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2-10-28 09:54:06

221.jpg

最近由於國際貨幣基金(IMF)看好台灣今年每人GDP將升至3.5萬美元,一舉超越日、韓,引起大家好奇,何以台灣每人GDP這麼好,而我們卻幾乎無感,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先不提這份IMF的預測,回歸統計,依主計總處的資料,去年我們的每人GDP已達3.3萬美元,雖還沒有超過日、韓,但也是相當高的數字了,20年(民國90~110年)來我們由1.3萬美元升至3.3萬美元,成長速度相當快,按理說,這應該反映在每人薪資的成長上才對,但事實不然。

調查顯示,20年來我們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由新台幣3.4萬元升至4.3萬元,而加計年終獎金、加班費之後的每月總薪資則由4.2萬元升至5.5萬元。

兩相比較,每人GDP近20年成長1.4倍,總薪資成長33%、經常性薪資成長25%,很明顯,每人GDP的增幅遠遠高於薪資增幅,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受匯率影響,那麼我們改依台幣計算,90年每人GDP是45萬元,110年是92萬元,20年成長了104%,這個成長幅度依舊是薪資增幅三倍,兩者有天壤之別,這就可以解釋何以每次政府談及每人GDP、薪資創新高,總惹來民眾撻伐的原因了。

那麼,也許有人要問,每人GDP的數字這麼漂亮,沒有分配到薪資,那麼究竟分配到哪了?統計顯示,一部分到固定資本消耗、另一部分到營業盈餘了,而營業盈餘多數為大股東所分享,這裡的大股東還包括外國投資機構,由此可知,每人GDP雖為各方樂於引用,並以之解釋人均所得,但如此解釋實為不妥,我們的分析如下:

第一、GDP分配到受僱報酬的比率愈來愈低:GDP可以從支出、生產及分配三面衡量,三面大致均等,前兩者大家比較熟悉,分配面較陌生,分配到哪?分配到受僱人員報酬、營業盈餘、固定資本消耗(折舊)及生產與進口稅淨額等四項。統計顯示,受僱人員報酬占比自民國80年51%逐降至目前的45%,而營業盈餘則由30%升至35%,其間雖有起落,但兩者趨勢大抵如此,由於受僱報酬占比逐年降低,如此每人GDP再高,對受薪階層而言意義不大,加以所能分享的比率愈來愈低,如此豈能有感?

第二、GDP為外國人分享的比率愈來愈高:GDP分配到企業的營業盈餘愈來愈多,這些股利所得不只流向國內的大股東,也會流向外國投資機構,國內許多上市公司,外資持股比率高,待股利發放,這些股利一方面會計入GDP的營業盈餘,但一方面也會計入「國外要素所得支出」,這筆所得雖推升了每人GDP,但全數為外國人享有,如此每人GDP與全體國人的感覺,又更遠了一些。

國民所得統計資料顯示,「國外要素所得支出」規模愈來愈大,民國90年只有新台幣1,222億元,占營業盈餘只有3.7%,但近年「國外要素所得支出」快速提高,自107~110年依序是7,630億、7,347億、5,655億、6,142億,占營業盈餘動輒逾10%。

第三、分享受僱報酬的人數愈來愈多:民國80年代會被稱為台灣美好的年代是有原因的,除了GDP的果實有半數為上班族享有,而且那個年代的上班族(受僱者,含政府僱用及私人僱用)人數不到600萬人,但如今已逾900萬人,以前是很大的餅,很少人分享,今天是餅變小了,但分享的人卻愈來愈多,如此每人GDP的數字儘管漂亮,但傳遞到上班族手上,已覺飄渺,可望不可及。

第四、物價上漲讓實質薪資難以成長:每人GDP是以美元計算,20年來成長1.4倍,即使經常性薪資也成長25%,然而,由於20年來消費者物價漲逾兩成,經物價平減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月薪),90年1~8月是40,338元,今年1~8月是41,404元,20年之久只成長2.6%。若改以實質總薪資觀察,20年之久也只成長10%,這與同期間每人GDP逾倍成長,實有天地之別。

從美元的每人GDP、台幣的每人GDP、薪資到實質薪資,一層一層的分解,20年來的成長率,高者可逾100%,低者不及10%,而這幾個指標又常被拿來解釋國人所得,各別看或許還不會錯亂,但擺在一起看,必然暈頭轉向,到底是好是壞?莫衷一是。從上述分析可知,與民眾感受最遙遠的當屬美元的每人GDP,而與民眾最貼近的是實質薪資,當然,未來若能發布「中位數實質薪資」,這就更接近小民百姓的處境了。我們希望主政者運用指標時,宜多關心內涵,才能了解民情,如此方不致於失言、誤判。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180124 + 30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crocodile01 + 30

總評分: 名聲 + 10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toradora99
威爾斯親王 | 2022-10-28 10:29:32

