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k81406612323023
準男爵 | 2020-1-9 11:05:03

【心得感想】2020/01/04

《環境與性格》

今天和客戶聊到孩子教育及自己的轉變,所以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所謂的環境與性格之間的關係。

------------------我是分格線------------------

常聽到別人形容某些人對內在和外在部分性格截然不同的雙重人格。
其實這是為了因應不同的場面或狀況,人們會展現出不同的自我。

以身邊實際為例,某家公司,令大家敬畏萬分、對部下極為嚴苛的企業主,回到家後對兒女完全板不起臉來,甚至成為兒女妻小的小幫手。
為何會這樣子呢?
當這位企業主還是小孩時,他跟一般孩子並沒有這種分別,無論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以相同的自我去面對。
但隨著時間慢慢經過,人們學會偽裝自我,也學會察言觀各式各樣的情況來,於是可以因應場合來表現自我。

也有心理學家,將性格區分成「內部區域」和「外圍區域」。
人們常會因應相異情況呈現出不同的自我,即使不見得表現得很極端,不過卻不會因此轉變成另一個人格或是性格大變(除非外圍部分強烈影響)。
雖然在表面上讓人感覺多少有所差異,但其實內在什麼都未改變,因此可以保持人格的完整性,也不會相互矛盾。

------------------我是分格線------------------

那什麼是「內部區域」呢?

內部區域是包圍在自我的核心周遭,接受自我的強烈掌控。
就如同常聽到的 「本性難移」,正如這俚語所述,內部區域可說是從小到老,都不會有什麼改變。
相對的,人們對於「外圍區域」的控制比較弱,因此這部分會受到環境和年齡的強烈影響。

比如,小時候沈默寡言、相當害羞的人,一旦長大後卻變成處世圓融、社交手腕一流的業務員,這種狀況就是外圍區域變化所造成(這個應該身邊處處可見)。
因為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會盡可能追求與社會相互協調。

人們會在盡量不與社會賦予的立場或角色衝突的情況下,好好呈現自我或增添偽裝、替換自我不同的面向就是如此,並非變成雙重人格,反而是一種相當重要的適應社會的方式。
但是,如果表現出來的個性與原本的自我落差太大,兩者之間就會產生令人威覺不舒服的矛盾,這時人們就會形容「某人表裡不一 」
------------------我是分格線------------------
然而在孩子教育的部分,也因著本身的性格,加上外在的環境、同儕影響、課業壓力、父母期待,會造成孩子的偏差,也就是「外圍部分」的受到影響。
又或者生在貧苦家庭、資源不足的環境下的孩子,也會砥礪、發展出比較堅韌、不怕苦、不怕輸的性格。
但請相信,孩子的「內部區域」尚無改變,需要一些方法,以及您的陪伴及用心。

#職涯
#人際關係
#希望您能看的到的個人教練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duyung + 12 + 12 感謝分享~ ^(oo)^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kuanlu_56
大公爵 | 2020-1-9 14:47:19

感謝大大的分享,我覺得現代人都有這樣的情況,但這沒有好與壞,只是根據社會的趨勢而演變
引言 使用道具
li60830
王子 | 2020-1-9 15:43:02

為了適應只能改變自己~不可能是別人來遷就你~
主要還是自己願意踏出吧~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