各省、各市、各縣統計的數字比中央彙總的數字大出好多,這是追求政績啊。戰場上一樣,指揮官也要戰果啊,這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包括對越反擊戰也是,那個戰果了不得。實際上跟越南方面統計的數字一比較,水分大得很。各行各業方方面面只要你的業績或政績和烏紗連在一起,這個現像就不可避免。黨中央對這個也很惱火。但是一下子改又改不了,確實沒辦法。所以數字問題我只能籠統這麼講一下,不是我無能,是由於多少年來就是這樣,我覺得大家能理解。
從日軍的數字看來,日軍統計的中日戰爭以及太平洋戰爭中軍隊死亡人數共210萬,在中國戰場死亡46萬,這是日本的數字。一般人推論,死一個往往會傷三個,可是畢竟是推論,推論最終是不行的。沒有辦法的情況才是推論,是模糊的東西。反正我覺得搞歷史的這麼干恐怕不行,最後還是要量化要精確,但是這是個國家工程,關於殲敵數、傷亡數不是哪個單位哪個省市能做的事情。國家如果想搞清這個東西,必須像搞人口普查一樣。但是六十年以前的東西能搞到什麼地步,能搞准確?我覺得不大可能。
這是關於數字問題,還有一個是關於淞滬會戰的問題。
八·一三淞滬會戰。提出兩個問題:一個是不是中國軍隊先打的?還有它的意義在哪裡?經常碰見很多年輕人提這個問題,我覺得他們陷入了誤區,第一,事實是中國軍隊先干,八·一三的時候是中國軍隊主動,目的是搶占先機消滅日軍在上海一帶的海軍陸戰隊。但這裡邊往往有人會覺得,八·一三中國軍隊先打的,是戰爭挑起方。這完全是兩回事。請記住一點,在八·一三之前,盧溝橋事件已經發生了;在八·一三之前,日軍已經占了北平天津。戰爭責任已經很明確。日軍都占了我華北和平津的大城市了,我還有什麼不能打的?這個戰爭責任絕對是日本的,而不是中國的。為什麼我在上海要先打,這是個軍事問題,這已經和誰挑起戰爭的責任歸屬完全沒有關系了,都打成這個樣子了,我還不能按照我的游戲規則選擇一個地方打嗎?!我為什麼要跟著你?你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你想在哪打我就必須在哪打嗎?這完全是兩回事。戰爭已經爆發,軍事需要就是第一位的。在什麼地方打有利,什麼地方能殲敵,什麼地方符合我持久戰的目的,那我就在什麼地方打!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思維,那越南抗美戰爭中,越南人也應該按照美國人的游戲規則去打了,那麼打還能勝麼?所以戰爭雙方各有各的規則,不能按照對方的時間表去進行。所以我認為這完全是兩個問題。
八·一三淞滬會戰,為什麼在上海打呢?因為32年一·二八上海抗戰時中國妥協,訂了《淞滬停戰協定》,規定中國正規軍不得在上海駐軍,警察保安隊維持治安,所以正規軍國防軍撤出上海了。八·一三之前統帥部決定要全面抗戰。這個方針確定以後,首先想到就是把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消滅掉,以免除心腹之患。八·一三之前,可能是九號、十號左右,從西安等地秘密調集軍隊,換了保安隊的服裝進入上海。日本人也發現了,覺察到中國正規部隊來上海了。所以他們派了兩個人開車到虹橋機場看是不是中國軍隊來了。裝扮成保安隊的中國哨兵警告他們,他們還要往裡闖,就被當場擊斃。情況是這樣,我覺得這是理直氣壯的。大背景、小情況都是理直氣壯的,我保留軍事秘密,怎麼能讓你窺探呢?你要闖嘛,那就打死你。所以從軍事上說這非常必要,和戰爭責任沒關系。
說到戰爭責任,日本絕對無法推脫。中日戰爭在九一八時就該爆發了。東三省都拿走了,還能妥協?放哪一個國家,不是一場全面戰爭?!
