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4-23 15:38:48


中央社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23 日 10:20

希臘一群大學生搬著牆壁大小的塑膠筏,來到風景如畫的列士波斯島(Lesbos)海灘。他們涉入水深及膝處,輕輕放下塑膠筏,準備請潛水夫架設到海中。

團隊以 PVC 塑膠搭成支架,再鋪上塑膠袋和塑膠瓶,做成 4 面 5 公尺×5 公尺的塑膠筏,打算用它們進行實驗,判定衛星和無人機能否偵測得到海洋廢棄物。

負責督導實驗進行的愛琴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egean)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托普澤利斯(Konstantinos Topuzelis)表示:「今天是第一個大日子。」

實驗計畫名為「衛星測試和無人機測繪愛琴海海洋塑膠」(Satellite Testing and Drone Mapping for Marine Plastics on the Aegean Sea),由愛琴大學海洋遙測組(Marine Remote Sensing Group)負責,5 月將在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研討會發表成果。

數以百萬公噸計塑膠流入海洋,影響食物鏈所有海洋生物,托普澤利斯告訴法新社:「海洋廢棄物是影響全世界所有海洋的全球問題。」

他說,各大太空總署已在研究如何靠無人機和衛星幫忙,來清理海洋廢棄物,「想偵測並量化海洋塑膠,就得靠現代技術」。

這項實驗共有 60 名大學生和研究生參與,其中一名學生帕帕耶奧尤(Dimitris Papageorgiou)表示,「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是用現有工具」,可以拉低成本,更容易擴大規模。

為了準備塑膠筏,團隊蒐集約 2,000 個塑膠瓶,把它們繫到 PVC 支架上。

其他覘標則用塑膠袋鋪設,因為海中的塑膠更難被偵測,對愛琴海的海洋生物,像是海豚、海龜和海豹等等構成的威脅最致命。

團隊 2018 年進行第一階段實驗時,可從太空偵測到約 10 平方公尺範圍的大型覘標。今年實驗運用的覘標僅四分之一大小,為的是要測試在不同天候狀況下的可偵測區能縮到多小。

托普澤利斯表示:「我們知道歐洲衛星系統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通過,空間解析力有 10 公尺。」

如果是那樣,團隊放入海中的漂浮塑膠筏,衛星理論上偵測得到。

愛琴大學與西班牙加地斯大學(Universidad de Cadiz)、義大利合作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海洋科學研究所」(Ismar-Cnr)以及英國環境諮詢機構 Argans Ltd 合作進行這項實驗。(譯者:鄭詩韻)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hokou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