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25-9-9 23:06:37

pnas.2423833122fig04-1536x1273.jpg
埃及藍(Egyptian blue)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合成顏料,至今已有約 5,000 年歷史,卻因古法配方失傳而成為考古與保存領域的難題。這種獨特的鈣-銅矽酸鹽顏料,早在古埃及第四王朝(約西元前 2613-2494 年)便被製作,呈現從深藍到灰綠色等多種色調,後來甚至被羅馬人用來取代昂貴的青金石與綠松石。然而,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後,其配方與製程已難覓蹤跡。

復原這項技藝不只是為了藝術品修復,更因埃及藍具備特殊的生物、磁性與光學性質。例如,它能發射肉眼看不見的近紅外光,因此被視為防偽、指紋辨識、甚至高溫超導體等領域的新材料。近期,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SU)團隊聯合史密森尼學會與卡內基自然史博物館,成功根據考古線索與現代科學,重現了 12 種不同配方的埃及藍,詳細成果已發表於《npj Heritage Science》。
冷卻速度是關鍵:緩慢深藍色,快速灰綠
ADADA-1536x829.jpg
圖像展示了多件含有「埃及藍」顏料的古埃及文物樣本,包括大型木製法老裝飾、彩繪碎片,以及放大後的藍色顏料結晶。圖中可見埃及藍在不同材質與尺寸下的多樣應用,從巨幅工藝品到細緻微觀結晶,皆保有鮮明的藍色調。這些樣本不僅見證了古埃及高超的合成顏料技術,也為現代科學家還原其古法配方、了解顏料結構提供珍貴參考。(圖/《npj Heritage Science》)
研究過程中,團隊廣泛諮詢礦物學家與埃及學專家,依古籍與考古遺留,推測配方應含鈣、銅、二氧化矽、碳酸鈉等,再以不同比例混合並在約 1,000°C(1832°F)的高溫下加熱 1 到 11 小時。冷卻速度是關鍵變因:緩慢冷卻會生成深藍色,快速冷卻則偏灰綠。即使成分比例差異甚大,只要有一半原料能形成藍色結晶,最終都會出現藍色調。團隊還以 X 光繞射、電子束分析與奈米斷層掃描等先進技術,比對古物與新材料的成分與結構,證實主色來源為「藍銅礦」(cuprorivaite)礦物晶體。

研究者強調,不同製程細節導致顏色表現差異極大,未來這 12 種古法埃及藍,有望應用於文物修復與仿古藝術品的復原工作,甚至開啟材料科學的新應用可能。這場跨越千年的顏料復刻,不只讓古老色彩重現,更揭開古文明材料科學的深厚底蘊。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9-10 09:43:19

埃及藍其配方並非單一而是存在多樣性,這項研究為考古學家和文物修復專家提供了寶貴的新資訊,也顯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這項研究不僅填補了歷史的空白,也為考古學家和文物修復提供了更精確的參考。重現的埃及藍未來將用於修復古埃及的文物,讓這些古老的藝術品能以最真實的面貌重現世人。

此外,埃及藍還具有獨特的光學特性,它能在近紅外光下發出螢光。這項特性未來可能應用於防偽油墨、指紋識別,甚至與高溫超導體等新興技術領域相關,為這項古老的發明賦予新的生命。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