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拉必須在場場
作者:望月
為愛出逃
1923年春天的一個夜晚,德國柏林僑民募捐假面晚會正如火如荼。和作家納博科夫搭檔的是一個戴著黑色狼面具的女孩。女孩一邊跳舞,一邊娓娓評述著他的作品。
這個神秘女孩是大名鼎鼎的出版商謝伊·斯洛尼姆的女兒薇拉。一次,薇拉無意中看到納博科夫的樣稿,立刻被他犀利的文筆吸引。在募捐晚會名單上看到納博科夫的名字時,她便極力說服父親帶她參加。
納博科夫被她深深迷住。三個星期後,他專門發表了一首詩,紀念與她相識的那一晚。他還調查到她的姓名和地址,大膽地給她寫信。再次見面時,納博科夫卻失望了。他發現,薇拉有極強的控制欲。
就在納博科夫決定擺脫這段情感時,薇拉提著行李出現在他的住處。沒等納博科夫開口,她就掏出一把槍,說如果他不接受她,她就沒了去處。原來,薇拉為愛出逃,和父親鬧翻了。
納博科夫接受了薇拉。婚後,薇拉當起納博科夫的秘書和經紀人:不停地給他敲出書稿,代他和別人通信,把納博科夫不願意來往的人擋回去,而他只需要簽上自己的名字或寫上“同意”二字;與出版社簽訂合同,說服出版商做出讓步,提高稿費。後來,她還當起了丈夫的編輯,參與修改文章,還建議丈夫把《葉夫蓋尼·奧涅金》譯成英文。
為了防止“壞人”靠近納博科夫,薇拉對丈夫實施了嚴格的“管理”,還監督他的日常生活。看著朋友相繼離去,納博科夫痛苦不堪。為了宣洩不滿,他把小說中的妻子們描繪成只會把美好事物扼殺在萌芽中的惡魔。
決鬥情敵
1940年2月,薇拉前往柏林處理一起官司。脫離了妻子的視線,納博科夫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寫作之餘不斷參加各種聚會。
沒多久,一個叫伊琳娜的女孩闖進納博科夫的視線。一頭金發的伊琳娜充滿激情,言語中帶著幽默,更讓納博科夫驚訝的是,她對他的作品有獨特的鑑賞力。
伊琳娜的出現,讓納博科夫多情的細胞又活躍起來。他不停地給伊琳娜寫信,傾訴著對她的思念。納博科夫還和盤托出被妻子監管的“不幸”。伊琳娜的回信讓他備感欣慰:她可以代替薇拉擔負起照顧他的責任,還可以給他自由的生活。沒過多久,兩人的關係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納博科夫向薇拉承認了自己的新戀情。薇拉傷心不已,找到伊琳娜,要和她像騎士一樣進行決鬥。伊琳娜接受了戰書,答應如果她在較量中失敗,就不再糾纏納博科夫,而如果薇拉戰敗,必須在一個月內和納博科夫離婚。決鬥的日子選在6月12日,地點定在像徵浪漫愛情的埃菲爾鐵塔。
這天,薇拉給納博科夫留下了一封信和離婚協議書:如果她晚上6點之前還沒回來,就不用等她,他可以拿著離婚協議書辦理離婚手續。在埃菲爾鐵塔下,薇拉和伊琳娜開始了唇槍舌劍。薇拉指責伊琳娜鳩占鵲巢,而伊琳娜指責薇拉讓納博科夫失去自由。兩人舉起了手槍。就在這時,納博科夫出現了。
薇拉把槍瞄準納博科夫,旋即開槍。伊琳娜尖叫起來,納博科夫卻完好無損。原來,薇拉的子彈不是真的,她並不想殺死伊琳娜,更不會對丈夫下手,只是想告訴納博科夫,如果真的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她會成全他。伊琳娜震撼了,選擇了悄然離開。
完美拼合
日子恢復了平靜,薇拉開始帶納博科夫和出版商談判,出席各種宴會。
《洛麗塔》完成後,納博科夫幾次以“這是一個骯髒的精靈”為由要焚燒掉書稿。薇拉搶回書稿,瞞著納博科夫聯繫了出版商。美國《紐約客》雜誌和維京出版社等以這是一本“黃書”為由拒絕。一連串的打擊,激起了薇拉的鬥志。她把樣書送到英國文學泰斗格里厄姆格林手裡。格里厄姆在《週日泰晤士報》上將《洛麗塔》評為法國1955年三本最佳小說之一。
“
不是薇拉的執著,讀者不可能看到這部驚世駭俗的著作。”媒體開始改變對薇拉的看法,認為她是上天賜給納博科夫的最好妻子和秘書。納博科夫這才發現,在妻子霸道管理的背後,藏著深深的愛。
憑藉著《洛麗塔》,納博科夫迅速走紅。在薇拉的幫助下,他相繼完成《蒼白的火》、《艾達》。 1967年夏天,一位美國讀者發現納博科夫和妻子在意大利度假。納博科夫情緒高昂,正順著一條山中小徑往下走,拿著捕蝶網。納博科夫這個癡迷的蝴蝶專家發現了他苦苦求索的一種稀有蝴蝶,馬上轉身回去找妻子一起來,因為他覺得“薇拉必須在場”。
1975年,一場大病襲擊了納博科夫。在最後的歲月裡,他決定以妻子為原型創作一部小說,書名定為《勞拉的原型》。經過兩年間斷的寫作,他終於完成初稿。臨終前,納博科夫改變主意,囑咐薇拉毀掉一切手稿。然而薇拉下不了手,悄悄地將這部作品鎖進瑞士銀行的保險箱。
1977年的一個早晨,薇拉像往常一樣叫納博科夫吃早飯,發現丈夫已經離她而去。她傷心地對兒子說:“我們去租一架飛機掉下來吧。”/
1991年4月,薇拉追隨納博科夫而去。她留下遺囑,要把骨灰加入到納博科夫的骨灰中。納博科夫墓碑上的字變成了“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和薇拉?納博科夫”。至此,死亡把他們完滿地拼合,實現了納博科夫的遺願:薇拉必須在場。
祐海讀後感:
納博科夫這才發現,「在妻子霸道的管理背後,藏著深深的愛」。
有多少男人能理解這其中的含意呢?有些男人是天生需要被女人管的。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持的女人,可是光有支持是不夠的,有時還需要一個懂的管理丈夫的女人。
有才能的男人不少,有才能的女人也不少,可是懂的管理丈夫的妻子不多。這管理包含了規劃、行銷、監督丈夫的才能、生活。有才能的男人往往不善於包裝自已更不善於行銷自已的才能,這時一個好的妻子不僅是一個好的賢內助更是一個好的經紀人,善於把丈夫的才能展示在眾人面前並讓才能發揮到最大值。
可是往往男人不理解這種愛,反而覺的被妻子深深的限制、控制,失去自由。這真是一種悲哀,妻子盡心盡力地幫丈夫打理一切,可是到頭來得到的卻是一紙的離婚協議書。好在納博科夫在最後的時光裡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使的薇拉的苦心沒有白費,這真是薇拉的幸,也是納博科夫的幸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