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sj525
王室 | 2020-5-11 15:15:06

聯合晚報 / 本報記者彭宣雅 - 2020-05-11 14:34

疫情重創經濟,政府提出各項紓困,反而造成更多社會不公義。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需要的領不到 不需要的搶破頭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經濟,百業蕭條,政府提出各項紓困,從1萬、3萬到6萬,但救急金若是需要的人領不到,不需要的搶破頭,反而造成更多社會不公義。以農業來說,農業根本沒有精準的人員、作物、土地等統計資料,1萬元廣發或普發,卻無法勾稽查核,究竟要救急還是救窮?

社會從來不反對給辛苦的農漁民有更優厚的照顧與待遇,但國家現有能夠勾稽的資料並不完備,對於農民身分的認證也不確實。

2018至今 農民人口大增61萬


行政院國情簡介農業經營現況顯示,2018年的農業就業人口為56.1萬人,純粹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但數據顯示,有加入農保,現在或未來可領老農津貼有107萬人。現在官方統計符合紓困的對象農民有118萬人,背後原因值得深究。

根據農委會公布的條件,沒有農保者可申請實耕證明,包括有機友善、產銷履歷、繳公糧、對地綠色環境給付等八種資格。

但一名中部農民無奈表示,他是政府認證的百大青農,獲政府長期輔導。但他是自產自銷、不繳公糧,依照規定也不算農民、沒有農保。

而他跟地主口頭約租地種植,以地主名義繳交公糧,讓地主持續保有農保資格;雖然有做產銷履歷驗證,但口頭約申請的還是地主名義,因此他不符合任何請領資格。

真的需要紓困的,不是擁有農地的這些地主農,是實際上在實耕的實耕農,但實耕農的標準,還遺落了真實需要幫助的小農。農耕者以面積計算,光蔬菜就需要四分地,幾乎需要整個團隊來耕作,一般個體農民,根本達不到標準;更別說有能力、能夠申請認證,能與跟政府政策合作的農民,生活大多相對寬裕。

既然如此,那麼農漁1萬元紓困金,到底目標對象是誰?最後又真正紓困了誰?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2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33333
公爵 | 2020-5-11 16:20:21

水清則無魚...身為呆丸郎~其中奧妙你懂得!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