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kf798
威爾斯親王 | 2021-6-12 23:15:52



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因為去(2020)年基期偏低、經濟逐漸走出疫情陰霾的關係大幅走高,實質殖利率也嚴重轉負。(圖為Fed主席Jerome Powell)

Barron`s 10日報導,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Jim Reid直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前來到1.5%附近,5月CPI年增率則多達5%,兩者利差為負3.5個百分點,差距創1980年以來新高。

有趣的是,統計顯示,過去70年來,美國實質利率僅有10個月的轉負程度高於當前,這幾個月全都落在1974年、1975年或1980年。Reid說,實質殖利率嚴重轉負,對當今的金融環境極為有利。然而,他懷疑,通膨率、債券殖利率差距如此嚴重,或許會有大規模意外事件潛伏其中。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Ian Shepherdson則說,風險在於升息時機可能提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CPI的差距,暗示投資人最終可能因為通膨或許不是暫時的,而備感意外。

Shepherdson提到,隨著通膨加溫,通膨預期、加薪需求也會隨之上升。遍尋不著勞工填補職缺的雇主,已開始拉高薪資吸引人才。他認為,就算勞動力參與率重返疫情來襲前的水位,恐怕仍不足夠。而直到失業救濟福利改善、學校/幼稚園尚未完全重啟,對勞工短缺的效應明朗化前,Fed對於這個問題難有明確答案。

報導稱,政府加碼提供的失業救濟金方案,預計9月就到期。不過,許多州政府都決定提前終止額外的失業救濟行動,意味著7月應該就可看到這項暫時性因素對勞工短缺問題的影響。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預定6月15-16日召開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CNBC、路透社報導,不少人認為,Fed或許會於8月的懷俄明州傑克森洞(Jackson Hole)全球央行例行年會宣布削減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並於今(2021)年稍晚採取行動。之後,Fed可能考慮升息,但市場預期央行會等到2023年再來行動。

德銀憂70年代通膨重演

CNBC、Business Insider報導,德銀首席經濟學家David Folkerts-Landau帶領的團隊6月7日發表研究報告,對聯準會(Fed)刻意容忍通膨、等待經濟完全復甦的做法提出警告,直指Fed終於採取行動之際,對經濟與金融活動的衝擊,將比Fed不刻意等待還嚴重。報告認為,這會引發嚴重衰退,進而在全球啟動金融災難連鎖效應,尤其是在新興市場。

Folkerts-Landau直指,雖然通膨也許要等到2023年才會重新現身,且Fed將穩定社會改為優先追求的目標、確實令人敬佩,但放任通膨不管,只會讓全世界面臨一顆計時炸彈。報告稱,物價上升問題已逐漸侵蝕美國經濟,就算數據來看通膨確實是短暫的,但通膨預期卻可能因而加溫,就如同1970年代當時的狀況。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最近在申請好市民勳章,請幫忙送顆愛心,我也會回送的~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9377755-1-1.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21-6-14 07:29:25

感謝您分享有用資訊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