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吳夠閒
王室 | 2015-6-8 18:00:29

p6410032a845568488-ss.jpg


美國小孩問他的富爸爸:「我們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勞動獲得金錢。」


中國小孩問他的富爸爸:「我們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們家有很多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

孩子將傳承的是什麼?

美國小孩聽了爸爸的話會獲得以下幾方面的資訊:
1、自己的爸爸很有錢,但爸爸的錢是爸爸的;
2、爸爸的錢是通過努力得來的;
3、我如果想有錢,也得通過勞力和努力獲得。

獲得了這些資訊,這個孩子就會很努力,對人生也會有很多期許。他也想通過努力像爸爸一樣獲得財富,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財富,精神財富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中國小孩聽了爸爸的話獲得的資訊是:
1、我爸是有錢人,我們家有的是錢;
2、我爸的錢就是我的錢;
3、我不用努力就已經有很多錢了!

於是,當孩子長大接手父親的財富以後,便不會知道珍惜和努力,應了古語的「富不過三代」!這位中國爸爸傳給自己孩子的僅僅是物質財富,沒有精神財富作依託,物質財富是一把「雙刃劍」。

財商≠財富能力

我們不是刻意比較這兩種教育的好壞,但有一點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培養孩子的財商很重要」。實際上,財商教育之所以重要,因為它不僅是財富能力的教育,更是一種品格教育和責任教育,是讓孩子減少攀比心和虛榮心,而不是讓孩子不在乎金錢,大手大腳,更不是讓孩子坐享其成,讓孩子變成啃老族。

家長具體可以運用以下方法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首先,不要把壓歲錢存起來當作教育孩子理財的唯一方法。其次,家長們要定期給孩子一些錢,要鼓勵他們到超市購買自己喜愛的零食、玩具、學習用品、禮物,甚至衣服。在孩子每次消費後,家長要和孩子及時地交流一下購物感受,如問一下孩子總結消費的經驗和教訓,慢慢地幫助孩子學會理智和科學地理財。

理財教育帶給孩子們的不僅是一種消費觀,更重要是帶給孩子一些內心的安全感。安全感是我們近年來家庭教育領域和心理學領域經常提及,而且頗受重視的一個概念。但安全感被人們強調更多的是一種情感方面的依戀。實際上,對孩子來說,金錢方面的安全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

「藏富」和「哭窮」要適度

目前,一些富人家長為了杜絕孩子養成大腳大手的壞習慣,於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和「哭窮」,這種做法需要適度。適度的「藏富」和「哭窮」可以變為孩子前進的動力;如果過度,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壓力,造成金錢方面的不安全感。

大家試想,一個整日看著父母為錢發愁和抱怨的孩子,能專心致志地學習嗎?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長要以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證你上學、生活的費用,你不用擔心。但長大了你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財富。」

這種承諾對孩子非常重要,因為當孩子的內心安定了,智慧才能得到良好的發揮。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菲菲兒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EZCat
威爾斯親王 | 2015-6-9 01:53:02

窮爸爸富小孩,天下父母心,樣樣都是為子女。無關對錯⋯⋯
引言 使用道具
三角錐
鄉紳 | 2015-6-10 15:38:57

感謝你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