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black69
伯爵 | 2011-4-1 19:49:45

本帖最後由 black69 於 2011-9-30 21:58 編輯

日本的世仇韓國已加入希望號的實驗行列了
將來將由HTV把實驗物資設備運送到希望號進行實驗  所得的數據將由希望號上傳回地面
台灣也不能缺席  趕緊加入吧  這是天次良機
(日本美國已使用機械臂在組裝太空站了以及運送實驗設備了   中國還在使用前蘇聯禮炮的組合方式  只是比起禮炮,天宮小很多   已經落後ISS很多世代了  都還不知不覺)
希望號   2008年開始組裝 2009年完成
約30噸  由艙內實驗室  保管室  艙外實驗室  艙外用發送回收甲板  機械臂組成
眾多日本太空人中有3位太空人到過希望號裡面進行實驗  有的待過時間達半年之久
進行的實驗包含真空下與微重力下物理化學生物實驗以及天文觀測地球觀測實驗


日本最快今年開始  利用HTV太空船把微衛星攜帶到希望號上的加壓艙  利用機械臂發射衛星到軌道上
index.jpg

希望號 2008年開始組裝 2009年完成
約30噸 由艙內實驗室 保管室 艙外實驗室艙外用送回收甲板 機械臂組成
壽命10年以上
希望號全體


艙內實驗室  15.9噸以上   太空人在加壓的環境下進行微重力實驗
1639731922.jpg

希望號艙內實驗室  共有3個對接口   包括2個CBM(一個主動CBM用來對接保管室一個被動CBM用來接合Harmony)與一個艙外實驗室的接合口  


希望號艙內實驗室  裡面除了各種大型實驗設備外,還有讓太空人長期在希望號裡生活與實驗的生命支持與環境控制系統   電力控制系統   資料管理系統(控制希望號的電腦)   電力控制系統  機械臂控制系統  與內軌道溝通系統PROX(用來與中繼衛星地面雷達與太空船會合對接)


船外實驗艙  一些圓盤狀就是實驗設備的接合口  與艙內實驗是相比  多了真空環境實驗以及天文觀測地球大氣環境偵測
下圖還未裝備衛星天線與實驗設備

這是裝備完模組化實驗設備圖


保管室  8.4噸以上  跟中國的天宮太空站重量差不多

擠在希望號保管室的各國太空人


艙外機器運搬・回收甲板


希望號機械臂  專門把HTV運送而來的暴露實驗設備搬到輸送回收甲板 接著再裝備到艙外實驗室上




中國即將發射的天宮一號預計壽命2年。整體而言重量約8頓,可說是完全利用完長征2F最大發射能力了(中國火箭技術之低下有此可見)。天宮除了小之外,中國這次主要用它來驗證與太空船神舟對接也可能會進行太空人可否在裡面存活實驗(短期有人)。可說是相當初步的階段而已,這並不像國際太空站上有生命支持系統,讓太空人長期居住並且進行各類實驗,所以level相差很多。
就此來看, 天宮連前蘇聯在1970年代的禮砲太空站都比不上,還有天宮也沒有當今西方國家使用的機械臂來組裝的技術。
而且天宮一號只有8噸才約為日本HTV太空船噸位的一半
無法在裡面進行任何實驗與觀測,中國火箭發射能力低下使得太空船與太空站遠遠不如日本太空船,更遑論跟希望號實驗艙相比了


粗製濫造的天宮一號
125_128990_c52932ffe53da86.jpg


中國購買俄羅斯的對接裝置APAS-89  那是蘇聯在1980年代為和平號太空站所開發的
中國的神舟太空船與天宮一號都是使用俄國技術資料打造的  所以對接口都只有0.7公尺直徑大小
太空人要穿越是沒問題  但是體積稍微大點的實驗設備將無法穿越這樣狹小的對接口
而歐洲ATV與中國神舟太空船都使用俄羅斯的對接技術。
目前太空船與太空站會合對接技術就俄國與日本兩種
125_128990_bd96de70bb662d2.jpg


