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前天 23:10

AA1PLpdd.jpg
這種病毒被發現於「帕氏裸背蝙蝠」,是一種以昆蟲為食、在拉丁美洲廣泛分布的蝙蝠。(翻攝自inaturalist.org)
巴西科學家在蝙蝠中發現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BRZ batCoV,攜帶與COVID-19病毒及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毒相似的遺傳特徵,顯示這類病毒在拉丁美洲也可能存在,擴大了全球蝙蝠冠狀病毒的分布圖譜。

綜合外媒報導,這種病毒被發現於「帕氏裸背蝙蝠(Pteronotus parnellii)」,是一種以昆蟲為食、在拉丁美洲廣泛分布的蝙蝠。研究團隊在巴西馬拉尼昂州和聖保羅州收集了70份腸道組織樣本,通過基因測序分析發現,BRZ batCoV其棘蛋白上,擁有一個功能性的「弗林蛋白酶切位點(furin cleavage site, FCS)」,它就像把鑰匙,使病毒更容易進入動物與人類細胞。
此前,美洲蝙蝠冠狀病毒中尚未報告此類切位點,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在南美蝙蝠族群中獨立演化形成。大阪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發現證明「類似的分子特徵可以在不同病毒支系中自然出現」。雖然COVID-19病毒曾引發是否實驗室改造爭議,但後續研究表明,多種冠狀病毒自然存在此類特徵。

研究顯示,BRZ batCoV屬於β冠狀病毒家族,與MERS類病毒相關,但具有足夠獨特性形成自身支系。過去類似病毒主要分布於亞洲、非洲和中東,這是首次在西半球被發現。目前尚無證據顯示BRZ batCoV能感染人類或其他哺乳動物。

專家表示,此次發現再次凸顯野生動物監測的重要性。研究人員則補充,檢測到病毒並不等於具備感染風險,真正的威脅取決於人類與受感染野生動物接觸的頻率。並呼籲擴大拉丁美洲及其他採樣不足地區的病毒監測,提升早期預警能力,為防範潛在疫情提供科學依據。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昨天 09:24

在自然界中發現新病毒是常態,但找到能夠與人類細胞受體結合的病毒(例如有些病毒被發現在實驗室中可透過與COVID-19相同的ACE2受體侵入人類細胞),則被視為具有潛在風險。擴大監測是應對潛在疫情的第一道防線。

許多專家認為,雖然這類研究強調了潛在的風險,但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它們已經具備引發人類大流行的條件,因此無需過度恐慌,我想沒有人想要再回去過那一段疫情的日子。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