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weiyiyu
王子 | 2011-7-24 19:56:26

有一位學者曾形象地用標點符號作比喻,告訴人們說話的原則。他說:“要想成爲一個受歡迎的談話者,不要用冒號,那意味著你要說的小標題;避免用分號,那表示的是事后的思考;可以多用句號,那表示你說完了;特別要用問號,那表示你將邀請別人談話。”

說話是爲了傳遞信息、發表意見、推出主張。要達到這個目的,不僅要表現得充分到位,更取決於對方的接受情況。有些人慷慨陳詞,神采飛揚,但聽者卻態度冷 漠,或者予以駁斥、回擊,直至雙方不歡而散。因爲說話不受歡迎,不能深入人心,導致交談失敗,這是得不償失的。那麽,如何說話才能受歡迎呢?

懂得重視他人,勿突出自我

小袁說話口齒利落,語言精彩,內容中肯,觀點獨到,他自我感覺也良好,在單位總以能說會辯自居。可小袁並不怎麽受聽者歡迎,相反人們對他有一種嫌惡感。 原因是小袁好把自己擺在突出位置,習慣於把聽者當小學生看,甚至肆意貶低。這種只知賣弄自己不懂尊重他人的做法,如何能贏得別人的歡迎呢?

話是說給別人聽的,誰都想在公衆面前有更多的說話機會,並希望引起公衆的巨大反響。誰都想抓住機會把思想表達清楚,把情感有效地融注進去,把精神充分地 表現出來。但是一味追求這些,就容易犯小袁這種錯誤,不知不覺地突出、強調了自己,忽略、輕視了他人。殊不知要真正達到表現自己的目的,前提必須是尊重對 方,首先讓對方接受你,欣賞你,否則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爲此,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選擇適當的時機說話。社會是個大家庭,大家都有說話的權利,都有說話的機會,你只能在該你說話時說恰如其分的話,不能想說就說,沒完沒了。

2.保持一種謙恭的態度。說話難免有主觀情感成分,但要加以抑制和淨化,保持一種淡泊、平靜的基調。不能在無意中造成對他人的傷害。以謙恭的口吻說話,才容易被他人接受。

3.加強良好的說話修養。說話好突出自己,是一種幼稚的表現。一個修養好的人,總能爲別人著想,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上,恰如其分,讓人叫好。

采用商榷口吻,勿草率爭辯

現實生活中有一種“擡杠”的現象,所謂“擡杠”,就是沒有價值的爭辯。

爭辯是是非之爭、對錯之辯、真假之戰的對抗性說話方式;而商榷是一種相互探討,力求達成一致的說話方式。商榷會使對方産生相容心理、悅納心理,激起對方 的參與意識和相親情緒。一個動辄與你爭辯一通,不善於通融的人,哪怕他振振有詞,也難以激起你的熱情。若換一種商榷的口吻,向你征詢,與你商量,即便他的 話很一般,你也會持歡迎態度。

怎樣才能做到多商榷不爭辯呢?

1.學會發散思維。問題通常是多方面的。你持某種觀點有理有據,別人持另一觀點也自有道理。不必把大家的觀點對立起來,會發散思維,就會理解別人。

2.懂得全面看問題。觀點與觀點之間往往是相互補充、彼此一致的,並不完全是對立性的。當你確持有真知灼見時,也不足以否定別人觀點。全面看問題,就會對他人意見有公正認識,不致於固執己見。

3.具有辯證的態度。誰的觀點也不能始終保證盡善盡美。既然你把它說出來了,肯定自我感覺良好,但必須辯證看待,不要把自己的看法絕對化、真理化,虛心聽取他人意見,這更客觀實在,更受歡迎。

盡量揭示問題,勿過早結論

有一個普遍的誤解,就是以爲只要張口說話就要陳明一個觀點,拿出一個主張,而且還要擲地有聲,這才有分量,否則最好免開尊口。事實並非如此,多數情況下,一時並不好拿觀點下結論,也無這樣的必要。相反,揭示問題,擺出事實,更有利於大家形成共識。

青年教師小胡每次教研會話題一出,他便迫不及待地發表一通“高論”,給人一種十分狂妄幼稚的感覺。如果他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擺出來請大家共同商討,顯然更合適。他的這種方式在學生和群衆中引起非議,大家甚至送給他一個外號叫“胡參謀”。

所以說,談話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改變對說話本質的認識。說話的本質是揭示問題,求得問題的解決,而不是表現自我。不過分張揚自我,更易得到認同,不鋒芒畢露的話更易受到歡迎。

