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arngreiper
威爾斯親王 | 昨天 08:13

ETtoday新聞雲 2025年10月20日 09:03 記者邱俊吉/台北報導


▲目前治療大腸癌有手術、化療等方式,疫苗在未來可望成為生力軍。(圖/衛福部南投醫院提供)
大腸癌嚴重威脅國人健康,但未來可望以疫苗防治。台灣大學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已利用「誘導多功能幹細胞」打造出大腸癌「預防+治療」雙效疫苗,在動物實驗成功使轉移到肝臟的腫瘤體積、數量下降8成;專家說,研究陸續有正面成果,期許治療型疫苗能儘速進入臨床,預防型疫苗則鎖定更長遠目標。

這項研究由台大醫學院藥理所副教授魏子堂與團隊進行,他表示,癌症疫苗主要分為預防型、治療型2大類,前者用於預防病毒引起的癌症,例如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而後者則用於治療已形成的癌症。由於某些癌症並非由特定病毒引起,而是與細胞異常增生、免疫監控失衡有關,要開發這類治療型疫苗,不僅難度更高,追蹤期也更長。

針對癌症疫苗,魏子堂說明,20多年前即有學者以胚胎幹細胞成功誘發抗腫瘤免疫反應,但相關研究因倫理爭議,導致應用受限,而於再生醫學等領域深具潛力的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技術,不僅沒有倫理疑慮,已在2012年獲諾貝爾生醫獎,且史丹佛團隊發現可抑制多種癌症,包括皮膚癌、肺癌、肝癌、乳癌、胰臟癌等,他曾參與相關研究,數年前返台仍持續深耕成果,並以常見的大腸癌作為疫苗標的。

對於大腸癌疫苗,魏子堂指出,研究團隊發現iPSC與多種腫瘤共有的特定抗原,可活化樹突細胞、T細胞等免疫細胞,且T細胞若移除,腫瘤即增生,顯示其具有關鍵作用,據此團隊再找出2種「在腫瘤及幹細胞活躍,但在正常細胞低度表現」的蛋白,並以電腦模擬挑出一段勝肽,進而開發出不會傷害正常細胞的次單位疫苗。


▲在動物實驗中,沒打大腸癌疫苗小鼠的腫瘤(左)體積明顯大於有打疫苗鼠(右)。(圖/魏子堂副教授提供,下同)
針對此疫苗效力,魏子堂說,在測試預防效果的動物實驗中,小鼠於接種4周後再施打大腸癌細胞,再隔2周犧牲,觀察結果發現腫瘤體積縮小近8成,且6成小鼠完全沒有腫瘤生長,成果令人驚喜。

此外,在測試此疫苗治療效果的動物模型中,研究團隊模擬大腸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的癌末階段,接種疫苗後,腫瘤數量減少約8成,顯示其對於晚期大腸癌具有治療潛力,且團隊另進行大腸癌的肺轉移實驗,證實效果亦相近,代表疫苗可望產生「跨癌別」療效。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Theranostics》,台大藥理所研究生卓思涵、黃襄國、李心慈為共同第一作者,魏子堂為通訊作者。


▲ 動物實驗發現大腸癌小鼠接種疫苗後,腫瘤(箭頭)數量大幅縮減。
針對大腸癌現行治療,魏子堂說,目前大腸癌第4期5年存活率僅5%至8%,相較第1期9成以上有巨大落差,研究團隊期待新疫苗未來可合併化療、標靶及免疫療法,更有效延緩腫瘤生長。

對於此疫苗發展策略,魏子堂指出,研究團隊認為,人體預防試驗需長期追蹤且成本龐大,故規劃先發展治療型疫苗,上市後再以10至20年真實世界的資料評估預防效力,類似阿斯匹靈最早核準用途為止痛、退燒,後才證實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魏子堂表示,目前相關研究為全球先驅,且原本製造疫苗須使用的免疫佐劑CpG,已找到更理想替代品,並規劃結合免疫療法、強化療效,成果會陸續公開,研究團隊將持續探索癌症疫苗,希望能為癌友爭取更多和家人相處的時間。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windyguy☀️
子爵 | 昨天 11:49

意思是【這疫苗上市的時間只比下次的哈雷慧星早到幾年】?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