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54176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程雲龍
大公爵 | 2014-4-27 12:16:06

筆者曾經在雅虎運動專欄寫出這樣的命題:美國人崛起是否等於LPGA蓬勃發展呢?顯然,這個全球女子龍頭巡迴賽正在往對的方向走,一路從2011年谷底的二十三場比賽,成長到今年球季的三十二站,某種程度好像跟Stacy Lewis(史戴希•路易絲)浮出枱面扯上一點關係。

翻開LPGA歷史檔案,路易絲之前贏得年度最佳球員的美國人已是1994年的Beth Daniel(貝絲•丹妮兒),獎金后的空格在1993年填上Betsy King(貝絲提•金)的名字後,從此只能看國際選手大顯身手,最近幾年韓流大舉入侵,常常比賽計分榜上猛然一瞧,甚至讓人誤以為是韓巡賽!


講好聽一點,LPGA標榜著國際觀,可是這畢竟是以美國為主體的職業巡迴賽,入場和收視的購買觀眾絕多數是美國人。試問他們會傾向支持誰贏球?試問誰贏球才容易創造更大的廣告效益?答案絕對不會是有些連我們都不太會念的韓國名字。

無庸置疑,想要壯大LPGA規模,吸引更大的贊助買主,最好創造出更多的美國明星。總算路易絲燃起了美國人的希望,2012年打敗正起飛的南韓選手朴仁妃(Inbee Park),年度最佳球員大奬在睽違十八年後重返美國人懷抱,隔年初又登上世界球后寶座,只是好景不長,短短四個星期便被朴仁妃趕下台。


美國女子職業高壇其實並不缺乏外型亮眼的明日之星,像魏聖美(Michelle Wie)、Puala Creamer(寶拉•克蕾瑪)、Morgan Presell(摩根•普蕾賽爾)等年輕女將都備受期待,但至今沒有出現Tiger Woods(老虎•伍茲)、Phil Mickelson(菲爾•米克森)之類的強大主宰力道

最可惜的是魏聖美,早期掀起的媒體效應在女子高壇無人能及,例如2009年LPGA Tour Championship Presented by Rolex(LPGA巡迴錦標賽)開局退賽,當時美聯社的新聞內容前五段反而以她為主,硬是壓過領先者Lorena Ochoa(蘿蓮娜•歐秋雅),但隨著圍繩內表現平平,一切回歸平淡。

看看目前的世界排名五十行列,美國人只有十位,遠遜於高麗妹的十七席。再比較同樣範圍內的男子排名,高達二十六人名列其中,這大概是為何美國LPGA平均單站獎金只有美國巡迴賽三分之一的原因之一了。

不管如何,路易絲已經立下好榜樣了,雖然冠軍製造能力有待加強,不過開季七場比賽高達六場打進前六,包括兩個第二和一個第三,也讓她重新站上球后攻擊發起線。

更讓人驚艷的是年僅十九歲的Lexi Thompson(蕾克希•湯普森),上週在Kraft Nabisco Championship(納貝斯克錦標賽)以三桿之差擊敗和自己同樣擁有「神童履歷」的魏聖美,勇奪生涯第四座LPGA冠軍。這位開球台上極具爆發力的Young Gun,未來會有多大空間,大家自己想像吧!

儘管美國人的整體實力不如韓國人,不過目前十五大高手佔了五席,其中路易絲、湯普森、克蕾瑪和可兒全都是大賽冠軍級的人物,只要長期維持下去,甚至像朴仁妃和曾雅妮那樣霸佔著球后大位,相信未來美國LPGA的行程表將會更緊湊。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