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超自然力量
侯爵 | 2010-9-15 09:35:13

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报道,《美国学者》季刊的封面出现了一个不合理的观点:地球对你是否驾驶混合动力车毫不在意,杂志中还有一篇以“地球知道什么”为标题的文章。根据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克林的观点,人类对地球破坏以及为地球做出的贡献在长期范围内并不重要;对于地球而言,长期的变化才重要;我们必须根据地质时代来思考地球过去的变迁。 地球探索
  举例来说,全球每年降雨量大约是1米(相当于金毛猎犬的高度)。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降雨量大约为200米(相当于胡佛水坝的高度)。冰河时代结束以后,地球的降雨量相当于地球海水的四倍,而自从恐龙灭亡以后,地球降雨量可以填满海洋20000次。然而,地球的降雨量在不同地质时代并没有显著的变化。
  劳克林说:“在想象中,破坏地球简单,但做起来很难。与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相比,大规模火山爆发和流星撞击等各种类型的灾难对地球的破坏力更大,但地球仍然存在,是一个幸存者。”
  这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承认,许多有责任心的人担心燃烧化石燃料提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可能提高地球平均温度,从而改变全球气候。各国政府已经采取重要举措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但劳克林说:“从地球自身的时间跨度来看,地球并不在乎什么政府和立法。”
  购买混合动力车、关掉空调和冰箱、拔掉手机充电器等措施并不会对最终的结果造成影响。有朝一日,地底下的所有化石燃料都会被耗尽。在此以后的1000年里,地球将把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海洋中分解。劳克林说:“海洋曾经分解的二氧化碳量是大气中含量的40多倍。”经过分解,未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会仅仅比现在的浓度稍微高一点。随后,在数万年里,地球将把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岩石,最终使海洋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恢复到人类出现之前的水平。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这一转换过程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而从地质时代的角度出发,这只是沧海一粟,非常短暂。
  克劳林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方式造成伤害。因为地球无法使恐龙再次复活。目前,大多数物种灭绝的原因都来自于人口压力(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使用灭虫剂等方式)。如果想降低人类灭绝物种的速度需要显著降低全球人口数量。但这种情况将无法实现。
  克劳林说:“地球科学家是极端保守主义者。他们更为关注现在和不久的将来出现的变化,采取各种测量方法证明全球正在变暖、海水正在酸化、化石燃料即将耗尽等等事情,尽管这些是在地质年代不证自明的事情。”
  他表示,地球会在地质时代自发调节气候变化,不需要其它人的许可和为自己的行动作出解释。虽然人类行为可以导致气候变化,但主要的冰川事件是以10万年为期限定期发生。在温度以缓慢和稳定的方式降低以后,地球又会突然变暖,恢复到类似现在的温度。
  在6百万年以前,地中海是干枯的。9千万年以前,北极还有短吻鳄。而在3亿年前,北欧还是一片沙漠。克劳林说:“我们确定的是,人类与这些巨变毫无关系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dx20318
公爵 | 2010-9-15 10:15:35

放屁=   =   靠  什麼東西阿   為什麼地球要被你破壞??

人類污染地球還不夠多啊        要等都沒水喝了  才說要愛地球嗎??

還自癒力強勒   自癒力強  也不代表能任意破壞好嗎?
引言 使用道具
TOM1992
男爵 | 2010-10-12 13:52:46

thanks for ur sharing
引言 使用道具
bluesky330
侯爵 | 2010-10-12 14:52:45

感謝分享
希望下次還有機會看到樓主的好文!!!
引言 使用道具
TOM1992
男爵 | 2010-10-16 17:18:14

thanks for u sharing
引言 使用道具
JamesTang315
公爵 | 2010-10-17 07:23:02

Another American Bullshit. Arrogant uneducated fools. Even if any of this is true, it doesn't give us the rights to destroy Earth however we want.
引言 使用道具
區爺
王室 | 2021-9-26 07:46:39

💗非常感謝您辛勞無私的分享💗
讓小弟增廣見聞不少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