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1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Phina
威爾斯親王 | 2011-12-8 02:08:54

作者:王浩威

每一位父母都知道,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每一位父母也都期盼,孩子長大後有自己的意見。只是,當事情真的發生時,卻又是如此教人措手不及。原本以為怎麼這麼久了,孩子還那麼幼稚;忽然有一天就長大了。而且,這覺察往往是許多衝突後,父母冷靜下來,才能慢慢感受到的。

最近的一次聚會,幾位朋友聊起這個暑假的旅行經驗。參加豪華郵輪的,或是重返背包客行列的,都有不同的驚奇,教人稱羨。

眾人聊得眉飛色舞之際,一位沈默許久的朋友,卻說出了不同的心情。對她而言,這暑假簡直是災難一場。她幽幽的、哀怨的說:「幸虧暑假要結束了,否則還不曉得要和我們家大小姐搞多久呢。」

昔日她口中的寶貝女兒,怎麼變成今日讓她急著迴避的大小姐呢?

就像舊日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裡,在主角女兒的婚禮中,年長的族人圍繞著新人,哀傷唱出的歌詞:「這可是我當年帶的那個小女孩?這可是我當年陪玩的那個小男孩?」

電影描述的是一種歲月的感傷。而我的朋友,這位大小姐的媽媽,除了感傷,其實還有更多的怨,更多的憤怒。

原來,她女兒今年要升高二。前一年升高一,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再前一年要準備升學考試,暑假等於沒放。她原本以為,這是一個難得的完整暑假,所以滿心期待,希望能來一趟像女兒在小學或國中初期那樣的母女旅行。她們可以再去歐洲的某個城市,逛逛博物館,坐在路旁或廣場喝杯咖啡。

沒想到第一個困難是時間。女兒和同學有很多興奮的計畫,可是都沒有確定的時間。而這些活動沒敲定之前,女兒對媽媽一再詢問何時出發的反應,也就愈來愈不耐煩。當兩人關係緊張到一定程度時,連地點也是問題了。女兒一個衝動,脫口而出:「幹麼去那些巴黎、維也納,逛無聊的美術館。別人的媽媽都讓小孩去東京新宿或首爾,為什麼你就不讓我去?」

每一位父母都知道,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每一位父母也都期盼,孩子長大後有自己的意見。只是,當事情真的發生時,卻又是如此教人措手不及。原本以為怎麼這麼久了,孩子還那麼幼稚;忽然有一天就長大了。而且,這覺察往往是許多衝突後,父母冷靜下來,才能慢慢感受到的。

幾位朋友也講起他們的經驗。其中一位甚至說,自己前兩年很少參加老朋友聚會,就是因為他和小孩的關係太緊張到得了憂鬱症。

一位朋友說,後來他和太太看開了,就開始將家庭活動改為夫妻兩人的活動,結果跟小孩的關係就變好了,夫妻相處的時間也多了。另一位朋友接著說,也許小孩大到一定程度,搞叛逆其實是為了告訴父母應該繼續長大,學會不去擔心,學會信任了。

那一天的聚會,我除了旅行,什麼也沒多說。倒是從一整晚的民間心理學(folk psychology),學到了很多專業上的東西。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遊魂 + 8 + 8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