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詩妃
威爾斯親王 | 2022-11-1 17:50:52


教育部長潘文忠(中)、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秘書林廣宏(右3),以及5所科學博物館長宣布「2022第三居台灣科學節」將於11月5日至11月13日登場。(記者張維真攝)

2022/11/01 16:52
〔記者張維真/台北報導〕生活處處皆科學,科學也能很好玩!第3屆「台灣科學節」將登場,教育部今年攜手國科會,並結合5大科學博物館相關資源,規劃包括論壇研討會、戲劇、科學演示、影展與展覽、科學競賽、工作坊、科學市集等活動,預計可吸引36萬人次參與。

主辦單位之一科工館館長李秀鳳說明,台灣科學節由五大科學博物館發揮各自專長特色,涵括原住民科學、向山致敬、向海致敬、性別平權等四種元素,規劃近千場活動,其中包含「海洋生態廚房」、「巨型風箏製作」、「夜探博物館」、「沿河而上找母語」等,盼能創造全台玩科學的氛圍。

李秀鳳說,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規劃全國限定的「夜探博物館」活動,讓民眾在夜晚沒有人群干擾的狀態下,近距離接觸恐龍。另外,為了讓學習科學變得輕鬆愉快,基隆海科館推出「海洋永績廚房」,帶領民眾從挑選食材開始認識,進而理解沿岸汙染及過度捕撈等生態問題,此外,還能動手烹飪一鍋白帶魚小卷米粉!

台北士林科教館設計「巨型正四面體風箏製作」工作坊,不僅讓民眾製作正四面體風箏,也預計將大家的作品集結起來,挑戰組裝成全世界最大型的正四面體風箏。墾丁海生館則結合原住民文化與科普知識,策劃「沿河而上找母語」,透過訪問部落者老的漁獵知識,同時融入海洋科普教材,讓民眾認識原住民傳統漁獵智慧及語言。

除了上述各館特色活動外,今年台灣科學節也規劃論壇及研討會、戲劇、科學演示、影展與展覽、科學競賽、工作坊、科學市集等活動,預計可吸引36萬人次參與,共同響應推廣科普活動。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今年台灣科學節以「學劃環境永績的藍圖」為主題,將於11月5日至11月13日舉辦為期9天的活動,全年齡及各族群的民眾都能在台灣科學節期間,找到喜歡的新奇、有趣、多元的科普活動,讓學習科學變得輕鬆愉快,培養具永續意識的地球公民。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nikon2345 + 18 感謝大大分享
qw8010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