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州多數縣都有一個轉神山節,但這個節日不是每年都有,甘孜縣轉神山節是每逢雞年為一次;德格八邦神山節是每逢羊年為一次;新龍神山節是每龍年為一次等等。
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信奉萬物有靈,認為世間的一切,山、水、樹、巖、土地等等都有精靈和鬼怪,人世間的各種苦難,包括疾病,自然災害,都與萬物的精靈和鬼怪有關,因而創造了年神、龍神、贊、地神、蒙、甲爾布、曜、家神、戰神……等等萬神殿,這些神靈主宰人世間的禍福,對他們只能小心供奉,否則它們一旦發怒就會給人類降臨各種災難。各種祭祀神靈的儀軌應運而生。
佛教傳入藏區,佛苯長期相互兼容並蓄,互相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吸收苯教眾多的神靈,成為自己的保護神,統稱“世俗之神”或地方神,並認為這些神祇能為人類的今生帶來了一些禍福,而不能為來世超度,因此,對他們只能供養不能祈禱。祭神活動以佛教的含義、儀軌取代了苯教的含義、儀軌。不過,廣大藏族群眾在祭祀神靈,登高轉神山、神湖、插樹掛幡,焚香煙祭等活動時,其作法與形式與古代沒什麼區分。
甘孜州境內神山、聖湖眾多,如甘孜東谷奶龍山、新龍卡窪洛日、雄龍紮呷、鄉城打巴姆日、稻城貢嘎雪山、丹巴墨爾多山、道孚紮呷等等。
按 藏傳佛教認為,某一年各路神佛、菩薩就要彙集某一神山,該神山就要顯聖,山為聖山,水為聖水,湖為聖湖,樹為聖樹。凡是這一年到這個神山朝拜的人,繞聖跡轉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便可在五百輪迴中避免下地獄之苦,轉百圈便可成佛升天。聖水能洗淨人們心靈上的五毒等。由此每逢該地轉神山節那年,除了本地本州群眾外,遠自 西藏、 青海、 阿壩、 雲南等地群眾都不遠萬里,絡繹不絕前往轉神山、朝聖湖,祭祖神靈,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如。甘孜東谷奶龍山,傳說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大勢至菩薩在藏歷雞年聚會眾神的神山,在藏區十分有影響,所以每逢雞年,各地前來朝山拜佛的人成千上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