2.充分相信他人的能力水平。人好自我感覺良好,好把自己的一得之見或瞬間感覺絕對化、神聖化,其實難免粗陋膚淺,應相信他人也會有思想有主張,要有包容精神,不可堅持太多。

3.養成深思熟慮的說話習慣。有話不要急於發表,不可隨情感的沖動而不加控制,應以理智控制自己,在需要的時候再拿出成熟的觀點。

嚴守高雅格調,勿斯文掃地

說話方式的綜合表現,形成一個人的說話格調。無論是生活中的瑣碎話語,還是公衆場合的發言、演說,都會顯示出一個人特有的說話格調。有人注重保持一個良好的說話格調,有的人則不夠嚴格,因此對說話産生的影響就截然不同。

某女士是有名的“傳聲筒”“漏斗嘴”。“喂——昨天晚上……”原來她又在傳揚某夫妻爭吵的事,真是一張臭嘴,尤其那神態,更讓人惡心。某青年與一老者說 話,用手指頻頻點示著,直抵對方鼻尖,末了又擡手重重拍在他肩上。老人一個踉跄,差點跌倒。在一個茶話會上,一先生站起發言,手舞足蹈,口水飛揚,俚語、 髒話夾雜其間,敲桌子踢凳子,全場的人都縮緊身子大氣不敢出。

以上情景在生活中屢見不鮮。這種“格調”斯文掃地,會把聽者嚇跑。

下面是幾項注意要點:

1.重視說話格調的錘煉。說話格調與說話內容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經營說話內容的同時,要重視錘煉一個好的合適的說話格調,以確保說話內容得以順利傳播。

2.善於控制說話情緒。一個人在理智的情況下能夠把握自己,在說話方式、體態控制上都能做到不亂方寸,穩妥適宜,而一旦情緒失控,則會導致說話格調的恣肆乖張。

3.努力提高說話水平。說話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其中包括說話格調的提高。一個會說話的人會揮灑自如,遊刃有余,保持一種良好的說話格調。

張揚樸實風氣,勿裝腔作勢

大家都希望給人留下有口才會說話的良好印象,很自然在說話形式上就注意精雕細刻。這本是好現象,但物極必反。如果忽視了內容,過分在形式上強加粉飾,甚 至以浮華的形式掩飾蒼白的內容,就只能召來反感情緒。卡耐基曾談到人們好搬用名人名句爲自己的話語增光著色的“背光效應”,認爲這是缺少主見、心理自卑的 反映。與此類似的諸如堆砌詞藻,說些七繞八轉的囫囵話,都不過是矯揉造作,故弄玄虛,嚇唬別人。

說話的根本所在就是有效迅捷地傳遞信息。與華而不實相反,樸實的說話方式真正切準這一根本點,顯得自然而實在。寫文章反對粉飾绮靡之風,說話也不例外。 一位口語老師歸納他的學生說話中的幾種“矯情病”:一是好用歐式語;二是喜文白夾雜;三是愛用外來語,漢英夾雜、港粵語調等;四是堆砌詞藻。看來張揚樸實 的說話風氣是很現實、很迫切的問題。

爲此,我們應做到以下兩點:

1.注意用內容的力量打動人,而不是用浮華的形式嚇倒人。浮華形式雖然美妙,但銀樣�槍頭,其實蒼白,只會讓人倒胃、厭煩。只有實在的內容,才會真正征服人心。

2.對語言要有正確的認識。語言是內容的物質外殼,是信息的載體。只有恰當準確的語言,才能有效地表現思想,否則只能因文害意,有礙信息傳遞。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幻劍小道 + 10 + 10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要经常来签到
回覆 使用道具
alan3457025
準男爵 | 2011-7-27 13:52:15

感謝您經驗的分享,也歡迎+我好友喔  ^^"
引言 使用道具
jiajingmin
勳爵士 | 2011-7-27 11:34:29

感謝大大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jiajingmin
勳爵士 | 2011-7-26 13:15:42

感謝你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幻劍小道
王爵 | 2011-7-24 20:38:38

在對的時機說對的話
你就會成功
在錯的時機說對的話
機會各半
在錯的時機說錯的話
你就死定了
引言 使用道具
mysama
侯爵 | 2011-7-24 20:02:30

的確講話的內容跟時機很重要
對的話在不對的時間點講出來就不對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幻劍小道 + 4 + 4 我很認同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4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