關於淞滬會戰的意義是這樣的:日軍在中日戰爭爆發以前的企圖是,在華北地區決戰。華北地區打響以後,他預料中國軍隊是要北上的,確實也北上了,北上了很多部隊。當時進到了石家莊一線,不進了,為什麼不進了?中國統帥也不是傻瓜,我的部隊在華北平原和你的機械化部隊決戰,那不是意味著正中你下懷嗎!所以停在了石家莊不進。日本人希望在華北決戰,因為華北背靠東三省,有關東軍直接支援,對他很有利。但中國軍隊沒中這個套,在上海開辟了戰場。
日本華北決戰的企圖沒達到,發現中國軍隊主力在淞滬一帶,就從華北抽調主力渡海南下,在上海登陸,這是日本的第一次戰略大變化。所以戰爭中心由華北平原地帶轉向了淞滬地帶。而對中國抗戰還有一點就是,以空間換時間。日本的軍隊數量是不如中國的,所以對日本最有利的也是最可行的作戰方式是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在他選定的戰場,兵力集中而且調動最容易的地方決戰,那只有華北了。但他的意圖沒有實現,迫使他不得不從華北把好幾個師團轉移到長江以南一帶。江南不像華北,到處是稻田啊水網啊,機械化部隊就不好辦了。這是日軍的第一次戰略中心轉移。
在徐州會戰以後,日軍又想恢復到以北方為主,所以徐州會戰向西北打,打到鄭州花園口這一帶。但中國以水代兵,又迫使他回到長江一線。而且他們大規模的兵團移動由華北到華中又不能利用京浦鐵路,當時山東等地都在我們手裡,他只能從海路再來。大家想想這種大搬家,耗費的時間物力財力要多少。我們現在組織登陸作戰,都是半年一年,他在那種戰時狀態下,要花多少精力時間!這正是對中國有利的東西。但是日本不得不這麼干。
剛才有一個同志提出來,淞滬會戰在戰略上也是中國的得意之筆,它的錯誤在哪呢?淞滬會戰這地方靠近沿海,實現了迫使他戰略大轉移這個目的以後,打一打就走人,不要在那裡死扛。當日軍的主要兵力都來了以後,你就該走了。該走的時候沒走,該撤的時候沒撤,結果造成了太大的損失,這也是我們中共中央關於所指出的淞滬會戰的弱點所在。
下面講滇西緬北反攻。
所謂正面戰場,大家一直都認為從內蒙古到湖北、湖南這一線,這是個基本態勢,三千多公裡戰線。然後是敵後戰場。在41年之前是這麼回事,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中國戰爭格局發生了變化。日軍在太平洋戰爭後南進,占領了東南亞,之後,派出一部分部隊進入緬甸,切斷了滇緬公路。使中國的對外國際通道只有一條西北線了,而歐戰已經爆發了,蘇聯利用這西北通路向我們的援華力量大大減少,實際上中國在42年5月不僅緬甸失陷,日軍一直打到怒江邊。整個雲南滇西地區全部被日軍占領。這是中國戰略上的又一次危機,完全被包圍了,國際通道全部被切斷,所以才有駝峰運輸。為什麼有駝峰運輸呢?陸地通道全部斷絕,大家知道大西南四川雲貴一帶哪有工業啊,所以中國當時很困難,有人老是說敵後戰場困難,游擊戰困難。我就說,八路軍困難,吃不飽飯,穿不上衣,主席說過這個的,很形像的。而大後方同樣困難,最近看的國民黨老兵寫的回憶錄,他們的部隊在抗戰時守宜昌,大家知道宜昌是四川的門戶啊,那是最重要的地點,主力部隊在那守了三年,在宜昌以西。三年中,部隊艱苦到什麼地步?五個人一床毯子,冬天穿的棉衣從外面能看見裡邊的棉花,穿的短褲是正反兩面可以互穿,就是為了節省。三年中間沒穿過一雙布鞋,一個連隊百十號人吃一頓飯二兩油,不能炒菜,最後野菜啊什麼煮出來以後,把油花灑在上面,一到開飯的時候,全連官兵像衝鋒一樣,部隊就是這個狀況。換哨站崗的時候點香計算時間,全營全連沒有一個鐘表。所以我說大後方同樣困難,中國都在吃苦,都很困難。
42、43年為什麼這麼困難呢?沿海富庶地區丟光了,工業基礎沒有了,援華國際通道又被斷絕了,這是最困難時期。有人說這段時間國民黨正面戰場消極啊什麼的,主觀上可能有這個,就是苦撐待變,客觀上就是我說的那些。要積極,要反攻,那得有反攻能力呀!
