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5-25 15:54:46


(中央社綜合外電報導)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25 日 8:11

焦慮是相當常見的情緒反應,對於受到精神疾病或慢性病困擾的患者來說,生活更容易受到焦慮症狀影響,除了調節情緒,究竟還有什麼方法能夠緩解焦慮?

儘管仍處於早期階段,但近年許多研究已經開始發現腸道細菌與心理健康間的聯繫,為了尋找是否有足夠證據支持「調節腸道微生物群來改善焦慮」的看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進行了一項整合分析(meta-study),並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調節腸道微生物對於緩解焦慮症狀有著一定的幫助。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收集了 21 項已發表研究進行整合分析,研究涵蓋超過 1,500 名對象,其中 14 項主要研究益生菌對腸道微生物的影響,另外 7 項則是針對非益生菌方式(如調整日常飲食)的影響情況,所有研究都納入了某種衡量焦慮症狀的標準。

統計結果顯示,21 項研究中有 11 項顯示調節腸道微生物群對焦慮症狀的積極影響,其中使用益生菌的研究只有 36% 成功減輕焦慮症狀,相較之下,非益生菌措施的成效為 86%。

研究人員認為非益生菌方式影響更顯著的原因,是因為腸道細菌主要仰賴人們所吃的食物生長,相較起引入特定類型的益生菌,飲食更可以從根本上調節整體腸道菌群的生長情況,除此之外,一些研究時間不夠長可能也讓益生菌未能來得及發揮功效。

基於此項結果,團隊認為透過調節腸道微生物來治療焦慮症狀還是有一定效用,而在益生菌和非益生菌措施的選擇上,後者似乎比前者更為有效,但由於其中包含的研究目的不同(部分關注慢性病患者、部分關注健康患者),在一些判斷上也使用了不同標準(焦慮判斷上便採用了超過 6 種不同的問券量表),團隊也同意還得進行統一的臨床研究才能證實調整腸道菌叢與改善焦慮間的關係(詳細內容已刊載於《普通精神病學》(General Psychiatry)期刊)。

儘管研究結果仍待進一步確認,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對於益生菌產品的功效及定位提出質疑。不久便有研究指出益生菌可能會導致長期服用者出現腹脹或「腦霧」情況,只能說在更進一步的研究出來前,健康飲食還是培養腸道健康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26 08:28:39

WeixinWeng 發表於 2019-5-26 05:31
保持好心情不容易

如果不能夠保持正面的心情,那就只好吃藥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WeixinWeng
威爾斯親王 | 2019-5-26 05:31:25

保持好心情不容易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