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25-11-16 23:23:04

吃螃蟹的時候,你有想過牠們會不會感到痛嗎?最新研究指出,螃蟹可能真的會「痛得受不了」。瑞典哥德堡大學、阿爾加維大學和瑞典農業科學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日在《生物學》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證明了岸蟹(Carcinus maenas)擁有感知疼痛的能力。這項發現不僅讓我們對甲殼類動物的神經系統有了新認識,也迫使人類重新思考如何更人道地處理海鮮。

什麼是痛感受器?
痛感受器(nociceptors)是專門感知「受傷刺激」的神經元。當身體受傷或接觸到有害物質時,這些感受器會向大腦發送信號,提醒生物體「快跑!有危險!」過去對甲殼類動物(如龍蝦、螃蟹、蝦)是否能感知疼痛的討論,一直缺乏直接證據,但這次科學家們用實驗驗證了岸蟹的痛感神經網絡。

實驗怎麼做的?
研究人員從岸蟹的腦部和環食道神經節中進行電生理記錄,測試牠們對兩種刺激的反應:

機械刺激:模擬外部壓力(就像用鉗子輕壓一樣)。
化學刺激:將類似醋酸的化學物質塗抹在軟組織上(想像一下你被醋潑到傷口的感覺)。
結果發現,當刺激作用於螃蟹的32個不同部位時,牠們的大腦活動顯著增加,顯示痛感信號被傳送到中樞神經系統。不僅如此,某些部位還對多種刺激特別敏感。
物理及化學刺激皆能對其產生痛覺
biology-13-00851-g001-819x1024.png
圖(a):科學家測試螃蟹(岸蟹)是否有痛感受器的位置,包括眼睛、觸角、螯間的軟組織,以及腳關節處的軟組織。為此,他們在這些部位塗抹醋酸(類似刺激性化學物)或使用細針施加壓力。
圖(b):實驗流程簡圖。螃蟹先被注射肌肉阻斷劑(讓牠們不能隨便亂動),等待藥效後,移到記錄神經活動的裝置中接受測試。
圖(c):螃蟹的神經系統示意圖,展示了痛覺信號如何在身體內部傳遞。(圖/《生物學》)
這個發現意味著螃蟹可能具備類似我們的「痛覺處理系統」。研究人員指出,其他甲殼類動物(如龍蝦、蝦、淡水螯蝦)應該也有相似的神經構造。

海鮮控的道德挑戰
過去,人類處理海鮮的方式往往直接且粗暴,比如活煮或直接切割,但這樣可能會帶來極大的痛苦。研究領導人 Dr. Lynne Sneddon 說:「如果我們繼續吃這些生物,就應該找到更人道的方式處理牠們。」

研究人員呼籲進一步研究,開發減少痛苦的捕撈和宰殺方法。同時,我們可能也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飲食選擇——畢竟,誰願意當讓別人受苦的「痛覺加害者」呢?

所以,下次吃螃蟹時,不妨想一想:我們該如何讓這些「痛覺動物」少一點痛苦?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11-17 12:51:04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科學家首次通過電生理學的證據,證明了螃蟹的中樞神經系統會對傷害刺激做出反應。在更早的研究中,科學家觀察到螃蟹的行為也暗示了疼痛的感知,例如經歷過電擊或其他有害刺激的螃蟹,會記住這種痛苦並在之後做出迴避該環境或行為的選擇。

這些發現不僅是一個科學上的突破,也引起了人們對動物福利和人道處理甲殼類動物的深刻討論。活煮螃蟹、龍蝦和蝦等傳統烹飪方式,很可能對牠們造成極大的痛苦。鑑於這些科學證據,包括英國和瑞士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修訂了動物福利法,將甲殼類動物納入具有感知能力的動物名單,並禁止將其活煮或以不人道的方式宰殺。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