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TIIVIO
伯爵 | 2021-4-5 12:34:34

談談洛克希德馬丁 (Lockheed Martin) 這家在國際地緣政治上,極為重要的公司。
洛馬終於在近日做出一個重要壓力線的突破後,讓我覺得可以在版上提起它了。
做過2013~2018那一段的人,應該都知道洛馬的威力,作為一個長期資優股,洛馬在上一次的金融海嘯後的表現絕對是市場的優等生。
當時洛馬隨著的第五代戰機交貨加速,F35逐漸充實美國空軍,洛馬在軍工板塊的地位不斷壯大。
時到今日,F35已銷售到日本、以色列等其他盟國,成為美國頂尖軍工的代名詞。
169157581_10101130259303437_2159811826708872353_n.jpg
然而儘管它的科技與營收都很好,卻被牽連進2020年的總統大選,導致洛馬的股價也隨著共和黨的選情急漲急跌。
將近一年的三角橫盤,終於在選舉結果出來後,出現跌破表態,大量機構與投資人的出逃,導致股價連續回調數月。
但洛馬的股價都一直在長期趨勢線上,和下跌的美元相同,短期看似跌很多,但長期都是向上的 。
因此曾經投資過洛馬的人,都曉得無論美國的政治如何轉替,洛馬的產品仍舊是美國參與國際事務,最能拿出手的複合體。
於是當國務卿布林肯實際走遍美國各個盟邦,開始吸收新的國際情勢變化。
他們就曉得必須要走回重振盟邦對美國信心的方案上。
這細講下去有很多層面,但顯而易見的兩點,就是美國在疫情中的世界第一表現,和美元大幅貶值與美國信心的降低導致國債被大量拋售。
美國面對來自太平洋彼岸的競爭,和本國的經濟問題,拜登政府曉得他們沒有時間去一個個解決那些問題。
必須讓一個平台或產業,去化解多個問題。
而美系軍工產業的外銷,就是一步很適合的產品。
4/1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將帶團訪美,成為拜登當選後的首位參訪的外國領袖。這次的會談焦點之一,除了少數的日本環境和疫情議題,就當屬防衛大臣岸信夫對於推動美日在印太的區域性發展,和美日安保條約的擴張。
日本身為美國的傳統盟國,不僅已向美國購買了 F-35戰機,和洛馬一同開發屬於日本的第五代戰機,也更積極想充實它的防禦系統。
美國未來在東亞是否會促成美日印澳間的類 NATO軍事公約組織還不得而知。
但對於已有共同防禦條約的日本,就是一個亟需補強的開頭。
美日安保條約中雖然控制日本攻擊性軍武的數量,但對於日本防禦性武器卻較為寬鬆,例如日本未來需要大量的短程飛彈攔截系統,好跟上東亞的競爭,但日本現在才開始在國內建設飛彈基地,似乎又緩不應急。
於是美國對日本和其盟邦的建議是,準備出售它原本在國內和中東戰場使用的海馬斯 (HIMARS)高機動火箭發射系統,是一種能經由 C-130運輸機快速運送的移動式火箭車。先在美國生產,以備局勢緊張時,能夠大量開往日本本土和盟邦。
這類防禦系統不但數量多金額高,同時對洛馬最有利的,在於"發射系統" 是由洛馬研發、更新的。
所以不管是海馬斯的地面火箭抑或是海上的神盾艦 (神盾系統也由洛馬開發),都能與洛馬的 F-35 - Joint Strike Fighter 一同搭配。
也因此F-35才被稱作為協同攻擊戰機 (joint strike fighter),它本身就是一個戰場訊息平台,並分享攻擊和防禦資訊給其他的載體。
這是從戰機到地面導彈,甚至海面上的神盾艦和外太空的衛星、超音速飛彈,都一體連結的跨載體戰情系統。
所以每年國防部撥給 F-35等軍武的費用越來越多,因為光是他們要更新 F-35的Block戰術系統(數據區塊),就要付給洛馬數百 million的費用。
也因此當你看到洛馬網站的介紹時,它們不以傳統的軍火來介紹產品,而以不同專業性的戰術系統來介紹它們的功能。
當洛馬的系統已串聯各式美系軍工的載具,美國和全球盟國都會使用洛馬的系統來做未來基本的協同。
正因為洛馬身負未來10年的國際地緣政治的關鍵,它的能耐並不在於股價會不會的暴漲,而在於即將擺在它身上的重量。
隨著國際上的壁壘日趨鮮明,各國政府對它的需求也加強。
拜登的政見之一即是重組美國盟國的信任,可以預見美日印澳歐、新加坡、東南亞等國家對美國軍武的訂單會快速增加。
這一點從洛馬去年的財報就可看出,儘管在去年的疫情封鎖中,洛馬的銷售仍舊從 2019年的 $59,817 million 成長到 2020年的 $65,398 million.
這雖然不等同冷戰或第二次大戰時的軍備競賽,但軍工外銷,對於要重振製造業的美國而言卻是不小的市場。
對拜登而言,也是一個能同時應對兩個問題的平台。
169170823_10101130259358327_1606882131378559949_n.jpg
---------------------------------------------
現代的軍事工業,銷出任何一台戰機、反飛彈載具、超音速導彈等,都是十分昂貴的高精密產品。
百年前的羅斯福新政,利用大基建穩住失業,但真正幫助美國走出大蕭條的,是銷往東西兩個海洋彼端的軍備競賽。對歐和對中的軍備輸出,讓美國的就業完全運轉。
現在我們的國際情勢當然沒那麼嚴峻,
但有些現象是需要5年、10年還不一定能解決的。
那我們應該退一步想。
如果我們要投資一些5年、10年的公司,尋找那些會直球面對這些現象的公司,是否更保證它的價值重要性呢?
這樣,我們的疑問也從這間公司未來會不會發展,簡化為,這個位置適不適合進場的小擔憂了。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toradora99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21-4-7 06:12:40

感謝您分享有用資訊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