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0935978928
威爾斯親王 | 2017-6-20 23:25:07

假如有這樣一個孩子:不但非常聽話、符合理想,而且就算父母什麼都沒說,自己也每天用功到很晚的話,父母不但無事可做,還不用為了孩子焦躁煩心,日子過得心平氣和,想必周圍不知情的人會擔心地問:「孩子都要考試了,你們這樣行嗎?」然而實際上,我並不認為父母什麼都不說也會用功讀書的孩子,以及完全不對孩子讀書一事插嘴干涉的父母會多到哪裡去。
當孩子說「要用功讀書」時,你有辦法坦率地相信他嗎?在這裡,我要用「信任」這個詞,是為了跟「有附帶條件」的「信用」做區別。不附加任何條件去相信,或是即使毫無任何根據也依然相信,這才是真正的信任。當你對家人表示「明天開始要減肥」,結果卻被家人或朋友回嗆「這種話早就聽膩了」的時候,儘管實際上自己的決心也不是非常堅定,甚至有預感「這次說不定又一樣,過幾天就投降了」,但還是覺得很不舒服吧?
這種時候,如果有人無條件相信你,想必你會對他抱持好感吧?孩子對讀書這件事的感受方式也一樣,而且孩子們知道,要背叛一個無條件信任自己的人非常困難。
關於孩子,有兩件事是希望大人可以相信他們的。首先,是孩子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自己的課題。不用功讀書的最終結果會落在孩子頭上,因為不用功所要負的最後責任,也只能由孩子自己去承擔。
如此一來,就算看到孩子沒坐在書桌前,也不會立刻對他說:「書念了沒?」或是「快去念書!」大致上,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是因為一腳踏進別人的課題所引起。
這種時候,希望各位可以相信孩子有辦法自己解決課題,在一旁守護。而父母能做的,也就是讓孩子知道:「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說出來。」
其次,父母眼中看似有問題的孩子言行,也必然有立意良好的一面。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雖然表現出不適切的言行,其中卻沒有惡意,不過就是想引起父母的關注罷了,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對。孩子認為,要是「不念書」這件事看起來最能讓父母困擾的話,那麼自己只要不讀書,父母應該就會轉頭望向自己吧。


因此,一旦責罵了孩子,他們就會學到以挨罵的方式來引起注意,反而變得越來越不肯讀書。只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眼中確實有他的存在,他們就不會再「討罵」了。這種時候,如果父母能確實信任孩子,想必孩子也一定會回應這份信任。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靜~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