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弟華
威爾斯親王 | 2024-5-25 06:56:23

本篇最後由 弟華 於 2024-5-25 07:15 編輯

07:002024-05-25 旺得富理財網 編輯、旺得富社群中心

442004266_1024243075727447_9029860955696151677_n.png

Uber以9億5千萬美元併購外送龍頭foodpanda,只要主管機關核準,最快2025年,Uber Eats就會獨占台灣外送市場。這樁併購案背後將對台灣的外送、餐飲和零售產業造成什麼影響?

「Uber和Delivery Hero SE已經簽署協議,由Uber以9億5千萬美元(約308億新台幣)現金併購Delivery Hero旗下的foodpanda台灣外送事業……,預計於2025上半年完成交易。」5月14日,美國共享叫車平台巨頭Uber一紙新聞稿,為台灣外送市場投下震撼彈。

「早年外送剛起步時,二家業者彼此就心知肚明,這是一場等誰先認輸的戰爭,一方撐不住,另一方就能接管對方資源。」一名知情人士如此形容Uber Eats和foodpanda之間的競爭關係。

翻開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023年發布的《外送大調查》,和2022年相比,外送平台使用人數約少了2.3%,也顯示台灣外送市場已經進入穩定平緩期。

儘管foodpanda台灣去年仍有5.5億歐元(約192億新台幣)營收,但不具名foodpanda前員工認為,由於解封後業績一直無法突破疫情高峰,加上母公司近年接連虧損、啟動多波裁員。這時Uber又願意出高價買下台灣業務,Delivery Hero自然樂於出售這個小金雞,讓現金入袋為安。

事實上,分別在2012年和2016年進軍台灣市場的foodpanda和Uber Eats,至今都仍有攻不下的版圖和客群。

「二家外送平台競爭這麼久,花了無數資源,但再怎麼燒錢,Uber Eats在南台灣就是很辛苦,foodpanda就是抓不到ABC或某些特質的人。」一名電商業者觀察,對去年首次實現獲利、野心勃勃的Uber母公司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買下整個市場。

對Uber來說,買下foodpanda,在合作店家、外送員管理上,更能產生綜效。

「他們再也不需要花雙倍的成本、時間,去跟著對手做促銷,或爭取特定商家來合作。」這名電商業者舉例,過去流量高的業者,往往必須讓利,像是二大平台各自為了爭取麥當勞上架,每一次談合作,都只能自主喊出比對手低的抽成費,但未來Uber將有更大的掌控能力。

效應一》對大廠商衝擊有限

只是,二大外送平台在台灣市占率高達八成,大家都擔心,一旦公平會通過併購,在Uber獨大下,合作商家、外送員將受影響,就連與Uber Eats合作的全聯「小時達」,也會成為海嘯第一排?

「外送的規模,取決於大家願意為最後一哩路付出多少代價!」對此,全聯前副董事長謝健南點出關鍵,直言從成本效益來看,外送屬於店家的變動成本,並不會因為訂單增加產生規模經濟。一旦外送費超過消費者或店家可以負擔的範圍,使用人數就會減少,因此就算未來Uber Eats獨大,也不見得會直接對業者造成衝擊。

謝健南不諱言,「如果外送費太多,乾脆把這筆錢回饋給顧客,商品打9折也不一定要送到家,大概有7、8成消費者會回到店裡。」

「除非Uber宣布要全力發展超市,否則全聯根本不需要緊張!」資深電商主管指出,熊貓超市五月底結束營業,Uber的生鮮雜貨平台「優市」也早已不再擴張,而全聯的生鮮產品,放眼市場暫時沒有其他業者可以超越,相信就算未來合作對象只剩Uber,仍可以保有其優勢,維持目前互利的關係。「畢竟生鮮訂貨頻率很高,Uber還是得靠它創造流量。」他說。

效應二》小店難談判 恐倒閉

與全台8成百貨、連鎖餐飲業者合作的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點出,手握銀彈和品牌資源的大集團,當然有能力與Uber談判,但疫情後有不少小型店家,外送占比都超過5成,屆時恐怕真的得面臨配合漲價或倒閉的情況。

效應三》可能逼出新玩家

話鋒一轉,林剛羽提醒,無論什麼產業,當市場一家獨大時,經營反而更該如履薄冰,否則可能會逼出新的玩家。屆時被抽成過高的店家或是外送員,也可能轉投靠另一個新陣營。

「這可能是讓其他廠商出來拚一次的機會!」而他也點名旗下有外送平台foodomo的統一,和全聯可能是國內最有實力挑戰的業者。

不過,有別於Uber Eats和foodpanda都屬第三方平台,林剛羽認為,台灣本土餐飲、零售業者若想自建平台,第一關就得先說服其他品牌加入,同時還得具備一定的資本,才能扛得住前期的虧損。

另一名不具名外送平台業者也直言,經營外送平台具備管理、媒合十萬多家餐廳和通路的能力,若是只靠補貼卻沒做好服務,一次性的流量反倒可能毀了當下體驗,留不住消費者。

一樁冤家可能變親家的併購案,攪亂早已穩定許久的台灣外送市場。無論最終是由Uber Eats稱霸,或是催出其他競爭對手,可以預期的是,台灣外送產業勢必將迎來新局面。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24-5-27 06:30:36

感謝您分享有用資訊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