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21-4-24 10:37:25

本篇最後由 qw8010 於 2021-4-24 10:42 編輯



▲痔瘡與肛裂主要的表現十分相近,建議由醫師判別。(照片提供/林北江)
▲痔瘡與肛裂主要的表現十分相近,建議由醫師判別。(照片提供/林北江)

文/林北江

「上大號痛到快往生,糞便通過肛門時就像拿刀在割,想到要上廁所就害怕到快要掉眼淚。」一名60歲男子到診間求救,診查發現是急性肛裂。

這名男子本來就有痔瘡,飲食稍微放縱,飲酒、通宵熬夜打牌,腸胃就不順暢。此次排便時用力了一點,發現馬桶有血、屁股很痛,起初以為是痔瘡發作,但超過一週都沒有好轉,甚至「糞便通過肛門時就像拿刀在割」,讓他一想到要上廁所就非常害怕,趕緊就醫尋求協助。

檢視傷口後,確認病人罹患急性肛裂,先開立適合他的軟便藥物,讓糞便軟硬適中並避免腹瀉,再擦上藥膏以緩解病情。同時建議返家後,應以溫水坐浴10分鐘以上,一天泡愈多次愈好,以放鬆肌肉,幫助傷口早點復原;如果持續觀察治療超過6週都未見好轉,就是「慢性肛裂」,這時就得手術治療。

當粗硬的糞便經過肛門導致壓力升高時,此處血流會減緩,一旦黏膜被傷害造成傷口或潰瘍,就是所謂的「肛裂」,當肛門傷口形成,會陷入易裂難癒的困境。

▲不運動、不愛喝水、不吃蔬果,小心加入肛裂一族。(照片提供/林北江)

不運動不吃蔬果少喝水者好發
肛裂致病原因,除了糞便粗硬之外,腹瀉太頻繁地擦拭肛門口、排便太急、太出力,甚至婦女生產太用力都可能成為「肛裂一族」。

統計顯示,肛裂的好發族群以40-50歲中年人為主,不分男女比例相同,每10個人中,有一個人一生中會遇到一次肛裂。

預防方法是避免生活作息不正常、喝水不足、情緒緊張等;要多吃高纖蔬果、多補充水份、多運動,避免吃太多刺激性食物,建議排便不要太過用力。

就醫先判別是痔瘡或肛裂
最近早晚溫差大,血管收縮特別容易引起痔瘡發作。「痔瘡與肛裂主要的表現十分相近。」兩者都是肛門痛、會流血,但是痔瘡出血量大於肛裂,而肛裂的疼痛感則明顯很多,病人自己不容易分辨,建議最好由醫師判別。

(作者為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8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