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昨天 07:22

211.jpg

化學課常聽到「同類互溶」(Like dissolves like)口訣,指物質傾向與結構、性質相似的其他物質互溶。然而 NASA 與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科學家發現,2 種原本不易相溶的物質卻在土衛六冰冷表面混合,拓寬我們對化學規則理解,這種反應可能有助解釋土衛六景觀,並為生命形成提供新線索。

土衛六泰坦是第一顆被發現擁有濃厚大氣層的太陽系衛星,大氣由 95% 氮及約 5% 甲烷組成,地表特徵多元,包括沙丘、冰火山與風蝕地貌,充滿由液態甲烷、乙烷組成的湖泊,可能像地球一樣有降雨現象,與數十億年前的少年地球條件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天文學家相信研究土衛六可同步揭示地球早期化學過程,找到生命起源線索。

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系副教授 Martin Rahm 投入數年時間研究泰坦化學成分,該團隊最近發現,某些極性與非極性物質在極端寒冷的泰坦環境中,竟以曾被認為不可能的方式結合。

甲烷、乙烷、氰化氫是大量存於土衛六表面與大氣的化合物,氰化氫(hydrogen cyanide)為強極性分子,甲烷、乙烷則為非極性物質,兩者平常像油和水一樣難相溶,然而在零下 180℃ 左右的條件,氰化氫晶體卻與甲烷、乙烷液體結合形成穩定晶體,模擬預測這種混合物於土衛六環境相當穩定,光譜也與 NASA 探測器測量結果吻合。

Martin Rahm 表示,氰化氫與甲烷、乙烷意想不到的相互作用可能有助解釋土衛六地質及其湖泊、海洋、沙丘景觀;此外,氰化氫被認為可能參與地球早期生命必需分子的合成,比如構建蛋白質的氨基酸、與遺傳相關的核鹼基,因此這項發現還有助理解生命形式如何從極端惡劣的環境出現。

2028 年 NASA 蜻蜓號探測器將乘 SpaceX 火箭發射,預計 2034 年抵達泰坦,研究生命誕生前的化學物質並尋找生命跡象。

新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昨天 23:41

實驗室有沒有辦法創造出零下 180℃ 左右的條件呢?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