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gebygeby1
王室 | 2019-11-18 09:17:37

2019-11-18 09:12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成立腦庫的呼籲,在台灣已經喊了超過二十年,今年才在採檢時間有所突破。在這條路上長期奮鬥的醫師及病友團體分析,腦庫是不賺錢的機構,政策上屬於較邊緣的議題,募款和倡議都非常困難,必備的神經病理專業人才也極度稀有,都是導致腦庫難以成立的原因。

台大醫學院副院長謝松蒼表示,腦庫光是採檢流程就很複雜,需患者生前簽同意書、往生後迅速取腦,取腦後還要神經病理科醫師完成病理檢驗及診斷,才能進庫。腦庫設置及運作上亦需符合多項法規,建置使用者委員會、倫理委員會等單位,難度頗高,目前台灣並沒有很多醫院願意去做。

台大醫學院病理學研究所所長鄭永銘表示,台灣的神經病理科醫師通常專精於腫瘤,具備退化性神經病理研究專業的醫師,全台灣可能只有個位數,有興趣的醫師還得出國去學。台大醫學院已選定一位病理科醫師,明年起將出國兩年,學習腦庫運作及神經病理專業。

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前理事長宋秉文表示,成立腦庫是放眼未來,在短期內看似燒錢、無利可圖。但相關病友團體其實非常支持,自發搜集同意書,目前包括小腦萎縮症、帕金森氏症、漸凍人等病友團體,至少收到十幾位病友同意書。

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秘書長塗衛成表示,協會倡議成立腦庫十幾年,過去社會觀念未建立,對病人或家屬都很難談下去。近幾年器捐風氣漸開、民眾對藥物研發期望提高,接受度提高。國衛院論壇推動討論、有具體進度,病友意願更明顯提升,光是昨天就收到五份同意書。

塗衛成表示,器捐可以救人,捐腦也可以救人。退化性神經疾病病友飽受煎熬,卻願意用自己的身體為未來的病人留下一些盼望,希望腦庫可以順利成立,讓病友貢獻自己的力量。

台大醫學院病理學研究所所長鄭永銘表示,台大醫學院已選定一位病理科醫師,明年起將出國兩年,學習腦庫運作及神經病理專業。本報資料照片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171503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wrm3paum + 10 我很認同+1
gogoro1 + 20 我很認同+1
kid1223 + 30
purpleatm + 5 感謝大大分享
terrybear6268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5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目前申請好市民達人中,有時間的話也請您多多幫忙^^(點下感謝就可送出愛心)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8721424-1-1.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