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697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p7619
威爾斯親王 | 2017-7-17 12:20:07

從父母親口中說出的話語,不僅容易破壞親子關係,對孩子的自我概念造成的傷害更直接也更久遠,有些人即使長大後也難以釋懷。

人本基金會曾做過一項兩千人的網路調查,結果發現有十大破壞性的語言會阻礙「愛的傳達」以及「學習思考」。

這些從父母親口中說出的話語,不僅容易破壞親子關係,對孩子的自我概念造成的傷害更直接也更久遠,有些人即使長大後也難以釋懷。
以下是一對母子的LINE對話:
媽媽:「你這禮拜不回來,之後就不要回來了!」
兒子:「沒差!反正你們母親節吃飯也不差我一個。」
媽媽:「我怎麼生出你這樣的兒子來忤逆我?」
兒子:「我才衰吧!怎麼會有妳這種母親?我同學要不要回去都可以自己決定,為什麼我就一定要順妳的意思?妳從以前就是這樣,別人只要不按照妳說的做,妳就會不爽!我才不要跟爸爸一樣,被妳吃得死死的!」
媽媽:「你擺明就是要氣死我!」
兒子:「我就是要氣妳,怎樣?」
很明顯地可以感覺到,這對母子之間隔了一堵牆。奇怪,為什麼明明是最愛孩子的父母,卻傷孩子最深?其實,很多時候語言就像打壁球一樣,你越用力,反彈就會越大。這位媽媽一開始是出於好意,想要孩子回家過母親節,但她卻用「高溫」的說話方式開頭,結果換來孩子的防衛言語,甚至激起他多年以來一直被控制的恐懼感。

仔細想想,你是否也曾在無意中脫口而出上述這些破壞性語言?
許多父母可能急著解決事情,就用命令、威脅、說教、質問等欠缺「平等心」的說話方式對待孩子,這就像是火上加油,會摧毀一個人的自我概念,帶來心理上的痛苦。也因為這樣,有時不但事情沒解決,還搞得關係破裂。其實,有時候只要轉換一下說話方式(甚至只要「靜觀其變」),還是可以達到表達你想說的話的目的,而且仍然可以維繫彼此的關係。

後來,這位媽媽重新傳訊息給兒子:
媽媽:「大寶,對不起!媽媽是真的很想你,所以希望你回家。媽媽講話直了一些,讓你生氣,媽媽也很難受。」
兒子:「先刺人一刀,事後再道歉,啊!不就好棒棒?」
媽媽:「我知道早上那樣說,你一定會覺得很受傷,但媽媽是真心想跟你道歉。媽媽也知道你期中考還有一科,但媽媽真的很想你。」
兒子已讀很久都沒有回,一直到晚上才收到回覆,並且拍了一張車票傳給她。
兒子:「我買好票了,明天早上妳可以來接我嗎?」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明明是母親節,這孩子怎麼如此不孝,還要母親去接送?但如果我們回去看先前母子的對話,就可以知道「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跟媽媽間的衝突與疏離,或許已經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而母親前所未有的軟化,也讓孩子有些不習慣(所以他無法即時回應)。這看似不孝的少年,其實也做了讓步,願意改變預定的行程,甚至犧牲準備期中考的時間回家。
溝通是互相的,當你開始針對「過熱的語言」做一些降溫,對方也會開始做一些調整。當然,這樣的過程可能是緩慢的,因為對方還困在過往舊的對話模式中持續防衛。只要你持續說出溫暖的話語,一定可以「說」進他的心坎裡。
抱怨時對事不對人
除了命令、威脅、說教、質問之外,還有一種生活中最常出現的破壞性語言──抱怨。到底要如何減少抱怨帶來的傷害呢?我的建議是,當我們針對「所做的事」抱怨時,對方往往比較容易接受。但如果抱怨的是:「你這個人就是懶,不愛乾淨!」涉及到個人,很可能啟動對方的防衛機制,忍不住反擊:「總比你這個強迫症好吧?」

抱怨雖然無可厚非,但要注意的是,經常抱怨的人容易給人負面的形象,覺得他們不懂得感恩、只會批評別人,不會反省自己。而且抱怨的時候,通常會強化不愉快的心情,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美國知名牧師威爾‧鮑溫(Will Bowen),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個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色手環。只要一發現自己正在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直到這個手環持續戴到同一隻手上二十一天,也就是連續二十一天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如果你是個習慣抱怨的人,或許可以試試看這個方法。
當我們開始抱怨,就是將焦點放在不如意、不快樂的事情上,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也是一個負面的吸引力法則。如果遇到愛抱怨的人,我會適時地告訴他:「我喜歡聽你分享有趣的事,比較不喜歡聽你抱怨。因此當你抱怨的時候,我會假裝沒聽見。」
我有一個朋友Lily就是用這個方法,改變了愛抱怨的老公。她老公每天一回家,就會抱怨今天路上塞車、公司裡的同事多麼白目、老闆多麼機車,搞得Lily心情也不好。後來Lily對他說:「我喜歡聽你分享公司有趣的事,或上班遇到的好事,我不喜歡聽你一直抱怨,那讓我的心情也變得很差。」
後來,他還是習慣對Lily抱怨,Lily盡量不給予太多的反應,但一旦他分享正向的事,例如:「今天回家都沒有塞車耶,好難得。」Lily馬上熱情回應:「哇,你好幸運唷!這樣讓我們可以提早吃晚餐,真好!我好喜歡聽你分享這一類的事!」在Lily的引導下,他越來越不輕易抱怨了!

不過要小心的是,當你突然冷處理對方的抱怨時,他可能會不習慣,反而用更強的抱怨來吸引你的回應。這時候就要讓對方知道,你不是不理他,只是不想聽他一直抱怨;當他分享有趣的事,你會很樂於回應。相信堅持下去,情況就會改善了。
你是否正對身旁的人說出破壞性語言呢?請適時地為這些「過熱的語言」降溫,減少說話帶來的傷害吧!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