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前天 23:27

屏東青年潘辰皓的人生宛如漂流木般飄泊不定,從10歲起便肩負家計,在八八風災後因緣際會開始漂流木藝術創作,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潘辰皓將漂流木拼湊成栩栩如生的藝術品,不僅找到了自我價值,更看見自身與漂流木相似的命運軌跡。如今他的作品不僅獲得高價收藏,他更走進校園分享生命故事,幫助與他有相似經歷的孩子找到人生光芒,將生命中的傷痕轉化為閃亮的勳章。
AA1Q2iVV.jpg
屏東一名年輕的漂流木藝術家潘辰皓,把海邊的漂流木,變成有價值的藝術品,才找到自己身上的光(圖/TVBS)

潘辰皓創作的漂流木藝術作品包括振翅昂首的仙鶴和奮力躍出水面的大鯨魚,每件作品都栩栩如生,全部由漂流木拼湊而成。他表示,有些創作靈感來自偶然,例如製作女巫作品是因為剛好在收集素材時撿到一頂帽子。

AA1Q1Xue.jpg

奮力躍出水面的大鯨魚,除了個個栩栩如生,重點是,它們都是由漂流木拼湊而成(圖/TVBS)

在從事漂流木創作一段時間後,潘辰皓發現自己的人生與漂流木有著相似之處。他認為,就像木頭經歷過各種挫折後仍能修復自己,人生中遇到的傷痕若能修復,便能成為身上最美的疤痕。

潘辰皓童年家境貧困,一家人四處漂泊。作為長子,他從10歲起就必須幫媽媽買菜備料,成長過程中一直需要一邊打工一邊讀書。高職時他選擇就讀汽修科,希望能有一技之長。然而,八八風災後大量漂流木沖到海邊,意外改變了他的命運。
第一次接觸漂流木時,潘辰皓只是想幫媽媽做花架,但他感覺漂流木與自己的生命很相似。後來,他開始用漂流木製作各種動物,並將作品擺放在媽媽餐廳門口的台一線上。一位伯樂出現並一口氣買下所有作品,讓他意識到漂流木也能重獲新生,同時發現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帶來心靈的愉悅。
隨著漂流木資源逐漸枯竭,潘辰皓曾面臨創作瓶頸。在這段困難時期,他將情感轉化為文字,再將文字融入作品中。他創作的「魚你的事」系列共12件作品,代表著自己身體與內心的對話,成功打動了許多人心。有陌生人私訊他表示,看了他的作品後流淚一小時。這套作品最終被一家科技公司以百萬元價格收藏。
潘辰皓的努力開始獲得回報,他的母校將他的作品放在顯眼位置,他也經常受邀到校園演講,希望能為偏鄉孩子帶來新的希望,擴展他們對未來的想像。此外,他還在不同藝術節擔任駐村藝術家,將作品與當地風情成功結合。

雖然潘辰皓只有30多歲,但他的人生經歷就像漂流木一樣,雖然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但這些傷痕最終都成為了他引以為傲的勳章。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昨天 09:16

潘辰皓的人生經歷與他所使用的漂流木有著極高的相似性,他的童年家境貧困,一家人四處漂泊,身為長子的他從 10 歲起就必須肩負家計,一邊打工一邊讀書,如同漂流木在水上經歷波折。命運的轉捩點發生在 八八風災 之後。大量漂流木沖到海邊,他最初只是想幫媽媽做花架,卻從此開啟了漂流木藝術創作之路。

在創作過程中,他意識到漂流木經歷過大自然的衝擊、碰撞,帶著各種傷痕」,但這些痕跡恰恰賦予了它們獨特的紋理和故事。他將這種理念投射到自己的人生,認為人生的傷痕如果能修復和接納,就會成為身上最美的疤痕。

他的作品極富生命力,例如他將漂流木拼湊成栩栩如生的大鯨魚等海洋生物。當他面臨創作瓶頸時,他將自己的情感和內心對話化為文字,再融入作品中。他的「魚你的事」系列作品,成功打動了許多觀者,甚至有人向他私訊表示看了作品後感動落淚。

潘辰皓透過將個人的逆境和人生哲學融入到漂流木創作中,不僅找到了自我價值,也用藝術作品感動和啟發了社會大眾的故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