我覺得對中國抗戰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要多予以理解,我看東西越多越感慨,教條式的那種東西實在是不行。
這是42年5月的情況,當時來自美國援助物資——因為美國號稱民主國家兵工廠實力雄厚——大量堆積在印度各大港,連公路兩邊堆的都是坦克、大炮、汽車、武器彈藥,就是運不過來。駝峰空運畢竟有限,解決不了燃眉之急,而當時中國軍隊等待著國際援華物資到來以整頓反攻兵力,編練新軍。編練的新軍就是我們後來說的美械裝備,雖然這些部隊後來用於打內戰了,但在44、45年,建立美械部隊的首要目的是打日本人,第一目的是打日本人,對日反攻。只有把日本人打垮了投降了,才能談得上打內戰。這個主次先後是明擺的。當時組建了青年軍,口號是“十萬青年十萬軍,一寸河山一寸血”。我們老一代同志都知道,解放戰爭時青年軍那是堅決反共啊。但是青年軍開始組建時絕對是為了抗日,至於異化為反共力量,那是以後的事,情況變了。
講這個背景是為了說明打通西南國際通道如何重要。後來有人說這條國際通道是中國的輸血管,一點不假!42年5月以後,中國統帥部就在考慮對日反攻。首先在什麼方向,後來確定就是首先打通西南交通線。這不光是一個西南交通線的問題,日軍陳兵怒江一線,雲南的西部被占領,直接威脅大後方——就是三省雲貴川。原來戰線是東正面,在湖南、湖北一帶,現在日軍開辟了西南戰線。西南戰線就像刀子戳在你背後一樣,現在是兩面迎敵了,處境很不好,所以反攻首先要解除側翼威脅,打通輸血管。國民政府把反攻方向首先指向滇西緬北,打通中印交通線,解除西南大後方的側翼威脅,是有道理的,這個方向選擇是對的。
從日軍來說,東正面中國派遣軍是100多萬兵力,實力比較雄厚,而且從日本本土或從關東軍增援都很容易。但是緬甸呢,那是日本向亞洲大陸伸得最遠的地方,他要想向這一帶輸送的話,只能從東南亞一帶如泰國、越南輸送,這是很困難的。所以從日軍來說,緬甸方向的日軍戰略集團是最薄弱的環節。總之,滇西緬北方向既是對我威脅最大的方向,也是日軍最薄弱的環節,因此自然就成為反攻的第一目標。
當時中國和美國、英國協商滇緬反攻的時候呢,中美的觀點完全一致,美國急於打通向中國的輸血管,因為空中運輸代價太大,而且滿足不了需要。但是英國不干,英國人為什麼不干呢?一是他認為作戰重點首先是在歐洲。二是英國人對中國有防範之心,不願意中國勢力進入東南亞一帶,影響英國的殖民統治。他怕中國軍隊進來以後,會增強影響力,對他戰後恢復殖民統治不利。所以英國是消極的。
本來中美雙方提出的是在整個緬甸地區全面反攻。中國軍隊從滇西出擊,中國駐印度的軍隊從緬北出擊,然後英國的軍隊從仰光登陸,就是一個全面反攻緬甸的計劃。美國同意,但邱吉爾不干。邱吉爾一拖再拖,以致這個計劃越來越縮小。最後在中美的堅持下,開始了反攻,但規模縮小了,目的是打通中印公路交通,給中國輸送援華物資。此次反攻是兩個方向相向攻擊,一個是從印度經緬甸北部打回中國雲南的中國駐印軍,指孫立人這些部隊,就是後來內戰中的新一軍、新六軍。這兩個部隊美式裝備,確實厲害,是讓日本人聞風喪膽的部隊,在緬甸把日本人打得很慘,日本人很服氣。勝利後首先抵達南京,接受日軍投降的就是新六軍。當時考慮對日占領,要中國出一支部隊,內定的也是新六軍。後來內戰了,調到東北戰場去了。另一支是由雲南滇西向緬甸打出去的中國遠征軍。這兩路東西夾攻,打通了!
