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95 | 回覆: 3 | 跳轉到指定樓層
遊魂
大親王 | 2012-9-30 21:37:16

在所有話題中, 愛情是個永恆不休的聒躁話題。 人們都以為對此具有發言權,都以為自己的感受是愛情 “正確的定義”,說來是也實在荒謬, 愛情是上帝的把戲,人只是這把戲中被愚弄的那一個而已。

在心理學意義上講, 愛情基於自身的需要。

如果你自小缺乏安全感,你可能從一個厚道可靠的人那裡,感受到愛情 ;如果你生活內容貧乏,那麼你可能會迷戀一個異常活潑的女孩 。 你的情結越多,你對他人的依戀和需要就越多,你受到“ 愛情 ”控制的可能性就越大,你就越是在愛情中感到不自由,感到容易被傷害、失望、無把握和痛苦。

如果一個人解決了自己的大部分情結,他還需要愛情嗎?

我認為,他仍然是需要的。 靈魂需要交流,需要彼此愛撫。 這種交流和愛撫超出了一般性的意義。 我們滋養對方的需要和滿足自身需要變得一樣重要。 我們更多地懷著探索和好奇的心問:“他(她)何以如此?”而不是“他(她)怎麼可以這麼幹(想)呢?!”

我們在探索對方的過程中探索我們自身──包括身體的和心靈的。 我們知道, 愛情的意義並不是佔有對方。 一個人怎麼可能佔有另一個人呢? 即使奴隸制社會條件下,奴隸主也無法佔有奴隸的靈魂啊!

愛情的唯一終極目的,是成為一條道路。 我們通過這條道路,尋找我們自己。

我們何以愛上這個人而不是他人呢?

我們應該好好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愛上一個理性超級強大的人,是可以把自身理性化的一面投射給對方,然後自己安心做個任性的感性的小丫頭嗎?

愛上一個特別感性的人,是為了投射自己感性的一面給對方,從而避免在自身中被感性淹沒嗎?

愛上一個特別優秀的人,是否把無法達到的完美願望投射給對方,從而讓自己輕鬆一點呢?

愛上一個崇拜自己的人,是否我們需要依賴此種崇拜來加強自己不堅實的強大感呢?

我們在愛自己感到缺乏的、需要認同的那部分,我們在愛壓抑了的“影子自我”。

是的,我們愛。 我們在愛中,開始向我們的影子自我認同,我們在愛中,通過與對方的融合,整合著我們靈魂的面貌。

這就對了。

普通的情況是,兩個人分別擔當對方的一部分需要,他們始終是兩個相互彌補的個體,他們始終分裂著,沒有了對方就產生欠缺感。 認同沒有達到能內化合併到自身的程度,他們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偷換了概念,變成了尋找別人。

確切的狀況應該是,在尋找別人的過程中,尋找著自己。

理性的男人尋找特別感性的女人 ,然後又埋怨她。 他不知道那個感性的女人是他內在的一部分,他是在尋找他的女性部分,同時又排斥她。 當他不再排斥他內在的女性部分時,他也將不再排斥他的對象本身。 事實上,當他可以允許自己的感性與理性整合時,排斥和依賴的衝動都將減退。

在一次次愛的衝動中,我們經由反省,意識到被缺失感折磨著、實際自行擁有的那部分。 彷彿騎驢找驢,低頭一看,原來不在別處,在自己這裡。

愛,變得不再與依賴、強求、佔有有關。

愛,只與彼此靈魂的探索有關。

我們在此探索中,彼此依戀;在依戀中,保持著獨立和自足。

暫離對方,不會產生焦慮;失去對方,不會失落自己。

我們在交融的那一刻, 完美合一;我們在分開的時光裡,圓滿俱足。

揭秘情人間相互吸引的原因為什麼明明如此般配的一對會分手? 為什麼愛情讓人開始如此相互吸引,最後又如此痛苦? 其實愛情當中,隱藏著很多我們內心的人格矛盾,這些自我的糾葛,才是導致愛情發生的重要原因。

愛情源於追尋自我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 愛情也往往如此,兩人又愛有恨,又打又鬧,卻又愛的死去活來。 對於這種心理 , 心理學家認為,造成情人間強烈吸引的原因之一,其實就是為了追尋完整的自我。

心理學大師楊格認為,每個人都身俱“顯性”與“隱性”(或稱“影子”)人格。 換言之,每人除了表現外在眾人所見之“顯性人格”外,還有個正好相反,潛藏心底的“影子人格”。 也就是說,一個很活潑的人實際潛藏著很抑鬱的一面,而另一個很安靜的人,很可能在另一種陌生環境下,變得躁動不安。 用心理學理論來說,“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 感覺型”,因為“分析型”者著重邏輯思考與客觀評斷,但是當他在強調與表現“理性”時,便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細膩多情“感性”部分的人格,壓抑到潛意識深處,變成隱性的“影子人格”。

於是,當一個遇見一位身俱自己“影子人格”的異性時,心中常會有歡喜雀躍的感覺 ,因為對方彰顯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壓抑)的人格特質。 有人說, 愛情對象通常都是性格互補,就是這個原因。 一個沈默的人遇到一個活潑的人,往往是他的“影子人格”見到了陽光,受到了感召,由此變得極為愉快,受桎梏的心靈,得以自由釋放。

這個異性相吸,“影子人格”和“顯性人格”整合互補的過程,將逐漸發展出一個較完全、較成熟人格,這個過程也被心理學家稱為“完整之我”的追尋。

平安度過感情 危機

但是,這種結合也往往稱為愛情痛苦的一部分,在所謂的磨合中,過去對方最吸引我們的特質,現在卻成為讓你最受不了的地方。 如果過去,你愛上的是​​他的溫柔,那麼,很可能你會抱怨他缺乏男子氣概,你愛上的是​​她的活潑,也很可能會覺得她“羅嗦”“幼稚”。

熱戀的時候,你覺得自己遇到了世上最好的人,可到了磨合階段,你就開始發現對方無數缺點,開始抱怨不滿。 因為,在這個階段,我們都想努力改造對方,要對方變成想像中的完美 ,於是痛苦也由此產生。 很多人走不過這個磨合期,最終以痛苦收尾。

怎麼樣才能讓感情走的更加順利呢? 心理學家認為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放棄使對方變成完美的幻想 ,不要定睛在對方身上,而回頭重新專注在自己“顯性”與“隱性”人格之整合與成長 ,專注擴展自身的“影子人格”。 當你放棄 改變對方的時候,自己實際也在學習拓展自己的“影子人格”。 有意思的是,往往一對感情好的伴侶,當一個人放棄 改變對方時,對方竟然會愈來愈被影響,不知不覺中兩人變得愈來愈像。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25721817
騎士 | 2012-9-30 22:20:50

路過看看。。。推一下。。。
我一天不上捷克論壇就不舒服
引言 使用道具
abc6518750
黃金會員 | 2012-10-1 00:32:52

本帖最後由 abc6518750 於 2012-10-2 13:24 編輯

支持一下!!呵呵,不錯
引言 使用道具
alkim98
王子 | 2016-7-13 15:46:28

尋找能填補內心缺口的那位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