日本HTV與ISS會合對接技術是由日本獨自開發PROX裝置,讓HTV以"相對停止"方式 利用組裝ISS的加拿大機械臂 把它捕捉。
算是當今俄國之外有自己會合對接技術國家, 美國往後的軌道科學公司的天鵝無人太空船
已要使用日本PROX來進行會合對接(美國花了6600萬美金引進)
PROX.png

HTV的會合對接方式使她有比其他俄系對接技術的太空船有更大的對接口;HTV加壓艙的對接口是1.2*1.2正方形
面積比俄式對接口大3倍。可以運輸大型實驗裝置;還有HTV也是當今唯一可以輸送暴露設備的太空船


2011年8月份日本紀念希望號運作3周年




125_128990_01eff84fcd4bd9f.jpg (71.41 KB, 下載次數: 2)

125_128990_01eff84fcd4bd9f.jpg

125_128990_b2fb88877e35107.jpg (73.68 KB, 下載次數: 3)

125_128990_b2fb88877e35107.jpg

125_128990_3d83e9881fe6257.jpg (63.91 KB, 下載次數: 2)

125_128990_3d83e9881fe6257.jpg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9 + 9

總評分: 名聲 + 9  金幣 + 9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2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茶禮王
公爵 | 2011-4-6 13:41:10

恩恩
日本在這方面的技術還挺不錯的呢!
很有可能會比老美領先在太空方面的發展呢!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1-8-30 06:06:08

回覆 茶禮王 的文章

希望號艙室是挺大的   特別是艙外實驗室  感覺比起美歐俄更尖端
單然這要有HTV運輸船配合
還有就是希望號機械臂  I日本機械臂技術算是很先進的 至少勝過歐洲俄羅斯 以機械臂裝載實驗裝置  甚至發射微衛星
都是創舉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1-9-12 12:00:08

還沒認是日本希望號實驗室的進來看看
還有不知道天宮有多簡陋  狹小  的也來看看
不要讓廢我時間
引言 使用道具
yiuo
鄉紳 | 2011-9-12 13:22:34

回覆 black69 的文章

再大又如何,不能用自己航天器把人送上去叫什麽空間站計劃,如果用聯盟號把人送上去,不就是日本出錢做俄羅斯空間站了,只不過里面用的是日本的實驗設備罷了,這跟航天技術無關,這東西就跟天宮一號不是一回事,大不過是日本的火箭推力大罷了,這一點大陸人從來都知道與日本有差距,但要說載人航天相關的東西(空間站也是載人相關),中國有,日本無,怎麽比較。
引言 使用道具
yiuo
鄉紳 | 2011-9-12 13:51:57

回覆 black69 的文章

根本是國際空間站的一個艙段,再大又如何,天宮是自己獨立的空間實驗室,再小又如何
引言 使用道具
Sill_K
見習騎士 | 2011-9-12 15:30:36

要糾正你的錯誤 HTV僅僅只是運貨飛船 而不是太空船 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的升級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1-9-12 20:16:22

本帖最後由 black69 於 2011-9-12 21:16 編輯

回覆 Sill_K 的文章

哈哈 又有支那人自創術語了
太空船英文有spaceship  spacecraft  後者是正式術語


我讓你看看人家英文怎麼用   
The H-II Transfer Vehicle (HTV), called Kounotori (こうのとり?, Oriental Stork or White Stork), is an unmanned resupply spacecraft 太空船used to resupply the Kibō Japanese Experiment Module (JEM) and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Japans critical new resupply spaceship太空船 – nicknamed Kounotori2, (HTV2) – was successfully berthed today (Jan. 27) at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Kounotori2 – which translates as ‘White Stork’ in Japanese – was grappled by the ISS crew and then manually nested to an Earth facing docking port on the Harmony module.



