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非OPEC大油國俄羅斯談判破裂後,國際油價、全球股市週一崩跌,週二俄羅斯股市RTS指數開盤跳水狂瀉16%。(路透)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日經新聞報導,原油市場可說已走向「無序價格戰」,在世界經濟前景擔憂、武漢肺炎恐導致需求萎縮之下,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非OPEC大油國俄羅斯談判破裂,油價下跌看不到盡頭;不過,過去經驗顯示,油價崩跌曾促使OPEC和俄羅斯時隔15年後於2016年底達成集體減產的協議,因此未來若再出現國際協調和談減產,也不意外。
報導指出,武漢肺炎疫情對全球石油需求造成進一步打擊,有分析指出,全球石油需求僅中國每天就減少近300萬桶,今後日本和歐美市場也將減速,而油市去年在美中貿易戰下需求早已明顯減弱。
OPEC本和俄羅斯等非OPEC大油國合作,希望透過進一步減產來維持供需平衡、避免油價暴跌,不料雙方談判破裂;俄羅斯油企不滿於減產造成市占率流失、坐視美國頁岩油業者不斷蠶食亞洲市場,因而不願支持進一步減產。
報導說,沙烏地阿拉伯也準備放棄作為國際需求調節閥(機動產油國)的角色,傳出了決定增產的方針;沙國國有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已決定把4月份銷往亞洲輕質原油官方定價每桶下調6美元。
路透報導,沙烏地阿美公司執行長納瑟(Amin Nasser)週二表示,將提高向國內外供應原油,4月每日將達123萬桶,即在公司最大可持續產能每日120萬桶之外,額外增加供應每日30萬桶。
國際油價週二盤中一度強彈8%,不過,油價前日重挫已衝擊俄羅斯貨幣盧布(Ruble)匯率,週一休市的俄國股市今天一開盤就重挫,俄股RTS指數崩跌16%。週一美國原油期貨電子交易盤中曾一度跌破每桶30美元,已低於2008年雷曼危機時的最低價每桶32美元。
日經指出,2016年初油價下跌,沙烏地阿拉伯也曾放棄調節閥角色,價格下跌讓產油國和石油企業叫苦連天,於是走上談判,迄2016年底OPEC與俄羅斯達成集體減產協議;因此,這次油價暴跌之後,如果再次出現尋求國際性協調談判減產的氛圍,也不應該讓人感到奇怪。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