這篇文章寫的真是好,從整體經濟角度來解析所得分配的不均,散戶也是股東的一員,卻是常常承擔被割韭菜的角色。

沒事不要去仇富,有些公司就是不賺錢也要分紅給高級經理人及董事,小股東連股利都指望不上。

美元計價真是奇妙,我們又不是拿美元買菜,卻要用美元做為指標,那就是生活裡面充滿這些美元,我們領新台幣的薪資,卻付出美元的成本來過日子。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180124 + 30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linge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8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10-28 11:48:59

toradora99 發表於 2022-10-28 10:29
這篇文章寫的真是好,從整體經濟角度來解析所得分配的不均,散戶也是股東的一員,卻是常常承擔被割韭菜的角 ...

這一篇文章的確是寫的非常好,條理分明,難怪台灣GDP一直增加,我反而覺得越來越窮。

美元的確是是個奇怪的東西,全世界滲透力太強,我們都無法避免受到美元波動的影響。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180124 + 30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crocodile01 + 30
linge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lingeo
王子 | 2022-10-28 19:05:30

1.俺來畫蛇添足 , 舉一實例說明如下 :  

2.以 TGG 為例 , 台灣佔比最大的巨人企業 . ( 俗稱股市權王 )

3.去年盈餘分配 , 不到獲利 4成 ( 配息率 ) , 保留盈餘有一大部分會被轉成資本支出 .

4.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先生 , 近日為文疾呼救市方法 , 就是提高配息率到五成以上 . ( 俺之前發文還主張到 7成 ) .

5.須知資本支出建新廠 , 依會計原則每年會提撥 10 趴折舊 , 不用 10 年 資本支出就人間蒸發了 .

6.回頭看不到 4 成的配息 , 都是配給外資居多 . ( 外資佔 7 成 ) 台人也是多半分不到 . 但 TGG 享用台灣低廉的水電油價 ( 全民補貼 ) , 及相對低廉的工程師人力資源 ( 業界俗稱賣肝 ) .

7.以上即是國民所得被扭曲的實例 , 國民所得只反映數字無法反映分配結構 . ( 如同經濟學的 80/20法則 , 大部分人是輸家 , 贏家是少數 )

《80/20法則》:關鍵少數 vs. 無用多數,向混沌理論找答案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toradora99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7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10-28 21:30:18

lingeo 發表於 2022-10-28 19:05
1.俺來畫蛇添足 , 舉一實例說明如下 :  

2.以 TGG 為例 , 台灣佔比最大的巨人企業 . ( 俗稱股市權王 )

我覺得這一篇報導寫的還太客氣,因為台灣的通貨膨脹並沒有包括房價上漲,如果算上這高不可攀的房價,就知道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敢結婚、不敢生小孩。

好友用台積電來舉例子最恰當不過,台積電賺了這麼多的錢,大多進了外資的口袋,然後繼續擴廠,資本支出這些錢跟絕大部分的老百姓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卻貢獻了台灣相當多的GDP。

今年台幣貶值沒有韓圜和日圓多,所以號稱GDP會超過南韓和日本, 但是就拿大學教授的薪資來說,不到南韓的一半,更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這樣灌水的GDP,不知道有何意義。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180124 + 30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crocodile01 + 30
linge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lingeo
王子 | 2022-10-29 00:41:26

本篇最後由 lingeo 於 2022-10-29 00:48 編輯

1. 所以房價是該崩的 , 時間應該是明年 . ( 一樣是米國帶頭崩 )

2.股價崩完換房價崩 . 玩蹲蘿蔔遊戲 .

3.剛剛在信箱看到仲介宣傳單 . 俺社區坪價 30 萬 / 坪 . 真會灌水不出價的是傻子或盤子 . 實價是 22- 24 萬 .
4.今年台幣貶值沒有韓圜和日圓多,但股價跌幅大幅領先日本 . ( 日經只是小跌 , 跟道瓊一樣 )

5.老師相較薪資應是偏低 ( 從小到大 尤其是大 , 因薪資主要是來自政府補助 , 學費無法比照 EMBA 可彈性收費 )  , 高薪的是政治工作者 ( 外路多例如 : 林九萬 , 本薪接近 10 萬 , 外快另計 ) , 或 半導體 ( TGG ) 等高科技工程師 .

6. 成功大學會計系 , 研究發現大學教授之一生總薪資現值比中小學老師還低,而且以留學國外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者最低,證明台灣大學教授目前薪資明顯偏低,極不合理。( 高成本者低報酬 , 低成本反而高報酬 ) review.management.ntu.edu.tw/paper/2896-P.pdf

教授總薪資  輸給國小老師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2-10-29 08:41:21

我也覺得我的錢不夠用

賺太少了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lingeo + 10 錢沒人嫌多 ...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10-29 08:53:59

lingeo 發表於 2022-10-29 00:41
1. 所以房價是該崩的 , 時間應該是明年 . ( 一樣是米國帶頭崩 )

2.股價崩完換房價崩 . 玩蹲蘿蔔遊戲 .