Progress俄國進步號 – unmanned USSR/Russia cargo spacecraft太空船
Automated Transfer Vehicle (ATV) 歐洲ATV– unmanned European cargo spacecraft太空船
H-II Transfer Vehicle (HTV) 日本HTV– unmanned Japanese cargo spacecraft太空船
Altair – US lunar lander of Orion spacecraft太空船


所以HTV當然是太空船  是一艘比支那天宮實驗艙重一倍以上的太空船完全沒錯
也許你是受xdd0906那個支那爛人影響  才胡說八道的
她的論點就是搗蛋胡扯  跟支那的火箭總工程師隆樂豪一樣壞  愛瞎掰
她後來跟我爭這點  只能以HTV沒返回艙來自我安慰轉移話題   但是日本從1990年以來累積的返回艙技術
在今年以要進行HTV-R的返回艙  的風洞實驗   HTV-R單單返回艙就是空重5.7噸的大傢夥
整艘HTV-R可能比HTV重   
下圖示HTV-R 左邊那個鐘型帆回艙  空重是5.7頓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6 + 6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_^ 。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1-9-12 20:22:18

回覆 yiuo 的文章

希望號是日本人自己打造的   HTV太空船與會合對接技術也都是日本開發的
其中PROX還被美國買去用在軌道科學公司的天鵝太空船
希望號壽命10年以上  從2008年用到2020年之後

至於神舟就是俄羅斯聯盟號   天宮的對接使用APAS89   天宮壽命2年  只能驗證短期有人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1-9-12 21:19:41

本帖最後由 black69 於 2011-9-12 22:39 編輯

支那人火毒芽  給我進來好好看我的帖子
不要讓你老媽蒙羞黑
引言 使用道具
yiuo
鄉紳 | 2011-9-12 21:42:30

回覆 black69 的文章

     在另一個帖子,我已經講的很清楚了,俄羅斯不可能把這種堪稱它皇冠上的最后一顆寶石的技術賣給中國,印度是俄羅斯賣技術最沒有顧忌的國家了,印度都不賣,還賣給中國,這不是搞笑嗎,神舟就是聯盟號是你們一貫見不得大陸好的臆想,還有一個貨運飛船根本不能和載人航天器相提並論,沒人說這段倉不是日本建造的,但如果假設這是日本獨立的空間實驗室,那日本靠什麽把人送上去,歸根結底都是附庸在美國身上的衍生品,再先進又如何。還有天宮一號本來就是實驗性質的東西,不是未來中國空間站的組成部分。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1-9-12 21:46:08

本帖最後由 black69 於 2011-9-12 21:55 編輯

回覆 yiuo 的文章

神舟就是聯盟號是你們一貫見不得大陸好的臆想,還有一個貨運飛船根本不能和載人航天器相提並論


哈哈  神舟是聯盟號  連3歲小孩也看得出  是使用俄國技術資料打造山寨版
只有軌道艙稍微不一樣

至於天宮直接使用俄國APAS89

至於HTV與神州差別只在於一個地方  你指出來  別再鬧笑話
推進艙  只要是太空船都有   
神州軌道艙就是HTV加壓艙(HTV加壓艙可以維持1大氣壓20度C)
HTV有非加壓艙 也是當今太空船惟一可以運送暴露在宇宙環境的實驗設備  這點除了退役太空梭辦到外
蘇聯與支那歐洲 都沒這種本事


支那神州則是直接使用聯盟號的返回艙

支那神州使用聯盟號  那種冷戰老古董  算算至少30年的老玩具  又小又落後
以很落後了  還當寶   日本則全面自己開發  將來HTV-R與有人太空船
引言 使用道具
yiuo
鄉紳 | 2011-9-12 21:59:45

回覆 black69 的文章

長的有點像就是山寨?載人飛船表面上看就是那幾樣東西,軌道艙:全世界都是圓柱的;太陽能板:還能是什麽樣;返回艙:爲了返回,必是錐形的;這樣加在一起能不像嗎,你美國干爹早期用的飛船還不是差不多就這樣,我看你也就三歲小孩的智商,以爲太空飛船跟手機似得長的有點像就是山寨的。
引言 使用道具
yiuo
鄉紳 | 2011-9-12 22:06:55

