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s09195392990647
威爾斯親王 | 2020-5-15 10:44:24

做保育又能賺錢!全聯的「老鷹紅豆」就是最好示範,幕後推手「屏科大團隊」既保護了老鷹,又在兩年內創下破億營收。這次,他們推出「黑翅鳶米」,一年就銷售破億,拯救的是黑翅鳶!
你去全聯買東西時,有注意到「老鷹紅豆」這個專區嗎?

2015年11月,台灣上映了一部紀錄片《老鷹想飛》,描述原生的老鷹「黑鳶」,因為田間農藥和毒鼠藥的濫用,誤吃了死鼠或死鳥而被毒死。這些想飛卻再也無法飛翔的老鷹,成為台灣天空最遺憾的生態悲劇。

這部片的起源,來自力追蹤老鷹長達20年的「老鷹先生」、生物老師沈振中,以及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的孫元勳教授及研究員林惠珊和洪孝宇。

他們自2011年起展開黑鳶研究保育計畫,逐步揭露台灣自1980 年代以來,政府農業單位在全台推廣以「投毒撲殺」來防治鳥害和鼠害,卻導致生態浩劫的真相。

「老鷹紅豆」營收破億  打造保育、農友、通路最成功三贏模式
這部記錄整個研究過程的紀錄片,當年引發全台關注,不只創下破千萬票房,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更贊助全台國中小每個班級一片影片光碟,要讓保育觀念在全台紮根。

最重要的,屏東神農獎得主林清源決定轉種30公頃的「無毒紅豆示範區」,推廣機械播種降低鳥害,不須毒鳥、採收不用落葉劑,生產符合產銷履歷規範的紅豆。

全聯則主動出面認購,2016年起以「老鷹紅豆」專區呈現,推出包括銅鑼燒、紅豆湯等各式美食。

「老鷹紅豆」這項產品,至今一年就幫農友創下破億營收,在全聯更是廣受歡迎,2019年已有超過100位農民加入老鷹紅豆契作,面積達220公頃,成為結合「在地生態保育」「農友穩定收入」「通路品牌推廣」三贏的經典成功案例。

老鷹紅豆的成功,讓林惠珊和洪孝宇發現,原來環保與經濟確實可以不衝突,「那我們就想,還有哪裡的老鷹也受到老鼠藥和農藥毒害?又怎麼把友善種植出來的農產,變成可以讓農民獲利的產品?」

這一次,他們拯救了原本在台中農田上空遨翔的黑翅鳶。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員林惠珊(右)和洪孝宇(左)。

找老鷹來「巡田」防鼠害,台中「黑翅鳶米」再創破億營收
林惠珊解釋,在稻田裡,農民為防鼠害,大量用老鼠藥滅鼠,間接造成當地的「黑翅鳶」消失。

林惠珊和洪孝宇開始想,「老鷹本來就是老鼠的天敵,那能不能透過研究黑翅鳶習性,找出方法把老鷹騙到田裡來幫忙『巡田』?」如此一來,不僅既能以「生物防制法」抑制鼠害,一面還能讓稻米晉升「有機米」「環保米」,提升市場競爭力,「當農民賺到更多錢,自然也就更主動願意來保護老鷹了!」

專攻猛禽習性的洪孝宇,開始研究如何把原本在山林間的老鷹,吸引到平地的稻田。

2017年,林惠珊和洪孝宇帶領團隊,開始測試在空曠田區設立竹竿和木頭做的「棲架」,讓田裡長出一棵棵像樹一樣可供老鷹停歇、監視田地動靜的落腳處,來吸引以鼠類為主食的當地黑翅鳶飛來停棲,藉此降低鼠害。

洪孝宇說,「在田裡架棲架」看起來很簡單,但棲架要架多高、密度怎麼布局,其實都必須先詳細調查黑翅鳶的習性才能掌握,否則架得過低黑翅鳶不來、架得過高又會降低威嚇與捕鼠的效果,「把過往學術上的猛禽研究,用到實務上,這也是大學最能貢獻的地方。」

2018年起,兩人在全台各地進行示範推廣,從北到南,甚至金門設置超過50座棲架,並在棲架上裝置動態攝像機和感應器,觀察到底有沒有猛禽願意飛到棲架停歇。

等候幾個禮拜後,終於等到第一隻黑翅鳶飛來,「看到黑翅鳶的影片,都快流下淚,果然,我們做得到!」

有了初步成果,林惠珊和洪孝宇,鎖定對於「老鷹防鼠」最積極的霧峰農會合作,推出新的友善農作品牌「黑翅鳶米」。一年內,耕作面積上衝50公頃,年營業額迄今破億,成為繼「老鷹紅豆」後,第二個成功的三贏品牌範例。

尋找共同利益交集點,把農民變主動衝保育的好夥伴
短短五年內,打造出兩個營收破億的友善農作在地品牌,林惠珊和洪孝宇點出關鍵,「不要把對方當敵人,而是把農友變成夥伴,讓他們信任你、也信任農會、鄰居,才能成功推動。」

林惠珊舉例,其實2013年時,因為研究所追蹤的黑鳶在屏東紅豆田被毒死,發現在18公頃的紅豆田中,才巡視一半就拾獲超過2500隻鳥屍,保守估計當地一片紅豆田,就有超過3000隻鳥橫死其中。

「那時非常傷心又生氣,新聞鬧得很大,」林惠珊說,這種做法看似為死去的幾千隻鳥向全台灣大眾鳴鼓申冤,但農民都超生氣的,他們照農會和政府教的做法種田,種了幾十年都沒事,有天突然有群陌生人跑到家門口,高呼他們是殺鳥兇手,任誰都無法接受。

洪孝宇表示,農藥和鼠藥也要花錢買,農民這麼做一定有理由,「怎麼帶領他們轉換觀念和習慣,讓他們愈做保育賺愈多,才能長期有效地推動。」

一開始,屏科大團隊先和霧峰農會的長官溝通,先讓他們理解,老鷹可以代替農藥,幫他們防制鼠害。

「那時候,我們到一個一個村落、在一間一間廟埕前,和當地農民宣導什麼是『生態防制法』,怎麼吸引老鷹來幫忙顧田,」林惠珊和洪孝宇幾乎每個週末都在台中度過。

剛開始,僅少數農民支持響應,多數人還是習慣「噴藥、殺鼠、就有產量」模式,但經過不斷教育,示範田地內開始出現黑翅鳶,更重要是,農會推出的「黑翅鳶米」大熱銷,做好事還賺錢,讓農民開始相信「這真的有效耶!」

於是農友愈來愈熱心,甚至主動當小老師,到鄰近村莊號召當地人,用最道地的台語,直接教其他村怎麼綁棲架、吸引黑翅鳶飛來,甚至變成群體壓力,有人堅持噴藥,還會被已經決定要走友善農法的鄰居照三餐念,「你不要噴藥來汙染我的田地啦!一起來啦!」

「走過這一遭,我們發現,以前作環保都強調公益、良心,但『賺不賺得到錢』才是關鍵,」林惠珊和洪孝宇笑說,一旦讓農友發現可以賺更多,大家都主動搶著做。

這也是為何,屏科大團隊不止做保育研究,更連結農會、通路,從「品牌打造」「通路推廣」去思考猛禽保育,找出雙贏、三贏的商業模式。

繼紅豆、稻米之後,下一個保育目標?「敬請期待!」屏科大正在籌備中。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申請好市民達人請您點個(感謝、愛心)
請按下連結↓↓↓↓↓↓↓↓↓↓↓↓↓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11676169-1-1.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