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王室 | 2018-11-18 10:23:48

現在人手一支手機,可以隨手按下快門,即拍即得,絕對無法想像最初法國發明家尼埃普斯(Joseph N. Nièpce)在1827年拍下史上第一張照片時,曝光竟要超過八小時才能完成。如此耗時的「日光蝕刻法」,即使在兩百年前當然也不具實用價值,因此當1829年,已頗負盛名的達蓋爾找上尼埃普斯時,兩人一拍即合,著手研究新的攝影技術。

達蓋爾當過建築、劇院設計、全景壁畫等不同行業的學徒,後來成了專門繪製舞台佈景的畫家,他善用透視畫法搭配道具,讓舞台上的演員彷彿真的融入背景之中。達蓋爾致力於呈現栩栩如生的真實感,也難怪會對攝影產生興趣,而找上尼埃普斯。

不過尼埃普斯於四年後即中風過世,達蓋爾獨自繼續研究,終於找到新的感光材料,可以將曝光時間大幅縮短至十分鐘以內。1839年1月9日,他在法國科學院與藝術學院的聯合會議上,展示他發明的銀版攝影法:在銅版塗上一層碘化銀,曝光後再用水銀蒸氣顯影,最後用食鹽溶液定影,再晾乾即可。

達蓋爾並未申請專利,而是由法國政府分別付給達蓋爾,以及尼埃普斯的兒子終身年金,做為買斷銀版攝影法的專利,然後法國政府再免費開放給所有人使用。銀版攝影法拍出來的照片畫質細膩、富立體感,而且幾乎不會褪色,雖然被拍攝者得一動也不動地坐著好幾分鐘,仍然大受歡迎。各地紛紛出現照相館,攝影首度流行成為大眾文化,為那個時代留下許多具歷史意義的影像。

銀版攝影法每次拍攝只有一張相片,無法複製,而且觸摸很容易刮掉影像,往往還得加一層玻璃保護,因此隨著相紙的發明,以及使用負片再沖洗的新技術出現,銀版攝影法自1850年代即逐漸被淘汰。然而,溯本追源,達蓋爾發表銀版攝影法那一天仍然被視為攝影技術的誕生日。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DAGUERRE.jpg (1.8 MB, 下載次數: 1)

DAGUERRE.jpg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deeperinloveu + 12 + 12 精彩內容加分獎勵!
jkfmen + 10 感謝好友分享!
bxv93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angelsky777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2  金幣 + 2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8-11-18 10:27:02

Photo-litho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王室 | 2018-11-18 10:34:06

現存最早的照片由法國人尼埃普斯拍攝。尼埃普斯將猶太瀝青塗在鉛錫合金版上,曝光8小時獲得此影像。他稱這種技術為日光蝕刻法,但他未及完善這一技術便去世。

他的合夥人法國畫家達蓋爾繼續研究,發明了達蓋爾攝影法,又稱銀版攝影法,在1839年由法國政府買下專利權,並於同年8月19日宣告攝影術的誕生。

達蓋爾相機.jpg (155.24 KB, 下載次數: 1)

達蓋爾相機.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王室 | 2018-11-18 10:40:15

英國人塔爾博特於1841年發表了卡羅法。據悉,塔爾博在1835年,用塗上感光物料的高級書寫紙張,拍攝世上第一張負像照片,即後來所謂的負片。通過接觸式印相,可獲得正像照片,由此開創出由負轉正的攝影工藝。

卡羅法的拍攝成本較低,又可重複印製相同的照片。但由於使用紙作為負片,影像也較為模糊。相對於達蓋爾的大成功,塔爾博特的發明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不過,作為第一種由負轉正的攝影工藝,塔爾博特仍被視為攝影的始創者之一。

塔爾博特.jpg (68.76 KB, 下載次數: 1)

塔爾博特.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王室 | 2018-11-18 10:48:53

最早期的達蓋爾相機,裝配的是小口徑的鏡頭,光圈只有f/16。大口徑鏡頭的出現,縮短了照片的曝光時間,令拍攝照片更加便利。其中,來自維也納大學的佩茲法爾在1840年設計的一款鏡頭,即所謂的佩茲法爾鏡頭,光圈竟達f/3.6,大受歡迎。

其中,由福倫達生產的同類鏡頭尤其著名,英國和美國也有公司生產這類鏡頭,由於生產商眾多,因此規格不一,大小不等,但光圈普遍都在f/3至f/6之間。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王室 | 2018-11-18 10:51:13

當年的相機相當笨重,要固定在特製的木架上,木架的高度可調節。根據當時的天氣狀況,攝影師決定曝光時。拍攝時,攝影師取下鏡頭蓋,曝光開始,攝影師以懷錶計時。蓋上鏡頭蓋,曝光完成,然後把感光版取出,拿到暗房處理。

Photographer-studio-1893.jpg (171.68 KB, 下載次數: 1)

Photographer-studio-1893.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王室 | 2018-11-18 10:53:51

