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天之殤qe
男爵 | 2017-5-22 15:32:47

這個答案版本有很多,歸置合並一下大概可以分爲三種:
1.習慣了“隨大流”的媽媽認爲:人-家的孩子到了年齡不都得上幼兒園嗎?就像他們長大了要談戀愛結婚一樣嘛,是必須要走的“程序”啊;
2.望子成龍心切的媽媽說:上幼兒園可以早點兒開始學習啊,要不在家里成天就知道傻玩兒,啥也不會;
3.重視孩子教育的媽媽說,孩子早點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肯定是好事,再說他去幼兒園還能多認識些小朋友。
寶寶爲什麽要上幼兒園?
除了這些比較“常規”的答案之外,也有一些比較“另類”的。一位到幼兒園咨詢入園的媽媽就曾經突然拉著一個老師的手說:以后我兒子就交給你們幼兒園了!終于有人可以管住他了,我反正是管不了他了!由于這樣的原-因而把孩子送進幼兒園的媽媽,肯定是極個別的,但對于究竟“爲什麽要送孩子上幼兒園”這個問題,可能很多媽媽並沒有細細地想過,而是在“半夢半醒之間”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要聊這個話題,咱們可以先從廣爲流傳的俗話說起,“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這句話背后我們可以看出,在很早很早以前,人們就發現了早期教育對于孩子終身發展的重要性。
早期教育包括了四個時期——新生兒期(0~1個月)、嬰兒期(2~12個月)、幼兒期(1~3歲)、學前期(3~6歲)。不同的時期,孩子的身體、智力、心理發展都有不同的特點和規律。科學的早期教育就是遵循每個階段的特點和規律,給予孩子最恰當的引導和推動。
有一個研究結果可能會讓你出乎意料,但事實就是如此:人在0~3歲這個時期,發育成長最快的器官就是大腦,剛剛出生的孩子,大腦的體積就已經-相當于成人腦體積的50%了,隨著周圍的外部刺激不斷豐富,孩子的大腦重量和體積都在迅猛增加,生長速度大大超過了身體的生長。這個時期,也是孩子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
並且有專家指出,在神經系統生長發育的基礎上,一個人學習能力的50%都是在0~4歲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比如,0~1歲是孩子對聲音辨別的關鍵期,0~2歲是動作發展的關鍵期,1~3歲是語言和音樂智能發展的關鍵期,2~4歲是計數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還有一些學者認爲,孩子在生命的前6年里,可以獲得一生中60%左右的智力(有點不可思議吧?),因而如果能夠在這段時期當中,給孩子提供一個適宜的成長和教育環境,會對他一生的能力、智力、品格、性情等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
這一組數據更加讓我們知道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俗語並非是空穴來風的。孩子是否及時接受了優質的早期教育,確實能夠影響他一生的發展。
幼兒園是最適合早期教育開展的地方
既然早期教育如此重要,那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場所有哪些呢?總的來說有三個部分,第一是社會的大環境,第二是自己家庭內部,第三就是幼兒園了。
社會大環境是整個國家經濟、文化發展的綜合狀況決定的,我們暫不做剖析,先說說家庭內部的早期教育。
很多家庭內部的早期教育,都是在一種“自然狀態”下進行的,因爲懂得教育規律,並且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科學家庭教養方法的媽媽畢竟不是很多,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大多數家庭對孩子的“早教”,也僅限于給孩子周到的生活照顧,和孩子簡單的語言情感交流,或者與孩子一起玩一玩簡單的遊戲——雖然這樣已經算不錯了,但是隨著孩子身心不斷的發展和成熟,他需要一個更廣闊、更豐富、更多彩的空間去感知、去學習、去舒展自己。
幼兒園就是這樣一個好地方:
幼兒園有溫馨宜人的環境,能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美,學會怎樣去表現美;
幼兒園有豐富有趣的教學和遊戲活動,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幼兒園有一起嬉戲的小夥伴,有和藹可親的老師,讓孩子自然地學會如何與人交往;
幼兒園更像一個放大了的家庭,讓孩子學會寬容、禮讓、分享。
幼兒園里的早期教育,其實是一種科學的“啓蒙”,就是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抓住教育的“關鍵期”,發展孩子的智力(觀察力、思維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孩子身體正常的發育以及機能的協調發展,培養孩子有益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而所有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奠定良好的終身發展基礎。
現在你應該很清楚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去有多重要了吧!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