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療泡沫:忘記法院和選舉吧──醫療泡沫將爆炸
哈
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醫學博士安傑爾(Marcia Angell)在《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Post)上撰寫了一篇題為《最高法院的裁決為什麼對奧巴馬和美國醫療體系不利》(Why the Court's Ruling Is Bad for Obama and Bad for American Health Care)的文章。
文章寫道﹐最高法院做出支持奧巴馬醫改法案的裁決讓我想起一句老話:許願需謹慎。為甚麼呢?安傑爾告誡說﹐不管有沒有奧巴馬的醫改法案﹐美國醫療衛生系統都會繼續瓦解。如果羅姆尼當選﹐這一過程就會快些﹔如果奧巴馬連任﹐這一過程就會慢點。
美國醫療成本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這一比例是所有發達國家中最高的﹐而且注定會進一步上升。醫療成本將繼續拖累美國經濟﹐尤其是在3,300名遊說人士力爭使其不斷增加的情況下。
2. 政府泡沫讓華盛頓與真實的美國絕緣
這
個泡沫甚麼時候破裂?弗格森(Andrew Ferguson)在《時代》(TIM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題為《波托馬克河上的泡沫》(Bubble on the Potomac)的特稿中告誡說﹐大量借債的美國創造出了本國資本無法支撐的財富﹐這令美國政府脫離了治下的國家。這種「絕緣」會讓美國付出代價。
美
國的老百姓或許正在掙扎﹐但美國政府卻處於「待售」狀態。華盛頓是政府業務發包中心﹐這項業務的規模可達數萬億美元。在這裡﹐聯邦預算被賣給出價最高的競
標人。遊說是這座城市最大的生意:每一位民選官員都有20多名遊說者。這些遊說者全都在公開宣揚官員們帶來的巨大利益﹐而這些利益常常是遊說費用的數百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