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havreyl
子爵 | 2012-8-10 02:43:09

20120806105026590.jpg
模擬銀河系的形成,超大質量黑洞隱藏在銀河系的中心。
20120806105046348.jpg
早期宇宙中,一個超大黑洞正在吞噬其他星體

據國外媒體報道,過去十年來,盡管對黑洞的研究已經使人們初步認識了這些巨大的黑暗天體,及其吞噬物質的過程,但對人們來說,黑洞長期以來仍然是宇宙中一個難解的謎題。

科學家們表示,黑洞在逐漸被人們了解的過程中,也留下了許多的謎團,比如說,黑洞是如何在宇宙初期形成的,而黑洞又會對星系的命運造成什麽樣的影響。

馬爾塔•沃倫特里是法國巴黎的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一名天體物理學家,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過去的十二年里,整個超大質量黑洞領域取得了很大的研究進展,其現在已經成了天文學最熱門的課題之一 。”

黑洞是一種引力極強的天體,就連光也不能逃脫。早在1783年,當時的天文學家就開始探討黑洞存在的可能性,到1916年,科學家們利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測了黑洞的存在。

天文學家們提出了兩種黑洞的模型:一種是“中等質量黑洞”,這種黑洞的質量大約只是太陽的若干倍 ;另一種是“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可達到太陽質量的數十億倍,相當于整個銀河系里所有�星質量的總和。人們已經知道,中等質量黑洞是由死去的�星塌陷而形成,而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原因,卻仍然是一 個謎。

目前最流行的一個理論指出,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與宇宙中第一代�星有關,然而,最近的對早期宇宙模擬實驗表明,就算是宇宙中的第一代�星,其質量也僅僅相當于太陽的數倍,這對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有另外的相關理論提出這樣的假設:超大質量黑洞形成于質量高達太陽100萬倍的�星,這些�星的形成過程不到200萬年。也有另一種模型指出,超大質量黑洞誕生于銀河系中心密集的�星簇,這些�星 質量爲太陽的數千倍,它們相互融合,並最終塌陷形成了黑洞。

令科學家感到奇怪的是,近來的研究表明,早在宇宙形成不到十億年的時間里,超大質量黑洞就已經存在了。對于這些黑洞爲何會在宇宙曆史中的這麽早的時期就形成,科學家們難以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根據相關理論,當黑洞達到“愛丁頓極限”時,黑洞就會停止吞噬周圍的物體,從而控制黑洞自身的增長。即使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是誕生于大爆炸之后的短短數十億年之內,其背后也應當存在一個合理是形成 機制,否則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就只能歸結爲很一些偶然的原因了。目前,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黑洞是否 能突破愛丁頓極限,從而形成超大質量黑洞。

對于到底是超大質量黑洞主宰者星系的命運,還是星系掌握著黑洞的命運,在相關領域一直是一個熱 門話題。有可能超大質量黑洞所産生的能量將改變星系的結構,也有可能星系控制著黑洞吸入的氣體的多少,從而控制著黑洞的增長。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星系和黑洞存在著共生的關系。

在接下來的數年內,技術的發展或將有助于解答這些問題,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時間如此之早,要想揭開其形成的過程不是一件易事,但對中等質量黑洞的形成的進一步研究探索,或將在這個問題爲人們帶 來一些啓示。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區爺
王室 | 2021-10-1 20:04:00

💗非常感謝您辛勞無私的分享💗
讓小弟增廣見聞不少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