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311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吳夠閒
王室 | 2016-9-29 00:03:19

p7709441a743501103.jpg






二○一○年六月,大女兒就讀的中學舉行了畢業典禮。典禮中有個畢業學生表演很精采的教師模仿秀,讓台下的師生們笑聲連連,引起莫大共鳴。

大女兒說,這個極有舞台魅力的學姊,也很會跳舞。麥可傑克森剛過世的時候,學校在課後自由活動時間播放了他的著名歌曲〈Beat It〉,讓有興趣的師生一起跳傑克森的舞步,來懷念這位國際巨星。當時這位女生就忘我的舞動,盡情揮灑肢體的律動,那種渾然天成的氣勢,使大女兒極為欣賞、難忘。

所以她一直讚美說:「學姊真的很厲害!有舞蹈、模仿與舞台表演的天分,太不簡單了!」

不過,大女兒也提到,典禮當中就有幾個同學冷冷地說:「可是,她功課不好……」後來,另一個學姊上台,就有一些同學說:「是某某某耶!哇,她太完美了!」大女兒疑惑地問:「為什麼完美?」同學回答:「因為她功課好,人漂亮,又會跳舞,所以完美啊!」大女兒不解地說:「另一個學姊的才華,不也是獨樹一格的『完美』嗎?」

我聽到這裡,就問大女兒:「你們是國中二年級,並沒有和那兩名學姊同班,怎麼會知道誰的功課比較好呢?」女兒說:「大家應該都知道啊!因為升旗典禮時會頒獎,各班前三名大概都是同一批人,有時也會有優良學生獎,所以大概都知道誰的成績怎麼樣。」大女兒接著說。

大女兒曾經有十年多是生活在其他國家的不同文化與教育體制裡,她對於「美、好」的定義,本來就會比較「多元」一點;歷經不同環境與地域的成長經驗,讓她擁有不同的視野。

同學們眼中的「完美」學生,女兒不見得完全認同;而一般人認為「不完美」的學生,卻可能是她眼中極有藝術天分的孩子。因為那個學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舞台,開啟了自己的興趣、潛能,並且努力學習,所以大女兒認為她的前途,必定是和那幾位「好學生」一樣的光明無限。

我們社會中許許多多孩子與父母的價值觀,總是被升學、考試、成績、排名給框架化、狹窄化了,女兒念的中學雖然號稱是「很開明」的了,但眾多學生還是不免被師長教導成只以功課好壞,作為衡量同儕的唯一標準。那麼,其他那些以升學為導向的學校,這種分數至上的觀念,豈不是更嚴重?

五月間,我正好與幾位辦理「優質化高中」專案的教授、博士班學生和助理會面。年輕一輩的博士生和教授助理都說,他們就讀中學時期,班上總是會以學習情況與成績高低進行「自動分類」,最後造成同學之間形同陌路,不相往來;所以,成績是選才過程中「分化」情誼的最佳利器。

我笑著說:「說不定十五、廿年後,當時被歸類為成績差的某人,一旦成為『台灣之光』,以前的同學們反而會冒出來大聲說:『他(她)是我的國中同學耶!』」

講到這裡,大家都笑開了,因為不少「台灣之光」總會出人意表的落在才華洋溢,但早期在學校卻因為成績不佳而不被看好的孩子身上!這也是對於我們校園生活與教育現場早就如此「現實」與「社會化」的另一種嘲諷……

每一個孩子都很特別

先前讀過一則新聞報導,提到國內一位就讀明星高中的女學生,一連被七所美國著名大學錄取。當時我打從心底讚許這個成績優異、才華出眾的學生,但也清楚明白,她匯聚各種優勢條件的好成績,絕對是她「個人」的成就,不見得能套用在其他孩子身上。畢竟,每個孩子「成功」的方式未必相同,不需要強求,更不能複製。

旅居北歐多年的生活經驗,讓我覺得收穫和啟示非常豐碩,其中最珍貴一項體認就是:無論五光十色的煙花與燈光如何燦爛、炫目,我仍是我自己;在芸芸眾生之中,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每個孩子的未來與潛能也都不一樣。

二○○年四月下旬,我收到小女兒班導師以電子信箱寄來的一份作業,是繪本《你很特別》的簡報檔。小女兒說:「老師已經在學校和大家分享、討論過了。」我很開心老師選了這本書。

《你很特別》,是一九九七年由美國作家路可鐸(Max Lucado)撰寫,插畫家馬提尼斯(Sergio Martinez)繪圖的兒童繪本。故事敘說著:有一群由木匠卡萊雕刻而成的小木頭人,他們每天只做一件事,就是給別人貼貼紙。只要遇到木質光滑、漆色好看、長得漂亮、有才能的木頭人,就貼上亮麗的星星;遇上木質粗糙、油漆斑駁、什麼都不會做,或看起來褪了色的木頭人,就貼上難看的灰點。

有一個名叫胖哥的小木頭人,因為被貼了太多灰點,便不想再出門;直到他遇見身上什麼貼紙都沒有的露西亞才改變。最後,胖哥來到木匠卡萊位在山丘上的工作室,才逐漸認識了自己的獨特之處。

一般人看到胖哥身上有很多灰點貼紙,就會胡亂地再給他多加一個。也有一些人因為露西亞身上連一個星星都沒有,就瞧不起她。

但是塑造他們的卡萊,卻告訴胖哥:「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你,因為他們的想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怎麼看你,而我覺得你很特別。」

我非常喜愛閱讀、聆聽的生命故事,就是小人物在跌倒、挫敗後,勇敢爬起來並發現自我的歷程。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所著的《愛心樹》(The Giving Tree)、《失落的一角》(The Missing Piece)等繪本,就和《你很特別》一樣,對於人的成長經歷,刻劃出一段又一段發人深省且寓意深遠的經典故事。

《你很特別》讓我讀了又讀、愛不釋手,字字句句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坎,令我動容。我在一場國中的親職演講中,也和與會的家長、老師們分享這本書。我誠心希望大家都能像木匠卡萊一樣,看到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特質,鼓勵孩子不要為了別人的喜好而為;也不要在學校、家庭或社會中,有意無意地給別人猛貼各種貼紙。

貼紙一旦貼多了,最後真會讓人看不清真相,自己也容易被別人的意見和先入為主的觀念所蒙蔽,遺忘了每個孩子與自身所擁有的珍貴特質,漸漸淡忘了原來你我的孩子就像木匠卡萊所說的:「每一個都很特別呀!」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菲菲兒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