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4 天前

AA1PCe2V.jpg
日研究找出「牙齒再生」關鍵幹細胞,未來有望替代假牙長出真牙。(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與美國德州大學休士頓健康科學中心合作,發現了兩種獨立的幹細胞譜系,分別負責形成牙根與支撐牙齒的齒槽骨,並釐清其背後的關鍵訊息傳導機制。這項發現為未來實現「牙齒再生」的醫學目標開啟了新希望。

​ 基改小鼠+譜系追蹤 解開牙齒生成奧秘 ​

科技新聞網站SciTechDaily報導,牙齒再生一直是牙科醫學的重要目標。目前臨床上主要依靠植牙與假牙替代缺失牙齒,如此雖能恢復外觀與功能,但仍無法完全模仿原生牙齒的生物整合性與複雜結構。為探索牙齒與骨骼生成的奧秘,研究團隊以基因改造小鼠和譜系追蹤技術,追蹤牙齒發育過程中幹細胞的分化途徑與分子調控機制。

​ 兩種不同幹細胞群 掌控牙根與齒槽骨形成 ​

研究發現,牙根與齒槽骨分別由兩種間充質幹細胞群發展出的不同譜系而來,一種表達CXCL12蛋白,另一種表達副甲狀腺荷爾蒙相關蛋白(PTHrP)。



第一種譜系位於牙根頂端乳突中,表達CXCL12蛋白。CXCL12是一種促進骨頭形成的關鍵蛋白質,透過Wnt訊息傳導途徑,這些細胞可分化為齒質母細胞(odontoblasts)與牙骨質母細胞(cementoblasts),甚至在再生條件下成為齒槽骨成骨細胞(osteoblasts)。
第二種譜系則集中在牙囊,表達甲狀旁腺素相關蛋白(PTHrP)細胞,其可轉化為成骨細胞、齒周韌帶纖維母細胞及齒槽骨成骨細胞。

​​ 奠定牙齒再生基礎 未來有望長出真牙 ​

研究作者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牙周病學系助理教授永田瑞(Mizuki Nagata)表示,這項研究提供了牙根形成的完整機制框架,未來可望應用於牙髓、牙周組織及骨骼的幹細胞再生療法中,為真正實現「牙齒再生」帶來新希望。



這項研究由永田瑞與德州大學休士頓健康科學中心奧野和枝博士(Wanida Ono)共同領導,並與密西根大學等研究機構合作,深入探討發育中牙齒幹細胞分化的分子與細胞機制。研究成果於2025年7月1日與2日,以兩篇系列論文形式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野生Asa + 30 + 30

總評分: 名聲 + 90  金幣 + 6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3 天前

日本科學家在牙齒再生研究中的一項重大發現,他們成功找出了與牙齒生長相關的關鍵幹細胞譜系,為未來實現缺牙長出真牙的目標開啟了新的希望,也闡明了指導這兩種幹細胞發育的關鍵訊息傳導機制。這對於人工誘導這些細胞再生出完整的牙齒結構至關重要。

這項發現為牙根形成提供了機制框架,為未來針對牙髓、牙周組織和骨骼的創新幹細胞再生療法奠定了基礎,有望取代現有的植牙與假牙,讓缺牙者能長出具有原生牙齒生物整合性與複雜結構的真牙。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