反攻作戰最初是由駐印軍開始的。駐印軍的歷史是這樣的:42年初日軍進攻緬甸,英軍支持不住,同意中國遠征軍(即第一次遠征軍,後來反攻的是第二次中國遠征軍)入緬幫助英軍作戰。結果中國十萬遠征軍進去以後,英國人有自己的小算盤,他想往印度撤,這樣就把中國遠征軍放在前面阻擋日軍,使他能夠從容撤退。結果把遠征軍搞得很慘,十萬人中的五分之三——有人說是三分之二——都在緬甸把命丟掉了。這等於是英國人的一次叛賣。遠征軍中的新22師,新38師就隨著史迪威進入了印度,之後,兩個師合編為新一軍,對外稱“中國駐印軍”。內戰剛開始時,東北還有民謠說: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一軍。這就是說新一軍厲害,裝備好,待遇好,在國民心中的威望也高,因為他在緬甸戰場上打得非常棒。這兩個部隊42年5月、10月先後退入印度以後,在美國裝備下,全美械裝備。一個師一萬多人,火力、兵力什麼大大加強。當時西南大後方一些中學生啊大學生啊參軍以後,一部分通過空運,輸送到印度,補充新一軍。所以和日本一交鋒,感覺中國軍隊面貌一新!
43年10月駐印軍從印度加爾各答北到了印緬邊界,作戰部隊在前面開路,排除日軍抵抗,隨後美軍、印度工兵就在後面修公路,打通一段,就修一段。作戰部隊主要是中國的。
10月時候,新38師長孫立人和新22師長廖耀湘是比較有來歷的。咱們一般都講國民黨的將領是黃埔系。這兩個人不光是黃埔出身,孫立人從軍前是清華大學學生,還是美國弗吉尼亞軍校的畢業生,和五星上將馬歇爾是校友。廖耀湘是留法的,是法國最好的軍校——聖歇爾軍校的學生。這樣的將領現在也少見,素質很高。
10月部隊進入緬甸境內,當時防守緬甸的日軍是第18師團。18師團是什麼部隊呢?他號稱是叢林戰之王,杭州灣登陸有它,淞滬戰役有它,廣州大亞灣登陸有它,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馬來半島登陸是它,打進新加坡的有它,最後打進緬甸也是它。所以它得了一個名聲,號稱是叢林戰之王。第18師團發現駐印軍進入緬北以後,它按照老思維方式,認為中國軍隊不堪一擊,還按照前些年那種舊觀念。所以它采取了攻勢,它想趁駐印軍立足未穩的時候將其殲滅。日本人特別討厭專守防御,即便防御也要不斷進攻,叫攻勢防御。在新平洋附近,中國軍隊不到一個營的先頭部隊被日軍18師團一個聯隊包圍在於幫地區,但圍攻一個多月,竟然沒能把這支小部隊吃掉,這在中日戰爭交戰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由於這支部隊的裝備都是美式的,火力很強,再加上美軍航空部隊的空中掩護轟炸。雖然被包圍了,但不斷有空投下來的給養物資,所以導致日軍一個多月打不下來。原來中國戰場上中日兩軍對戰是怎樣的情況呢?日軍最驕狂的時候,日軍一個大隊可以跟中國一個師作戰。但這次一個聯隊居然一個多月吃不掉一個營。一個多月以後,新38師的主力部隊上來了,就把日軍反包圍了,打了一天,就把日軍全線擊潰。從那以後,日軍在緬北戰場上一次進攻也沒有發動,他不敢了,就開始轉向守勢。他知道這個對手要刮目相看了。當時新聞記者有個報道,說主力部隊上來以後,炮兵打出去的炮彈就像栽秧一樣整整齊齊,部隊練到了那個程度!部隊在印度集訓的時候天天演習,搞得當地老百姓的雞都不下蛋了。為啥呢?天天演習,實彈射擊,槍炮轟鳴。孫立人感慨的說,在國內和日軍打了多少年,一次演習耗費相當於一年的彈藥啊!美國的物資力量太強了!後來形成了中國出人,美國出武器的格局。
所以說,部隊的物質裝備是很重要的,精神不是萬能的。義和團精神力量怎麼樣?不行,還是不行!精神力量得建立在一定物質基礎上才行。當物質基礎成了冷兵器和熱兵器的時候,你那個血肉之軀怎麼抵擋得住?所以物質和精神的東西都不可偏廢。
