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54299 | 回覆: 7 | 跳轉到指定樓層
dsj525
王室 | 2014-6-3 14:36:25

th.jpg
大家都知道輪胎上會標記建議胎壓,但是依照每個人體重的不同,在胎壓上也會需要做調整,這可是個大學問,讓我們來看看究竟胎壓要怎麼設定。

胎壓越高越好?
很多車友都喜歡把胎壓打到最高,因為覺得這樣輪胎的接地面積最小,滾動阻力也會比較小,但是實際上,過高的胎壓,不但不會騎得比較快,反而更快消耗掉自己的體力。

ZIPP原廠表示:「概括來說,對於一般的騎乘者,胎壓的建議我們建議最高140 psi ~ 最低120 psi,這個壓力數值來自於測試當中,超過140 psi 時會增加滾動的阻 力。 」

“胎壓到底要打多少” 一直是讓大家頭痛的問題,不過各大廠都不建議超過140 psi,以下是各家的建議量表:
th1.jpg th2.jpg

ZIPP原廠胎壓建議量
th3.jpg
Vittoria原廠胎壓建議量
th4.jpg
Michelin原廠胎壓建議量

從以上的圖表看來,一昧的將胎壓打高,似乎不是最正確的方式,必須考量到路況、地形及天候等條件。下面幾個原因,就是為什麼胎壓不適合打到最高。

路面不是平整的:

你以為我們要討論路平專案嗎?不是的!就算是在道路品質極佳的日本,路面也不是完全平整的,多少會有凹凸的情況,所以在胎壓過高的情況下,會產生多餘的跳動,這些跳動除了會造成體力上的負擔,也會降低車速,當然騎起來也相對辛苦!

所以你可以看到古典賽時,選手的胎壓都很低,甚至往年Boonen在奪冠的Paris-Roubaix賽事中,前後輪的胎壓都不到70psi;就算是一般公路賽,選手的胎壓也大概在110psi左右。目前大概只有平整的場地賽的跑道適合打到140psi。

框體壽命降低:

如同前面所說的,高胎壓會造成騎乘時多餘的跳動,當你遇到較大的坑洞時,就變成對輪框的撞擊力了,這樣的撞擊在碳纖維管胎輪組上尤其明顯,很可能會因為過高的胎壓造成輪圈受損,正確的胎壓除了騎乘的舒適性,也可以讓器材壽命更長久。

胎壓和鋼絲張力的影響:

胎壓打越高的時候,輪組鋼絲的張力會跟著下降。這是因為輪胎打氣時,輪胎會同時往框體的方向膨脹,向內擠壓,鋼絲張力就會下降。這個情形在Clincher輪組(Open胎)上比在Tubular輪組(管胎)來的明顯,因為Clincher輪組在安裝時,內胎和外胎都會對框體施壓。而過高的胎壓使鋼絲張力下降之後,側向剛性也跟著降低,但是跳動依舊明顯,這只會讓你的體力消耗的更快速。

(Open胎在110psi和140psi的狀況下,鋼絲張力有10kgf~ 15kgf的變化,管胎則在5kgf左右)
th.jpg
以上是公路車胎壓的分析,簡單來說就是「別太高」,依照筆者的經驗,160psi的胎壓只有在黏管胎的時候會用到。筆者體重58公斤,平常公路賽大概都是110psi,下雨天則會稍微降低5psi,場地的練習大概是125psi,這是因為台灣沒有室內場地,而且也都因為年代久遠而凹凸不平;就算是前陣子去日本熊野比賽,路況良好的狀況下,胎壓也只有120psi,這些都讓大家作為參考。

XC山地車胎壓設定

那在XC越野的山地車上呢?太高的胎壓會造成跳動,太低又會容易蛇咬爆胎。
基本上大部分的XC越野胎,胎寬比較窄(相較於AM或是DH越野胎),建議胎壓都在40psi到60Psi之間。如果是雙避震的XC車,除了濕滑的地形之外,都可以打到55psi到60psi之間,因為有後避震的協助,不用擔心彈跳過大的問題。

單避震的XC車就比較講究了,地面乾濕、賽道環境以及土質等等,都是需要考量的,一般會以45做為標準,依條件去做增減。

在地面較濕滑或是沙地地形的時候,建議胎壓低一點(-5psi),增加抓地力,會讓效率比較好;而如果充滿陡降無法高速下坡的岩石地形,可以把胎壓打高一點(+5psi),因為在低速的狀態下,就沒有必要降低胎壓換取舒適性。

越野的胎壓掌握,除了紙上談兵之外,要花更多實際操作的時間,依照經驗去做搭配。如果你覺得40psi的胎壓在某些地形上還是太顛,可以考慮用無內胎系統,無內胎系統可以使用更低的胎壓,也不用擔心蛇咬的問題。 (太高會跳,太低會爆,越野胎的胎壓設定需要多次的嘗試和經驗。)

無論是公路車或是山地車的胎壓設定,都需要靠多次的嘗試,才能抓到感覺
th1.jpg
這裡只是分享各家廠商的數據和筆者個人使用經驗,大家還是要自己嘗試,才能抓到適合自己的胎壓設定!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6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ymtony86
準男爵 | 2014-6-16 22:37:36

大家一起來跟我推爆!
引言 使用道具
alex-8888
見習騎士 | 2014-6-19 23:17:34

夠專業
騎單車那麼有第一次看到著表
引言 使用道具
Yosem1te
騎士 | 2014-7-1 01:55:18

感謝樓主分享,原來胎壓學問這大~
引言 使用道具
wzwdwzwd
見習騎士 | 2014-10-8 22:41:21

不太看壓力表,憑手感來。公路車過低有胎壓會導致扎胎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引言 使用道具
胖米勒
子爵 | 2014-10-11 22:38:37

我都打大約外胎建議最高值的90%, 不過不管打多少, 每次出去前一定都要重新打氣, 因為胎壓會自己慢慢下降!
引言 使用道具
balus
準男爵 | 2014-10-20 11:22:12

騎不出胎壓差異感的石頭屁股,才會一味的看氣壓表、一味(虛榮)的追高吧?
碳車、鋁車、鋼管車...鋁圈、碳輪、板輪...對胎壓的反應也都各有不同...
說真的,還是要個人化的實測,才能有正確的、好的結果。

按照"科學的"表格數據來騎車,本身就是一件很"不科學"的事情啊~!!!
引言 使用道具
王大成
男爵 | 2014-10-22 18:12:01

好實用 謝謝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