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10月30日 - 美國大選進入最後階段,特朗普與拜登都在搖擺州衝刺催票。 疫情顛覆了傳統選舉模式,任何預測都有可能跌破眼鏡。
特朗普和拜登的競選造勢集會風格迥異,政治性格表露無遺。 拜登的兩名首席顧問表示,拜登若當選,在決定美國對華關稅的未來之前會諮詢美國的盟友以獲得"集體影響力"。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勾勒的"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淡化了經濟總量指標,緊扣"雙迴圈"本質強調高質量發展。 會議因此將科技創新擺在第一位,並提出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要建設「三個強國」+數字中國。
歐洲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法德緊急宣布全國封鎖措施。 法國總統馬克龍稱當前疫情有再次失控的危險。 德國總理默克爾宣佈從11月2日起實施一個月全國性封鎖,並祭出100億歐元救助計劃。
展望下周,政經焦點包括美國大選、美聯儲政策會議、英國央行利率決定和貨幣政策報告、澳洲央行利率會議和貨幣政策聲明;數據方面,本週末中國將發佈10月官方製造業PMI。 下周美國、歐洲將發佈製造業及服務業PMI終值,還有美國非農就業報告、中國進出口及貿易收支。
美元一周表現基本持堅。 歐美新冠病例數激增以及美國刺激計劃磋商缺乏進展,推動避險買盤。 但對美國大選結果的謹慎情緒形成一股壓力。
市場行情反映拜登大幅勝出的可能性頗高,但一些投資者表示懷疑,因四年前的民調並未準確預測到特朗普當選總統。 "這就是為什麼美元並未因此走強很多,投資者不願在大選前做多美元,"美國銀行外匯策略全球主管Athanasios Vamvakidis說。
分析師認為,如果拜登獲勝,尤其是民主黨掌控參議院的話,對美元將是利空,因為拜登政府傾向祭出大規模刺激支出計劃,這將刺激投資者信心與風險貨幣需求。 但共和黨和民主黨圍繞如何計算選票的法律爭端,也增加了美國大選結果引發爭議風險。
大選隔天,美聯儲將舉行政策會議。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第三季環比增幅創紀錄,初請失業金人數呈改善趨勢。
不過,市場焦點是歐洲央行,因為歐洲正在努力應對第二波疫情。 德國和法國宣布實施全國性封鎖,西班牙也實施了地區封鎖。 歐盟重回危機模式,以稅收和貿易新措施力抗疫情擴散。
歐洲央行宣布維持利率穩定,但承諾將採取新的行動。 總裁拉加德表示,「我們所有人都同意,有必要在下次管理委員會會議上採取行動,從而調整我們的工具。 "歐元應聲下挫至四周低位。
分析師認為,央行可能在12月宣佈增加購買債券和向銀行提供低成本信貸。 富國銀行利率策略師Erik Nelson表示:「你還會看到歐洲整體上受到的挑戰,這意味著更多的關停和限制,比美國更嚴重。 所以這是一場令歐元承壓的完美風暴。 "
瑞穗證券首席外匯策略師山本雅文表示,歐元區經濟正以較預期更快的速度惡化,貨幣寬鬆不足以提振歐元區,12月行動可能為時過晚。
**人民幣**
繼兩周前遠購風險準備金率歸零后,中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秘書處表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價模型中的逆週期因數將陸續主動淡出使用。 分析人士表示,此舉表明監管層有意放緩人民幣升勢。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匯率相關逆週期因數、準備金退出的時間點都是在CFETS指數處於94-95區間的時段,側面表露這可能是央行認為合意的一籃子指數區間。
多位外匯交易人士透露,本周中國國有銀行掉期買入人民幣,並在即期夜盤交易時段購入美元。 這一舉動使得離岸美元/人民幣一年期掉期價格低於在岸,自2018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倒掛。 有交易員將這些國有銀行的舉動視為信號,顯示當局可能不希望人民幣在短時間內太快升值。
**英國央行**
英國日漸黯淡的經濟前景,似乎將推動英國央行在下周加碼已經十分龐大的債券購買刺激計劃,這將是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第三次加碼。 路透調查預測,在11月5日的政策會議上,英國央行可能會將資產購買計劃的規模再增加1,000億英鎊。
但英國央行總裁貝利及其同僚不太可能向首次將利率降至負水準邁出一大步,一些投資者認為要到進入2021年一段時間後才有可能。 總裁貝利曾表示,負利率在其他國家是在經濟持續復甦時效果最好,而不是在英國目前面臨的這種放緩的時候。
**螞蟻雄兵**
被阿裡巴巴創辦人馬雲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融資定價"的螞蟻集團IPO定價終於出爐。 A+H股IPO融資額逾340億美元。 外國機構投資者為了提升中籤率,雙邊下注,連日資金湧入香港,金管局承接港元買盤規模屢刷紀錄,把銀行體系總結餘推至4,575億港元的歷史新高。 (完)
https://cn.reuters.com/article/g ... -idCNKBS27G03D?il=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