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1-27 09:33:03

1974 年秋,丁肇中領導的小組用同步加速器撞出的電子─正子對數據確有蹊蹺。現有已知的粒子都不可能在 31 億電子伏特處有這樣的衰變表現,他們很可能發現了一個新粒子。

在那高能物理才剛蓬勃興起的年代,許多新粒子紛紛被撞了出來,以至於物理學家都要自我調侃成了「粒子動物園」了。不過,丁肇中所發現的這個新粒子別有意義:它可以證明第四種誇克(魅誇克,Charm quark)的存在──因為這個粒子恰恰是由一個魅誇克與一個反魅誇克所組成。

在此之前,絕大部分的粒子用三種誇克(上、下、奇)就能解釋,而且大部分科學家都還把它當成是數學上的理論,而非真實的存在,在這樣的氛圍下,要宣稱自己發現第四種誇克,豈能不慎乎?!尤其丁肇中八年前才在重作測量電子大小的實驗後,打臉做過此實驗的科學家,他可不想有同樣的遭遇。因此他按捺住小組成員的興奮急切之情,要他們全面檢查、再三驗證一切無誤後,才終於決定公開實驗結果。

11 月 11 日,他召開記者會宣布發現「J 粒子」。不料,由里克特(Burton Richter)領導的另一個團隊也在這一天宣布發現同樣的粒子,他們命名為「ψ」。兩組獨立團隊在同一天公布同樣的發現,這在過去的歷史實在絕無僅有,因此被稱為「十一月革命」。而兩組人馬倒是都謙讓地不願爭取名次與命名權,反而改用對方的命名稱呼這個新粒子,於是這個粒子至今仍被稱為「J/ψ 介子」,是唯一擁有兩個字母的基本粒子。丁肇中與里克特也於 1976 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1979 年,丁肇中又帶領三百名物理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發現將誇克結合在一起的膠子,再一次鞏固了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目前丁肇中的研究不是用粒子加速器,而是安裝於太空站上的阿爾法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除了從宇宙射線中偵測反物質的比例,也希望證明暗物質的一個理論模型是否正確。

以往丁肇中在描述尋找 J 粒子的困難時,曾如此形容:

「在一個城市中下起傾盆大雨,每秒鐘有一百億個雨滴落下,試圖從中找出一顆與眾不同的雨滴。」

如今宇宙射線的困難度應該有過之而無不及,且讓我們祝他有美好的結果。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丁肇中.jpg (97.64 KB, 下載次數: 0)

丁肇中.jpg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kfmen + 10 感謝好友分享!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osk231365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ok19811201
王子 | 2019-2-1 02:04:25

華人之光!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30 15:31:17

jkfmen 發表於 2019-1-30 12:21
丁肇中是另一個台灣之光
能夠成功除了聰明才智之外~堅持不懈的終身職志更是要件
感謝好友分享 ...

所以人的差別就在這裡,丁肇中可以堅持研究到80幾歲而樂此不疲,我只想趕快退休領年金,然後環遊世界。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9-1-30 12:21:27

丁肇中是另一個台灣之光
能夠成功除了聰明才智之外~堅持不懈的終身職志更是要件
感謝好友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27 16:37:03

idwang 發表於 2019-1-27 14:57
16年15億美元 丁肇中主導NASA尋太空反物質

很少人可以獲得那麼大手筆的研究經費

唯一的缺點是不懂教改,80幾歲了還只會堅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微笑圈圈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19-1-27 14:57:57

16年15億美元 丁肇中主導NASA尋太空反物質

很少人可以獲得那麼大手筆的研究經費

丁肇中真的是華人之光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19-1-27 14:57:17

網路笑話

丁肇中接受中央電視台訪問:

CCTV:您是丁肇中,您的二弟弟叫丁肇華,三弟弟叫丁肇民,
      如果再有一個是不是叫丁肇族?
丁肇中(斬釘截鐵地):不,叫丁肇國。
CCTV:...(記者好想死)
...
丁肇中:中國歷史我常常考滿分。
CCTV:為什麼沒有選擇歷史?
丁肇中:因為我有一種感覺,很難找到真理,因為中國歷朝歷代一換朝,
        第一件事情就是修改歷史。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9-1-27 12:22:17

兩組人
同一天發表同樣的粒子
這樣的機率是有多少
如果晚了一天
那就不用發表了
心會淌血吧

在生物界
最有名的類似案例
就是達爾文與華萊士
共同發表以天擇闡述物種演化的論文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27 10:04:06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27 09:53:26

丁肇中指出,團隊這次發現,在太空中蒐集到的「正子」(即電子的反物質)在處於不同能量時,竟然有完全不同的表現,讓他覺得「奇怪,相當奇怪!」。

這暗示正子產生的源頭有兩個,其中一個是平常的宇宙射線,而另一個很可能就是暗物質。團隊推測產生這些怪異行為正子的成因有兩種,其中之一就是“藉由暗物質碰撞所產生”。

暗物質.png (402.87 KB, 下載次數: 0)

暗物質.pn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27 09:51:06

AMS另一個科學目的是研究暗物質的起源。現在認為暗物質是一種新的粒子,由“超對稱”理論預測暗物質包含的粒子之間的碰撞會產生反質子與正子 (電子的反粒子) 。

最高能量的粒子來自宇宙,AMS會在比所有的加速器能量更高的狀況下,找尋暗物質。

找尋暗物質.png (171.04 KB, 下載次數: 0)

找尋暗物質.pn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27 09:49:48

丁肇中主持的磁譜儀計畫探測器(AMS)的「科學目標」是找尋太空中的反物質。現在認為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爆炸前是真空,有物質就有反物質,否則加起來不會是真空。

AMS三年可以收集廿億個粒子,如果找不到反物質,代表宇宙邊緣沒有反物質,這就是一個發現,可能宇宙不是大爆炸來的。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27 09:46:32

AMS欲探索的兩個問題:

(1)如大爆炸理論所描述,宇宙的生成應是有相同多的物質與反物質,而我們可以 看到的銀河是只有由物質組成,那“反物質”在那裡了?

(2)銀河物質的質量 遠大於我們可以觀測、看得見的恆星、氣體與塵埃,那會不會有所謂的“暗物質”存在?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27 09:44:59

AMS實驗是個多國合作的科學實驗,共有37個研究機構,美國能源部負責建造,美國太空總署(NASA) 負責發射的任務,多國參與設計與出資,而臺灣方面負責設計與製作符合太空規格的電子電路板

AMS耗資達20億美元,被《紐約時報》稱為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科學實驗之一。

阿爾法磁譜儀實體圖.jpg (291.63 KB, 下載次數: 0)

阿爾法磁譜儀實體圖.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27 09:42:49

美東時間2011年5月20日清晨5時46分,阿爾法反物質太空磁譜儀2號成功安裝在國際太空站右邊的外面。

太空人運用奮進號機械手臂,把磁譜儀自太空梭貨艙取出,並安裝在太空站外面,將在未來10年搜索宇宙,以太空中的反物質、暗物質與其他光學望遠鏡無法偵測的宇宙現象。

圖片1.jpg (181.79 KB, 下載次數: 0)

圖片1.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1-27 09:40:53

丁肇中的最後一役- AMS

美國總統布希於2008年10月簽署美國國會通過的法案,由丁肇中主持的AMS(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2)磁譜儀計畫探測器,已於2011年5月16日搭載奮進號太空梭升空,安裝在國際太空站上,尋找宇宙中的反物質。

國際太空站.jpg (49.84 KB, 下載次數: 0)

國際太空站.jpg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