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3 小時前

211.jpg

國際天文學家團隊證實,在一個緊密的雙星系統中,存在一顆以「逆行」(retrograde)方式運行的行星,其軌道方向與恆星公轉完全相反。此一罕見發現,對現有的行星形成理論構成了挑戰。

這項由香港大學李文愷教授等人主導的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自然》(Nature),聚焦於「南極座ν」(nu Octantis)雙星系統。早在2004年,科學家就懷疑該系統存在一顆行星,但理論計算顯示,其軌道若要穩定,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逆行,而此前從未有過觀測先例。

為破解懸案,研究團隊利用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的HARPS光譜儀,進行了長達18年的觀測。論文第一作者鄭浩雲(Ho Wan Cheng)表示,分析證實了行星信號的存在,且數據顯示其軌道確實是逆行的。

研究的另一項關鍵,是確認了系統中的伴星為一顆極其暗淡的「白矮星」(white dwarf)。這意味著該系統已在約20億年前發生過劇烈演化,當時的伴星耗盡燃料,噴發了大量原始質量,最終塌縮成白矮星。

此一發現為逆行行星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李文愷教授解釋,這顆行星可能是在伴星死亡時噴發出的物質中重新誕生的,或是從系統外被捕獲而來。

共同作者特里福諾夫博士(Dr. Trifon Trifonov)補充道:「我們可能正在見證第一個令人信服的『第二代行星』(second-generation planet)案例。」此一發現也凸顯,在已演化的雙星系統中尋找行星,可能為天文學提供獨特的見解。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