回覆 black69 的文章

跟你這種綠畜好好討論,看來我是吃飽了撐著了,一味回避的對你不利的觀點,在那自說自話,
不妨礙你高潮了。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1-9-12 22:44:39

本帖最後由 black69 於 2011-9-12 22:45 編輯

回覆 yiuo 的文章

軌道艙與推進艙   返回艙  俄國與中國很像
而日本歐洲的軌道與推進倉為何都有特色  美國俄國都沒有類似的
日本HTV還有專門控制電源與通訊導引的  電子艙  HTV太空船 太陽能板也是跟太空船機身適型的

在說返回艙 好了  最大大差別是底部到尖端傾斜度  只是神舟與聯盟號都一樣
引言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Wen-fuHse
禁止發言 | 2011-9-12 23:18: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Sill_K
見習騎士 | 2011-9-13 10:37:53

說道日本回收技術 印度笑了
在說什麽希望號 說白了 是美帝要日本的錢  有沒有希望號無所謂 僅僅是個艙而已  只要給錢美國和俄羅斯都能造  而日本要人上去 不是靠美國就是靠俄羅斯   現在美國都要靠俄羅斯  日本你就等著被宰吧
PS:就現在北方領土問題 俄羅斯會不會讓日本人上去 還得打個問號  這就是你所謂的希望號?
而天宮則是真真實實的核心艙 神八 神九 神十都是要和天宮對接的 組成試驗空間站 為2020年真正的空間站打下堅實的基礎   就憑這點什麽希望號試驗艙 都比不了
引言 使用道具
yiuo
鄉紳 | 2011-9-13 12:19:07

回覆 black69 的文章

你拿尺子量過還是怎樣,都一樣?日本歐洲都沒有載人飛船怎麽比較;
要真是來自聯盟號,更可以刻意去改個外形,這對中國不是什麽難事。
外形可以借鑒本來就是后來者的優勢,當年美俄蘇幾乎同步,自然有區別,
中國作爲第三個國家,肯定會傾向於借鑒還在使用的俄羅斯飛船。這很
難理解嗎?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1-9-14 22:15:39

回覆 yiuo 的文章

告訴你好了  連支那自己都承認 神州就是使用俄國聯盟號技術與資料打造的
只有你反駁
引言 使用道具
black69
伯爵 | 2011-9-14 22:29:27

回覆 Sill_K 的文章

你就繼續裝傻好了  
美國也在開發自己新太空船  至少3種
日本也在開發自己有人太空船  與巨大的返回艙HTV-R  歐洲也在開發ARV

支那神舟山寨快40年前的聯盟號   可你要知道一點   前蘇聯1991年瓦解經濟破產   無法研發新太空船
所以才繼續使用自己老骨董聯盟號與進步號  
支那也趁蘇聯經濟破產取得神舟技術    支那太空衣一開始也進口俄國  支那太空人也在俄國受訓


還有我說過了1970年代  美國天空實驗室 與蘇聯沙里特都是單一個艙室就是一個太空站
希望號對接口有3個還勝過上面兩者的一個  並且希望號對接口面積大3倍


天宮與山寨聯盟號的神舟   對接技術裝置使用1980年代俄國APAS89
支那2020年代使用長征5發射自己太空站   總共是3個大約20噸的艙室組成  約60頓
那些艙室從現在的計畫圖看起來就像是縮水的前蘇聯和平號(蘇聯和平號重量100多噸)
不只輸給40年前的蘇聯       也無法跟日本使用先進的機械臂組裝技術

    支那未來太空站的接合口還是1970年代蘇聯可憐的0.7公尺直徑大小  只能讓太空人穿越   無法安裝大型倉內實驗裝置外   也沒有希望號那種最高等級艙外實驗室(因為沒機械臂)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