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3 天前

AA1QFTRJ.jpg
「毒士」賈詡將低調自保的生存哲學發揮到了極致,最終得以善終。(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自黃巾起義至董卓亂政,中原大地陷入了諸侯爭霸的戰亂時代。在這亂世之中,曹操以其雄才大略網羅了無數賢才,其中有一位謀略逆天的奇士,他被世人稱為「毒士」,此人便是賈詡。賈詡之所以沒有像郭嘉、荀彧那樣名震天下,並非能力不足,而是因為他將低調自保的生存哲學發揮到了極致,最終得以善終,活到了當時罕見的高齡。

極致低調:洞悉董卓集團的末路

賈詡,字文和,早年曾在董卓麾下效力。與活躍於檯面的李儒不同,賈詡早已洞察董卓集團的瘋狂與不穩,深知其難成大器。

為了自保,他選擇了極致的低調,盡量不發一言,將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這種在註定覆滅的陣營中不搶風頭的策略,正是他亂世求生的第一步。董卓被殺後,賈詡幾經輾轉,最終投奔到曹操陣營,即便主公求才若渴,他依然保持內斂,遠離是非。


毒士之名:狠毒計策與驚人代價

賈詡的謀略無疑是頂尖的,他每一次獻策都算無遺漏。然而,他的計策因其結果往往代價高昂且手段狠毒,而為他招來了「毒士」的稱號。

最著名的便是董卓被殺後,賈詡為求自保,向董卓舊部郭汜、李傕獻計反攻長安。此計雖然成功助郭汜等人掌權,卻導致長安城血流成河,無數百姓慘遭屠戮,幾乎徹底斷送了大漢王朝。此舉雖展現了其謀略之高明,卻也為後人留下了極大的道德爭議。

亂世求安:怕死成就高齡傳奇

賈詡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的惜命與明哲保身。在一個充滿殺戮和猜忌的年代,功高蓋主或過度捲入權力鬥爭都是取禍之道。

因此,賈詡從不貪戀權位,不主動干預政事,只在最關鍵的時刻提出核心計謀,事成之後便迅速退居幕後。他選擇的不是名留青史的風光,而是默默求生的智慧。正是這種將「怕死」轉化為「低調」的生存哲學,使得賈詡遠離政治風暴中心,最終得以安享天年,活到了 77 歲的高齡,成為東漢末年一位罕見的長壽謀略家。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前天 08:45

賈詡在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以其超凡的謀略和識人之明而聞名,但他確實非常懂得明哲保身,將低調和謹慎貫穿於一生。他最初跟隨董卓,在董卓死後,曾為李傕、郭汜出謀劃策,導致長安大亂。後來他輾轉多方,先後輔佐過張繡、曹操。在為張繡效力時,曾多次擊敗曹操。後來張繡聽從他的建議投降曹操,他也因此進入曹操的陣營。

賈詡的「毒」不在於其人品有多麼惡毒,而是其計謀往往出奇制勝,且不拘泥於傳統道德,能冷靜分析局勢,提出最有利於己方的建議,哪怕這些建議在當時看來有些「離經叛道」或代價沈重。他最為人稱道的是在立儲問題上對曹操的建議,他只回答了八個字:「願將軍深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這句話點醒了曹操,讓他意識到廢長立幼的危害,最終促使曹操立曹丕為繼承人。

賈詡一生謹小慎微,從不結黨營私,即便位列公卿,在家中也從不與外人私下來往,這才使得他得以在亂世之中安享天年,壽終正寢。他的一生確實是將「怕死」和「低調」玩到極致的典範。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