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p7619
威爾斯親王 | 2017-7-9 11:18:46

嬰幼兒有餵奶、換尿布,怎麼還是哭鬧不停?讓不少家長很傷腦筋,3個月大的男童皓皓最近常哭鬧,媽媽發現兒子的尿布上有黃色分泌物,且尿液有腥臭味而就醫,檢查尿道口有輕微紅腫,且顯微鏡下有肉眼看不見的膿尿、血尿症狀,確診是大腸桿菌泌尿道感染;醫師指,泌尿道感染是嬰幼兒常見症狀,如反覆發作致腎臟慢性損傷,嚴重者恐須洗腎。

收治病例的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指,1歲以下男童常見因包皮過長且較緊,會有包住龜頭(包莖)的情況,若大便後沒洗乾淨,細菌就可能藏在會陰部,在尿布悶濕環境下,男童泌尿道感染的發生率是女童的3到5倍,因皓皓也有包莖現象,推測大腸桿菌感染泌尿道的原因也是如此。

她說,嬰幼兒泌尿道感染在1歲前,男童發生率比女童高,1歲後因女童生理結構尿道較短,發生率是男童的10倍,據研究統計,約6.6%的女童及1.8%的男童在6歲前至少有過1次的泌尿道感染。

戴表示,皓皓泌尿道感染因媽媽發現得早,經抗生素與類固醇藥膏治療後已恢復;通常細菌感染泌尿道的途徑是尿道往上至膀胱、腎臟,會出現發燒、排尿疼痛、夜尿、腹痛及腰痛等症狀,無法言語表達的1歲以下嬰幼兒症狀可能不明顯,家長要提高警覺,若反覆發作致腎臟慢性損傷,將來恐須洗腎。

要避免嬰幼兒泌尿道感染,戴季珊建議,寶寶解便後,除換尿布外,家長最好能用溫和不刺激皮膚的肥皂,清洗其屁股,避免大腸桿菌等藏在會陰部;若是女童解便後,衛生紙擦拭方式避免由下往上擦,否則恐將肛門的細菌沾染到尿道造成感染。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