看到好友的這些資料我就心酸,我當初去美國求學,還好有獎學金,否則恐怕念一年就要回家了。

美國的學費貴得不得了,如果拿自己的錢去唸,拿到博士至少5年,恐怕回台灣工作10年不吃不喝都還不清。

我們那時候小學老師是國中畢業去考,18歲開始工作。大學教授博士畢業還要有研究的經驗,找到工作都30好幾了,而且在台灣教員是比照公務人員敘薪,如果小學老師拿到博士,和大學教授薪水沒有差多少,再加上年資多了很多,所以這一次年金改革最綠的台教會都不爽,所以政府才把教授這個等級的學術加給加了不少,但是比起被砍的年金,真是不成比例。

不過職業是自己選的,我從來也沒有後悔選擇我現在的職業。錢多錢少只要夠花就好了,我是不會計較這麼多。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180124 + 30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crocodile01 + 30
linge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10-29 10:27:32

idwang 發表於 2022-10-29 08:41
我也覺得我的錢不夠用

賺太少了

真是圈圈叉叉又來講幹話,大老闆賺的少,那麼我們只能去要飯了!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180124 + 30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crocodile01 + 30
linge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2-10-29 12:13:04

732 發表於 2022-10-29 10:27
真是圈圈叉叉又來講幹話,大老闆賺的少,那麼我們只能去要飯了!

我如果還在台灣領那種薪水

那就真的很窮忙了

再在國外歷練搞出一些些名堂

回台灣薪資也都完全不輸在國外了

外國的月亮還是比較香的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linge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10-29 12:19:00

idwang 發表於 2022-10-29 12:13
我如果還在台灣領那種薪水

那就真的很窮忙了

每個人都會做選擇,之後也沒有的後悔。

雖然在台灣當老師薪水低,本來以為退休後有個保障,年金又被砍,不過現在也沒什麼好後悔的,領的少總比勞保年金好,倒閉了什麼都領不到。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372700 + 30
180124 + 30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crocodile01 + 30
linge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lingeo
王子 | 2022-10-29 14:27:15

本篇最後由 lingeo 於 2022-10-30 22:38 編輯

俺又來畫蛇添足一番 :
1. 錢不是萬能 , 但沒錢是萬萬不能 .

有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 YouTube

2. 夠用就好 , 主觀的夠用每人都不同 .客觀的夠用 , 則有一定標準 .

3. 版主曾 PO 文有1500 萬 資產 , 俺恭賀版主達標 ( 台灣家戶所得平均資產約一千出頭萬 , 主計總處資料 )

4. 第二個標準是國際富豪標 . ( 約當美金百萬 , 台幣 3200 萬 , 台灣財富 PR值 80 多  ; 台灣財富PR值 90 約是
     150 萬美金 台幣  4800 萬 )

5. 第三個標準是台灣富豪標 . ( 約當1.5億 , 財富 PR值 99 , 俗稱億來億去 )

6. 幸福=效用 / 欲望 , 保羅薩繆爾森 (Paul . A . Samuelson) 幸福方程式 . 效用約可等同個人資產 .
    錢越多越幸福 ( 資本主義信仰者 , 例如米國 ) , 慾望越低越幸福 ( 苦行僧的思維 , 例如不丹 )

7. 欲望則分為五個層次 (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 提到,從下至上:

第一個層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
第二個層次是安全需要
第三個層次是歸屬和愛的需要
第四個層次是尊重的需要
第五個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8.結語 : 財富是達成幸福的重要因素 , 但不是唯一 . ( 還應包括 : 教育 + 工作 + 健康 + 家庭 + ... )
參照 : wiki.mbalib.com/zh-tw/%E5%B9%B8%E7%A6%8F%E6%96%B9%E7%A8%8B%E5%BC%8F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732 + 30 我很認同+1
idwang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7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2-10-29 21:38:07

lingeo 發表於 2022-10-29 14:27
俺又來畫蛇添足一番 :
1. 錢不是萬能 , 但沒錢是萬萬不能 .

好友說的沒錯,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卻是萬萬不能。

怎樣錢算是夠花這當然是因人而異,對我來說當老師的雖然物質上需求不多,但是至少要有一輛歐洲名車,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買,不必做太多考慮。

在疫情之前我經常會去逛精品店,花了不少錢買各類的寶石或是奇石, 不過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 把我這亂花錢的習慣改掉了,把錢投入股市,前面賺了不少,現在又差不多賠回去了。

人生就是這樣,能賺多少錢能夠花多少錢都是註定的,曾經努力過,不枉此生就好了。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crocodile01 + 30
linge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