緬北反攻從43年10月一直打到44年8月,一路勢如破竹,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這個期間,日軍緬甸方面軍給18師團補充了四次兵員,最後一次後方醫院的三千多病員全部出院上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緬北是叢林地帶,除了河谷地區,其他都是原始森林。我不知道在座的北方同志多還是南方同志多。南方亞熱帶的雨季是一般北方人難以想像的。我是北方人,83年在老山作戰時,那個雨季把人折騰的!真是行路難啊,平時的干河床一到雨季洶湧澎湃,一片澤國。所以日軍企圖利用五月到來年十月的雨季持久堅守。在這種情況下駐印軍采取了迂回的戰策,一部分部隊在前面進攻,其他部隊轉入深山老林裡邊,一個團兩個團的,一繞就是幾十公裡上百公裡,到日軍後方去。切斷日軍退路,把他們的基地打得稀巴爛。日軍有這麼個特點,一發現後路被截,就跑,他怕被“包餃子”呀!跑不了怎麼辦呢?扔掉傷員和重型裝備鑽森林逃跑。這種情況出現過三次。每次將被全殲的關頭,師團長都覺得無路可逃了,結果工兵聯隊在叢林開辟一條小路救了命,雖然三次都是這麼逃脫的,但那種殘兵敗將的樣子不言而喻。敢於迂回作戰——以前中國軍隊是沒有這樣作戰的,因為打迂回要求物資補給能跟得上。深山老林中部隊運動的給養從哪裡來?在敵後作戰彈藥從哪裡來?美軍的航空兵起了作用。森林中的部隊用無線電發出信號,飛機前來空投。最後日軍也把握住規律了,因為日軍被迂回搞得很頭痛,前面辛辛苦苦的頂著打,後路卻一再被切斷。日軍惱火透了,後來用上土辦法,師團長派人爬到在原始森林的山頭大樹上拿著望遠鏡觀察,看飛機在哪一帶活動,就知道下面可能有部隊穿插,就這麼判斷。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因為打迂回需要很高的獨立作戰能力、後勤保障能力。以前的國民黨部隊是不可能這樣的,八路軍敢在敵後活動,國民黨軍隊不行。但因為這時候保障都比較好,所以做到了。駐印軍從迂回戰中嘗到了甜頭,於是迂回的越來越大膽,越來越遠。為加快緬北反攻步伐,一二十公裡上百公裡的小迂回看不上了,要幾百公裡大迂回,直插日軍後方重要基地——密支那,徹底打掉日軍在緬北的防御體系。蔣介石為了支持這個計劃,從國內遠征軍調了三個師空運到印度,駐印軍由兩個師一下變成五個師。從4月份就開始實行這個計劃,在深山老林裡中美聯隊——主要是中國軍隊——跋涉了四十多天,一直到五月上旬。突然出現在密支那,奪取了機場。成功信號發出兩個小時後,早已在印度雷多等機場集結待命的駐印軍全部登上飛機,空降密支那機場。這是中國軍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密支那奇襲戰震動世界,丘吉爾後來問印緬戰區的英國司令官蒙巴頓,英國軍隊怎麼就不能干這麼漂亮的一次?他沒有想到中國軍隊能表現這麼出色。
後來打得就比較困難了,因為進入雨季了。防守密支那的日軍來自北海道,多數是煤礦工人,特別擅長地下坑道作業,所以他們工事做得特別好。從5月奇襲密支那機場以後,一直打到八月上旬才把密支那占領。這個仗是一個點一個點的打啊,死傷確實很大。看日本的歷史圖片,日軍被火焰噴射器燒得也夠慘,最後密支那三千多日軍被全殲,他們的少將突圍到江東以後,手下幾百個人撤不出來,因為深山老林啊,只能自殺,他的副官就把他的手指截下來包在包裡,往南突圍。繞了兩個月回到後方部隊時,只有四十來個人了。日軍為了逃命編了很多木筏子,把日軍傷兵放在木筏子順伊洛瓦底江往下游漂,由下游的日軍接應。木筏子一衝到伊洛瓦底江中,中國守軍就在兩岸白天黑夜的打。所以最後逃出的只有四十多個人,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打下密支那是在44年8月,之後駐印軍整編,增加了三個師後,就變成了兩個軍,一個新一軍,一個新六軍。就是後來的國民黨的五大王牌中的兩個。
再說另一個方向。44年5月,剛剛進入雨季的時候,為了配合駐印軍作戰,盡快打通中印公路,中國遠征軍集結兩個集團軍十幾個師,從國內往國外打。5月10號強渡怒江,開始了滇西反攻。其實滇西反攻和緬北反攻是一個戰役,一個是往國內打,一個是往國外打。出現了大家都知道了龍陵血戰、松山血戰、騰衝血戰。建議大家到騰衝去看一看,騰衝有國殤墓園,是國民黨建的。很莊嚴肅穆,看了以後感到很沉重,勝利來之不易。
滇西反攻開始以後,日軍緬甸方面軍重新組織兵力,最初是兩個師團,緬北十八師團,滇西方向五十六師團,後來看不行,就組建了三十三集團軍,把第二師團和第五十四師團並在一起。打到後來日軍在緬北滇西這一帶跟我們對抗的有五個師團。要在前幾年,五個師團相當了不得,我們幾十萬人打不過他,但是這次他們五個師團都不管用,一直打到11月,日軍基本喪失了抵抗能力。中國遠征軍是想打哪就打哪,勢如破竹。最困難的時期是打松山和騰衝,從5月一直打到9月,主要是這些地方日軍經營了兩年,防御工事修了兩年多。去年我去考察戰場,工事沒有鋼筋水泥,就是很粗的大圓木,兩層,然後在上面覆蓋泥土。因為防御工事經營得好,所以中國損失比較大。滇西反攻遠征軍死了六萬多人,光死亡就是這麼多,日軍可能是一半吧。當然一般攻方要比守方死傷要大,再加上是叢林地帶。這是滇西反攻的情況。
