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500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95110854
王爵 | 2011-9-17 12:14:32

佛在世時,有位修行者離家到深山去修行,七年間虔誠精進,內心卻無法靜寂而覺悟;他雖然斷絕了外欲誘引的境界,在形態上看起來很虔誠,但是卻毫無體悟。

有一群商人出國貿易,賺了很多錢,在歸途中卻發生意外身亡,財物散落山間。這位修行者見了便想,這輩子有心修行,靜居在山林中,七年的時間空過日子,什麼都沒有得到,既然有這麼多無主的寶物,不如拿來享福作樂。貪念一起,便將寶物收埋在一處,準備下山要叫他的兄弟來幫忙搬走。

佛陀察知此事,悲憫這位修行者將要墮落,於是化身比丘尼,雖然身著袈裟,有出家形態,但卻在臉上塗抹脂粉,頭戴金銀飾物,搖搖擺擺地走在路上,與這位修行者相遇。修行者看了便呵斥比丘尼,是否真心要修行,何以剃頭著法衣,卻又化妝打扮?佛化身的比丘尼回答:「你發心修行,心卻起了修行者不該有的貪念,放逸犯戒,又豈是修行者應有的行為?」幾句話點醒了修行者,讓他收起貪念,安心修行,終能覺悟證果。

佛陀化身濃妝豔抹的比丘尼,就是要警惕修行者,剃落頭髮,披上法服,就要外形清淨,內心無染,才是真正的修行人;除了可見的外形清淨,無形的內心道念也要穩固,否則容易受外境誘引,犯下大錯。

「佛陀是宇宙中的大覺者,也在我們小乾坤的心念之中。我們都有一分靈明覺性,纏覆在煩惱中,不論是有形犯錯,或是無形動念,這念本具的覺性,其實都時時在警惕我們自己,只要靜心反思,戒慎虔誠,就能察覺。」

證嚴上人講於2006年12月10日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6年•冬之卷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Phina + 20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人生極盡繁華,
不過一掬細沙。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