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lifei200196
伯爵 | 2009-2-6 01:13:22

國防白皮書中的真實中國軍力
前天,2008版的《中國國防白皮書》公布後,很多人來電話討論,一些媒體也來電詢問。其實我個人的第一感受,就是這次白皮書說的比較真實。比如白皮書中提出的10年規劃的目標,是“2010年前打下堅實基礎,2020年前基本實現機械化並使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這就是說,目前中國軍隊並沒有完全實現機械化。這有個最現成的例子,就是去索馬裡的兩艘驅逐艦的燃氣機和柴油機至少不是中國自己研發制造的吧。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白皮書中關於軍費的一部分其實也有很明確的說明。軍費說明用了三個十年來表述。

    第一個10年(1978∼1987),國防費平均年增長3.5%,GDP增長14.1%(按當年價格的平均計算),國家財政支出增長10.4%。這10年軍費從1978年占GDP的4.6%下降到了1987年的1.74%,占國家財政支出從14.96%下降到了1987年的9.27%。對這10年軍費的大幅下降,白皮書的解釋是:“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國防投入處於低投入和維持狀態。”那麼錢到哪裡去了呢?我在中國還要不要購買俄羅斯軍艦?的博文中,大概寫了一些我的看法。說穿了,就是除了裁軍100萬減去了人頭費以外,包括銷減一些與軍事裝備有關的項目(比如1978年下馬反導項目“640工程”)的錢哪去了?實際上,比原來少開支的幾千億軍費,大部用於彌補政府財政赤字了(這10年政府財政收入大幅下降後產生了較大的赤字)。

    第二個10年(1988∼1997),國防費平均年增長14.5%,GDP增長20.7%(按當年價格的平均計算),國家財政支出增長15.1%。對此白皮書解釋為“為彌補國防基礎建設不足和維護國家安全統一的需要,中國在經濟不斷增長的基礎上,逐步加大了國防投入。”這其實很清楚,就是補前10年的“裝備、訓練欠賬”和應台海之急進口俄羅斯武器裝備。這期間,還有逐步減少1985年開始的允許軍隊經商補給軍隊“皇糧”的投入。

    第三個10年(1998∼2007年),國防費平均年增長15.9%,GDP增長12.5%(按當年價格的平均計算),國家財政支出增長18.4%。對此白皮書解釋為“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適應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需要,中國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國防費的穩步增長。”這期間,除了軍隊裁軍50萬減少了人頭費用,國防費增速超過GDP增速部分,可被認為是用於本應在20年前就應該換裝生產的部分第三代裝備。這也就是國防部發言人在記者招待會上所說的:“我軍武器裝備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以第三代武器裝備為骨干、以第二代武器裝備為主體的裝備體系。”

    現在的問題是,白皮書明確提出了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機械化並使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目標,以目前中國的金屬工業、化工工業、機器設備制造業、汽車和飛機制造業的技術水平看,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比如2005年,中國的重化工業出口比重仍低於重化工業在工業產出中69%的比重,而在進口結構中,重化工業產品的比重仍超過70%。從軍工產業上看,印度與中國同樣追求生產門類齊全的軍工產業基礎,在許可證生產的基礎上逐步全面地接近領先水平。但是,無論從制造業工人數量、重工基礎及配套能力上看,中國都比印度要高一個數量級,而這恰恰又是西方甚至俄羅斯在軍工出口上對中、印“區別對待”的真正原因。如果不考慮外部條件,中國無疑在重工業進口替代上要快於印度,但是現在外部條件變化、特別是美國明顯在向印度傾斜的情況下,相對而言,中國在重工進口替代過程中要做好“孤軍奮戰”准備,而這恰恰是未來10年中國軍隊現代化能否兌現“基本實現機械化”的關鍵所在。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