1914年,德國「徠茲」顯微鏡工廠設計師奧斯卡·巴爾奈克嘗試製做使用電影底片雙倍規格的(24×36毫米;135型)相機(電影片規格為18×24毫米),並於1924年開始銷售徠卡相機。135規格日後成為最為普及的底片規格,它大大縮小相機體積,使得攝影主流轉向紀實攝影,並迅速被大眾接受。

Oskar_Barnack.jpg (359.98 KB, 下載次數: 1)

Oskar_Barnack.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王室 | 2018-11-18 10:57:38

數位相機技術在20世紀中後期開始在特種領域進行研究,在上世紀末進入民用市場。1995年,柯達發布了消費型數位相機DC40,標誌著數位相機民用市場的啟動。

隨著數位技術和網際網路應用的進步,攝影更深入的融入社會生活,數位音樂播放器,行動電話等數位化產品開始配備攝影功能,拍攝的圖片可以用彩信等方式無線傳播,攝影開始多元化發展。

柯達DC40.jpg (15.89 KB, 下載次數: 1)

柯達DC40.jpg

引言 使用道具
bxv930
侯爵 | 2018-11-18 18:33:48

真的好復古喔!懷念沖洗照片時代,等待影像出現的過程!
引言 使用道具
zxc987456321
王子 | 2018-11-18 19:11:49

這個很猛,一個能夠留下紀錄的方式
引言 使用道具
dilman
威爾斯親王 | 2018-11-18 19:16:49

732 大大這篇文章, 令我想起十多年前去學黑白攝影沖灑的時候. 那時數碼單鏡反光相機 (SLR, single lens reflex) 還不像現在那樣普及和便宜, 黑白照片又好像特別不同, 便報了名去學黑白攝影班, 在黑房中走來走去, 看著由底片到黑白照片的過程, 真的很興奮.

只是時代不同, 就算現在旅行, 我也只帶手機便算了.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1-18 19:31:55

第一台消費型數位相機是由柯達生產的
但是柯達竟然沒能在此市場保持龍頭地位
是在於擔心影響他們的底片市場的錯誤策略
感謝好友分享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deeperinloveu + 12 + 12 我很認同+1
732 + 1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王室 | 2018-11-18 20:15:55

jkfmen 發表於 2018-11-18 19:31
第一台消費型數位相機是由柯達生產的
但是柯達竟然沒能在此市場保持龍頭地位
是在於擔心影響他們的底片市場 ...

好友分析的是,柯達最早在市場發布了消費型數位相機,卻不願意放棄底片的市場,導致現在一敗塗地。

為了改變內部「底片思維」,柯達在 1993 年聘請手機大廠摩托羅拉前任執行長喬治費雪為執行長。可惜柯達員工過於保守,對費雪提出的策略極力抗拒。

太晚有意識危機,割捨舊事業的決斷力不夠,導致柯達市占連年下降,2012 年宣布破產。如今雖已重整,地位卻無法跟過去媲美。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王室 | 2018-11-18 20:23:29

dilman 發表於 2018-11-18 19:16
732 大大這篇文章, 令我想起十多年前去學黑白攝影沖灑的時候. 那時數碼單鏡反光相機 (SLR, single lens ref ...

像我這種年紀的,出國旅遊還是會帶一個單眼數位相機,假裝是有膠捲的相機。

照了數佰張照片之後,再挑出幾十張認為滿意的照片,到相片店洗出紙本相片,再放到相片簿裡面。

我認為相片簿的照片,還是要比電腦上看相片要有溫度多了!
引言 使用道具
deeperinloveu
超級版主 | 2018-11-18 22:52:49

732 發表於 2018-11-18 20:15
好友分析的是,柯達最早在市場發布了消費型數位相機,卻不願意放棄底片的市場,導致現在一敗塗地。

為了 ...

底片還有日本的Fuji
他們打對台的時候

我記得柯達推出的廣告

少付一塊錢
老王的臉都紅了

強調他們不會退色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王室 | 2018-11-18 23:24:23

deeperinloveu 發表於 2018-11-18 22:52
底片還有日本的Fuji
他們打對台的時候

日本的Fuji執行長古森認為傳統底片一定會被取代,所以古森決定壯士斷腕,關閉底片工廠,鼓勵相關作業人員退休,至 2006 年約裁撤 1/3 員工。同時,全心投入數位相機市場,1998 年推出「FinePix700」,在日本國內銷售第一。

柯達與富士,只差在危機意識。柯達輕忽新科技,導致誤判傳統相機壽命,等到醒悟已經來不及。

富士不只果斷放棄舊領域,在成功開發新產品後,還繼續研發「只有自己能生產」的產品。

企業如果能早一點正視危機,自然會擁有愈多反應時間,也就愈容易生存下去。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deeperinloveu + 12 + 12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deeperinloveu
超級版主 | 2018-11-18 23:31:10

732 發表於 2018-11-18 23:24
日本的Fuji執行長古森認為傳統底片一定會被取代,所以古森決定壯士斷腕,關閉底片工廠,鼓勵相關作業人員 ...

我想發明一種相機

就是你按下快門的同時

相機自動拍下全景

讓你回家再好好欣賞
(有點像google 街景)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深姐真是想像力豐富!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8-11-19 11:02:24

有時看到早期電影中的照相手法 , 就覺得科技進步的好快呀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