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Almaa
男爵 | 2020-5-7 15:19:24

----------------------------------------------------------------------------------------
只要低頭、睡覺轉身,頭部轉動時就會出現天旋地轉、頭暈和想吐症狀,很有可能是耳石脫落。
----------------------------------------------------------------------------------------

【NOW健康 淩芸斐/台北報導】2020-05-07

42歲的王小姐近半年來常常一躺下睡覺就會感到一陣天旋地轉的頭暈甚至想吐,每次症狀約持續10多秒,本以為只是睡不好或貧血,但因症狀經常反覆出現,且服藥後仍無法痊癒,到耳鼻喉科掛號才由醫師診斷為耳石脫落症所致的眩暈。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石脫落可說是眩暈症常見的發生原因之一。若起床後有明顯眩暈,或是只要低頭、睡覺轉身,頭部轉動時就會出現天旋地轉、頭暈和想吐症狀,就很有可能是耳石脫落。


「耳石」是指內耳中的橢圓囊與球狀囊中,協助人體平衡系統的碳酸鈣晶體,正常情況下是被緊密包覆在內的。李宏信指出,耳石脫落症是指耳石掉到半規管中,因此只要頭部快速變換姿勢時,耳石就會在半規管內中滾動,進而產生眩暈、噁心等症狀。待動作穩定後,耳石不再流動,暈眩感便會消失。


耳石脫落成因多,頭部外傷、偏頭痛、糖尿病、內耳感染發炎或老化皆是成因之一。李宏信認為,耳石脫落不一定要打針吃藥,物理性治療的耳石復位術是最佳治療方式,藉由身體與頭部轉動來讓耳石回到原處,進而讓眩暈症狀消失。


問題出在為什麼會有耳石脫落症發生?其原因有二。其一為頭部受到撞傷,導致內耳前庭神經之神經纖維的小石頭脫落;其二為附著於神經纖維上的組織退化失去沾粘性,因此耳石復位治療理論上有效,但頭部轉向則可能讓其他耳石也脫落,造成更嚴重的眩暈症,所以發作時只要靜躺約半小時,耳石就可能自然沈澱而復位,但也必須從根本治療,才能預防耳石脫落及眩暈症的發生。


李宏信醫師補充,除了耳石脫落,因內耳淋巴水腫病變導致平衡失調產生的暈眩在臨床上也相當常見,會伴隨站不穩、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發生成因多半與壓力過大、內耳血管過度收縮導致血流不暢、自體免疫失常等有關。這類型眩暈症治療上則是以增加內耳血液循環之藥物,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為主;若需長期治療,則會搭配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一般只要遵照醫囑耐心用藥就能看見成效。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民眾,有眩暈病史的人平時應避免刺激性飲食及激烈運動,特別是快速或大幅旋轉的動作都需避免,轉頭或轉身時要慢慢轉動,否則症狀容易反覆發作。就診時也應詳細記錄病程及症狀供醫師作為診斷參考;若出現急性暈眩,且有視覺模糊、口齒不清、嘴歪、手腳無力異常、從未出現過的頭痛或頸部疼痛等徵兆,則有可能是腦中風、腦出血等嚴重腦部疾病,須儘速就醫檢查。
-------------------------------------------------------------------------------------------
引用來源:https://healthmedia.com.tw/blog/personal_news_detail.php?id=1187
關鍵字:眩暈、耳石脫落、頭部轉動、耳鼻喉科、李宏信醫師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4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