滇西、緬北反攻的部隊45年1月在中緬邊境會師,標志著中印公路打通,不光是打通,第二天就通車。剛才我沒說,美國黑人工兵團跟著駐印軍,你打到哪,他修到哪,同時在敷設油管,一條公路一條輸油管。會師的第二天,運輸車隊就浩浩蕩蕩過來了。更重要的一點,日軍對我大後方的戰略側翼威脅從此再不存在,此戰勝利後,中國統帥部就把緬甸反攻的中國遠征軍、駐印軍這些美械裝備的、最精銳的部隊全部調回國內,調回西南一帶,准備向桂林、柳州、廣州方向反攻,並成立了陸軍總部和四個方面軍,都是為了准備反攻。
滇西緬北反攻如果不成功,美援物資來不了,部隊裝備就不行,如果不勝利,大後方的威脅不解除,國民黨軍隊也不敢向廣西反攻。所以說滇西緬北反攻戰略意義很大。
為什麼要反攻桂柳呢?這是第二期反攻,滇緬反攻完了以後轉向東正面,東正面的南部就是桂柳方向,目的是桂柳地區收復以後,占領廣州。廣州是出海口,因為當時的制海權已經完全在美國掌握中,原來加爾各答這一線的美援物資都是從大西洋經好望角和地中海這麼過來的,現在就可以不繞那麼遠了,也不需要從印度來了。拿下廣州以後,美援物資直接從廣州上岸,重走北伐戰爭的路線,北伐戰爭當時以廣州為基地,蘇聯的大量援華物資就是以廣州為口岸的,當時蘇聯給了很多裝備給國民革命軍。首先取得重要的補給基地,然後再沿北伐路線北上,這是一步步來的。
桂柳反攻的標志是45年春天的時候,日本人在湘西地區發動一次進攻,這時候中國部隊的兵力裝備已經改變了,精銳軍也調回來了。日軍攻了幾個月也打不動,因為中國軍隊的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其實當時中國軍隊是可以進攻的,但是考慮以逸待勞,在山區讓你進攻,你進攻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包抄你。五月取得湘西大捷,即雪峰山大捷。日軍孤軍深入了,消耗得差不多了,我們從兩翼往側後切。從那以後,桂柳方向的日軍開始戰略收縮,中國軍隊就追,很快就把桂林等地收復了,在准備打廣州的時候,日本投降了。於是國民黨軍隊的戰略反攻就變為全面受降。
現在有種學術觀點認為中國沒有戰略反攻,我說滇緬算不算反攻?非得發生我們的地頭上才叫反攻麼?那美軍打到日本地頭上也不叫反攻了?因為他也超出國土範圍了嘛。我認為這是戰略反攻,起止時間是43年10月,駐印軍開始往國內打,就是標志,反攻的第一階段到45年1月結束,兩軍在中緬邊境會師,滇西緬北全部收復。第二階段是向桂柳地區的反攻,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日本投降了。
為什麼現在關於滇緬反攻不願意談呢?主要是國民黨軍隊打的,所以有些人不願意談。但是這些年來,大量的文學作品,包括小說、紀實文學甚至電視都有涉及這方面的內容,突破了這個禁區。你只要承認這些地方的作戰情況,就會自然得出一個結論:中國是有戰略反攻的。要不然你無法解釋,那是什麼?是防御?還是撤退?如果不是防御,不是撤退,那是什麼?當然對這個觀點,也有些同志說,那是在盟軍的配合下。這麼說是忘了主席說過的話,主席在37、38年早就說過,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有三個條件,其中有一個是國際條件。主席明確說過,如果單憑中國自己一點點涵養國力,是個很漫長的過程。抗戰取得勝利的三個條件:一個是我們自己要壯大,一個是日本國內的反戰勢力要強大,這個條件看來沒具備,還有一個就是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國整體力量壯大。主席一開始就把國際力量算作我們自己的力量,現在可能有人把自力更生強調到了絕對的地步,好像只要沾點別人的就不能算自己的。當代國際化程度這麼高的情況下,哪有這樣的事情?整個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都是各個同盟國共同奮鬥的結果,哪有單打獨鬥的事情?
