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25-9-3 23:15:17

蠟蟲(大蠟螟Galleria mellonella)幼蟲被證實能夠代謝分解常見塑膠──低密度聚乙烯(LDPE),並將分解產物以脂肪形式儲存在體內。加拿大Brandon大學生物學家Bryan Cassone團隊,利用動物生理、材料科學、分子生物學與基因體學等多領域技術,系統研究蠟蟲消化塑膠的機制、腸道微生物的角色,以及塑膠攝食對蠟蟲健康的影響。

聚乙烯是全球生產量最大的塑膠,每年超過1億噸,極難被自然分解。然而,實驗顯示約2,000隻蠟蟲可在24小時內分解整個塑膠袋。進一步分析發現,蠟蟲分解塑膠後,部分分解產物被代謝並儲存為脂肪,類似人類攝取過多脂肪會以脂肪組織形式累積。

仍需以糖等食物補充營養
ef0006-copyweb.jpg
圖顯示塑膠袋經過約100隻大蠟螟蠟蟲幼蟲(wax worms)12小時後的降解狀態。左圖為整體塑膠袋,可見袋子表面出現大量破洞與侵蝕痕跡;右圖則為左側框選區域的放大圖,細節中明顯看到被啃食的塑膠殘片與裂縫。此圖直觀展示蠟蟲對聚乙烯塑膠的強大分解能力,是研究蠟蟲生物降解塑膠過程的有力視覺證據。
不過,僅以塑膠為食會迅速導致蠟蟲死亡,數日內即大量減重且無法生存。團隊正嘗試以糖等刺激物補充餵食,期望提升蠟蟲健康與存活率,使其大規模應用於塑膠回收成為可能。

該研究指出,未來可望有兩大應用:一是以輔助飼料大規模養殖蠟蟲,形成「塑膠—蠟蟲—生質脂肪」循環經濟;二是萃取或改造蠟蟲體內分解路徑,開發體外高效塑膠降解技術。另蠟蟲增殖產生的大量昆蟲蛋白質,也有潛力作為水產養殖的高營養飼料來源。該研究於2025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舉行的實驗生物學學會年會上發表,為解決塑膠汙染提供新方向。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9-4 13:41:40

蠟蟲幼蟲能以塑膠為食,這是很久以前的發現了,但牠們無法將塑膠直接轉化為體脂肪。蠟蟲的腸道中存在能分解塑膠的細菌,這些細菌會將塑膠分解成較小的分子,但最終的分解產物並不會直接轉化為蠟蟲的體脂肪。

儘管如此,蠟蟲分解塑膠的能力仍然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但這項技術還處於研究階段,尚未達到可以大規模應用的程度。2,000隻蠟蟲可在24小時內分解一個塑膠袋,每天人類產生這麼多的塑膠制品,還是減量才是上策。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