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8-11-21 09:01:45

萊特兄弟於1903年發明飛機,實現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而名垂千古。等等,更早之前就有人飛上天際了──雖然靠的是熱氣球。

說起來,最早發明熱氣球的其實是中國人,現在大家常放的天燈又稱孔明燈,相傳為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了傳遞軍事信號而發明的。不過從天燈到載人的熱氣球,竟然相隔了近一千六百年。

1777年,法國造紙商孟戈菲兄弟(Joseph-Michel Montgolfier / Jacques-Étienne Montgolfier)在火爐上晾乾衣服時,發現衣服會不斷鼓起並且翻騰向上,因而埋下了製作熱氣球的念頭。1782年,他們用木條編成1米x 1米x 1.3米的長方體籃子,四周再貼上綢緞,然後在底部點火後,籃子即冉冉上升到天花板。他們興奮地又製作了每邊放大3倍,等於是27倍大的熱氣球,也成功升空,最後掉落在兩公里外。

他們繼續加大體積,並將形狀改為球狀,於1783年1783在群眾面前,成功將體積790立方公尺的熱氣球升上兩千公尺的高空。這消息傳遍了巴黎,也傳進了皇宮。於是同年9月,他們在凡爾賽宮廣場,於路易十六面前成功讓一顆更大的熱氣球升到五百公尺高,飛了三公里,在空中一共停留了8分鐘。重點是,上頭還搭載了羊、鴨子與公雞三隻動物,回到地面時仍安然無恙,證明在高空並無缺氧之虞,可以進行載人飛行。

他們先於十月在有繫繩的安全措施下,讓弟弟先乘坐熱氣球垂直昇降,確認身體無恙。1783年11月21日,他們進行首次的熱氣球載人飛行實驗。這顆熱氣球高23公尺、直徑15公尺,由科學家皮勞特(Jean-François Pilâtre)與一位軍官乘坐,兩人上升到九百公尺的高空,飛行25分鐘後降落在9公里遠的巴黎城外。人類終於實現夢想,首次遨遊天空。

孟戈菲兄弟其實並不知道熱氣球上升的原理,他們還以為是燃燒產生了比空氣輕的特殊氣體。回顧他們只是實際動手做實驗,不斷改進而最後獲致成功的過程,以當時中國的工藝,應該早就能將天燈進一步發展為載人熱氣球,結果成為又一個發明領先、發展落後的例子,不禁令人為之嘆息!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熱氣球.jpg (986.58 KB, 下載次數: 0)

熱氣球.jpg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rocodile01 + 5
jkfmen + 10 感謝好友分享!
idwang + 30 感謝每日提供
deeperinloveu + 12 + 12 精彩內容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57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21 09:06:45

1783年6月4日,孟戈菲兄弟用這個氣球作出第一次公開實驗,氣球上升到1000多米高,並在起飛之後10分鐘降落在離起飛地點2公里遠的地方。當時在場的一些眾議員給巴黎科學院寫了報告。

為了得到資助,孟戈菲兄弟希望讓凡爾賽的宮廷認識到他們的發明。

Montgolfier.jpg (688.85 KB, 下載次數: 0)

Montgolfier.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21 09:08:17

1783年11月21日,他們用熱氣球作出第一次載人飛行實驗。氣球從巴黎西部的布洛涅林園起飛,在空中持續了25分鐘,最後降落在今巴黎十三區的義大利廣場附近。

1783年10月10日,孟戈菲兄弟被推薦為科學院院士。1784年4月15日他們父親被封為貴族,他們繼而成為騎士,他們格言是 sic itur ad astra(我們將這樣走到星星那邊)

氣球飛行實驗.jpg (192.23 KB, 下載次數: 0)

氣球飛行實驗.jpg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8-11-21 09:39:36

歷史有其必然與偶然 , 人類受到社會環境的氛圍影響很大
引言 使用道具
deeperinloveu
超級版主 | 2018-11-21 09:49:57

有人建議我乘熱氣球回台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zxc987456321
王子 | 2018-11-21 11:04:31

還沒體驗過熱氣球的滋味
引言 使用道具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18-11-21 13:05:06

德國興登堡號空難也許也該說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10 人類史上的空難,那真是血淚斑斑.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21 14:44:26

comsci 發表於 2018-11-21 13:05
德國興登堡號空難也許也該說下~


興登堡號是德國的大型載客硬式飛船和興登堡級飛船的主導艦船,該系列是世界上最長的飛行器,並且是體積最大的飛船型號,不是熱氣球。

一開始,氦氣被選取為飛船提供浮力,這種氣體不會燃燒,因此,它是能夠用在飛船上的最為安全的氣體。

但是這種氣體非常稀有並且極其昂貴,氫氣能夠被任何工業國家很便宜的大量生產,而且因為它比氦氣更加輕,因此能夠提供更大的浮力。

Hindenburg.jpg (184.45 KB, 下載次數: 0)

Hindenburg.jpg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omsci + 6 + 6 感謝大大解說~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21 14:56:03

1937年5月6日,興登堡號已經準備就緒在降落海軍航空站。飛船突然變成一團火球並在30秒多一點的時間內墜落於地面。飛船上的有13名乘客和23名工作人員喪生,總共36名人員失去了他們的生命。

興登堡號空難事故發生原因從來沒有一個決定性的結論。但可能從飛船中洩露的氫氣在與空氣混合之後會發生爆炸有關。

所以自從這個空難之後,人們檢討使用氫氣的危險性,現在即時充氣球都是用氦氣!

Hindenburg burning.jpg (213.62 KB, 下載次數: 0)

Hindenburg burning.jpg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omsci + 6 + 6 歷史上大型空難, 也學到教訓~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21 15:02:07

deeperinloveu 發表於 2018-11-21 09:49
有人建議我乘熱氣球回台灣

這樣可能要坐一個月,而且發生空難的機率大增,還是坐飛機比較安全!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omsci + 6 + 6 有UFO坐也很安全~^^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21 15:04:27

zxc987456321 發表於 2018-11-21 11:04
還沒體驗過熱氣球的滋味

台東鹿野高台熱氣球在向好友招手呢!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omsci + 6 + 6 我不大相信台灣的= ="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1-21 19:25:20

熱氣球只是運用簡單的物理原理
熱空氣體積膨脹密度變小~產生浮力向上飄升
時至今日熱氣球也只能當作休閒娛樂的玩具罷了
感謝好友分享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omsci + 6 + 6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21 20:52:00

732 發表於 2018-11-21 15:04
台東鹿野高台熱氣球在向好友招手呢!

法國化學家在拉瓦錫(AL Lavoisier,1743—1794)在1777年才第一位認知到空氣是兩種氣體的混合物,一種是能助燃、有助於呼吸的氣體,並把它命名為氧,另一種不助燃、無助於生命的氣體,命名為氮。

現在在我們看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在哪個年代連空氣的存在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要慶幸我們生存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21 20:54:38

jkfmen 發表於 2018-11-21 19:25
熱氣球只是運用簡單的物理原理
熱空氣體積膨脹密度變小~產生浮力向上飄升
時至今日熱氣球也只能當作休閒娛 ...

法國化學家在拉瓦錫(AL Lavoisier,1743—1794)在1777年才第一位認知到空氣是兩種氣體的混合物,一種是能助燃、有助於呼吸的氣體,並把它命名為氧,另一種不助燃、無助於生命的氣體,命名為氮。

現在在我們看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在哪個年代連空氣的存在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們要慶幸我們生存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