有的東西太理想,或說思想太拘泥。有美國人支援了,陳納德飛虎隊支援了,好像我們就打折扣了。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麼後期和蔣介石發生很大矛盾呢?是對史迪威的態度不同,我們是同意贊成史迪威的,國民黨為什麼把史迪威趕走?就是國共兩黨爭美援物資,史迪威認為中國敵後抗戰是個重要的力量,美國援華的軍火物資要給八路軍新四軍撥一部分,蔣介石堅決不干,而我們全力爭取要這個美援裝備。所以說我們黨從來不把自力更生和外來援助絕然分開的,但現在很多人為什麼不理直氣壯呢?就是覺得好像有美軍空軍配合啊,後期抗戰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的,那都不要談了?這是一個觀念上的問題。
還有,以前八十年代史學界基本認為中國沒有戰略反攻,八月九號毛主席朱總司令下令對日寇最後一戰,八月十五號日本就投降了,所以就認為沒有對日反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我認為就是他們看得太窄。光看敵後不行,還要看整個其他戰場,正面戰場的其他情況。現在這種觀點基本被結束了,國民黨在滇西緬北的作戰也納入到中國抗戰的組成部分了,承認了。我想如果當時是八路軍新四軍在滇緬反攻的話,早被承認了。
我要講的情況就是這麼多,講得不夠細,頭緒一多,我自己都覺得講不清,所以就概括的講了這麼一些,把那些戰役的意義,就是以前在那些方面為什麼不承認,怎麼評價的,現在又是怎麼評價的,大體介紹了一下。我個人認為,在戰略防御階段,打得最好的是武漢會戰,戰略反攻階段,打得最好的就是滇西緬北反攻。所以今天專門講了這兩個戰役。謝謝大家。
主持人:不論是上次楊天石講的《蔣介石與中國的抗戰》,還是這次賀先生講的“武漢會戰”與“滇緬反攻”,都可以見出,我們已經有學者是在理性、客觀地認識和看待歷史。同時,也不得不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沒有細節不成歷史。很多歷史因為我們不了解細節,或者許許多多的細節被故意遮蔽,甚至歪曲、篡改,以至使我們對歷史的認識有時常常是膚淺、武斷甚至錯誤的。拿賀先生講的“武漢會戰”來說,日軍為何會將對武漢的軍事進攻計劃“三易其案”,最後不得不采取下策,是因為華北的游擊戰和蔣介石的“花園口決堤”。如此說來,我們今天對於蔣介石出於軍事考慮“以水代兵”的“花園口決堤”,是否要重新評價呢?因為它的確延緩和改變了日軍的計劃,使其並沒有達到占領武漢的軍事目的。總之,無論是凸顯著中國抗日戰略指導思想的“武漢會戰”,還是在中國的抗戰中打出了軍威士氣的“滇緬反攻”,抗戰都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勝利。
最後,讓我們向賀新城大校表示感謝。再見!
[演講時間:2005年9月4日。程麗仙整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qq448185153
禁止發言 | 2013-11-8 17:31: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