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56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旖旎
王爵 | 2011-8-17 21:07:18

有的人喜歡把人生比作一條路,有的人喜歡把人生比作一杯酒,有的人喜歡把人生比作一團麻,我卻喜歡把人生比作花。
  《出水蓮》:傳統的廣東客家箏曲,中州古調,採用傳統的十六弦鋼絲箏演奏,音調古樸,風格淡雅,表現了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情操。在優美動聽的古箏曲中,《出水蓮》遠沒有《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瀏陽河》等名氣大、影響廣。儘管受不了「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的磨練,成為名副其實的半瓶水,還是對古箏情有獨鍾,一如既往地喜愛。所有的古箏曲我都喜歡聽,而我為什麼偏偏選中《出水蓮》這首古箏曲,作為自己在好心情美文站發表文章的筆名呢?
  如果說生命只是一個不能重複的花季,那搏動的心便是一朵永不凋零的春花。早春二月,乍暖還寒時候,鵝黃隱約,新綠悄綻,萬物復甦蘊含著生命的勃勃生機,那是旭日般的青春萌動;陽春三月,杏花春雨時節,桃紅柳綠,柔風拂面,秀髮飄揚彰顯著自然的盎然氣勢,那是如火的中年領悟;晚春四月,芳菲漸盡之際,遠山幽徑,柳暗花明,輝煌閃爍著黃昏的執著追求,這是晚晴的暮年沈思。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蓮花。這是禪家語。禪家總是站在理性的高度,以超越紅塵的灑脫來參悟人生。「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人的一生就是花的一生,而女人的一生更是如美麗的花朵一般。「有人盡心綻放,佈施美麗與清香;有人半開半合,在智慧的黎明時分,似夢似醒;有人渾然未覺,不知開啟內在的絕世之美,忍心讓生命成為早夭的白蓮。」禪家對人生闡釋得可謂入木三分。
  白蓮乃花朵中最美麗最純粹的,人也是生命中最高雅最完美的。以蓮擬人,以人喻蓮。上學時學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幻想著自己有那麼一天,也漫步在荷塘邊,月色下,腦海裡想著朱老先生的句子,那該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
  《西洲曲》裡的句子:「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一個「清」字,道出了蓮花的真諦。「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林黛玉用一句話概括了自己的一生,雖然她的才華是大觀園群芳之冠,是智慧的女神,可是以她的敏感多疑,總擺脫不了寄人籬下的孤獨,黛玉的悲劇就在於她不會像寶釵那樣會裝「糊塗」,她太聰明了,她沒有深刻體會出鄭板橋那句「難得糊塗」的真正內涵,最後只能是冷冷清清淒淒慘慘地不幸天折。
  生命的每一時刻都應該像蓮花般徐徐開啟,向人間播放美麗與清香。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應像蓮花灼灼綻放,不怨不悔錯過的時光,不懼不畏突降的風霜,「化作春泥更護花」,盡心盡力地開到生命的最後時刻。曾經計較過生活中那麼多的不情願,不甘心,讓自己生活在患得患失的哀怨憤恨中苦不堪言,欲哭無淚;因為出身卑微,儘管勤勞苦幹,可花十二分的努力也達不到他人三分功夫所達到的境地;因為長相平平儘管心地善良,卻遭受了很多本不該降臨的挫折和磨難......
  雖然名字只是一個代號,代表不了一個人的全部,只象徵著一個人的企盼和希翼。穿梭在忙碌的塵世間,想「世人皆醉我獨醒」談何容易,「出汙泥而不染」也不過是一種奢望。用《出水蓮》這個名字,一方面表示我的興趣愛好,儘管古箏已長時間被我冷落,沒有心情去觸摸琴弦,可它還是我的最愛,難以割捨,依然是我耳邊時常迴盪的樂曲;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我的希望和心願,「質本潔來還潔去」,不管遇見什麼事情,始終如一做獨一無二的自己,走好自己的路,快樂地唱著生命的歌謠直到永遠。
  秋天的纍纍碩果,全靠春天的辛勤播種;成為大海的一脈熱血,全靠小溪日夜不停地奔湧。也許,付出了汗水和努力,不一定能收穫那個日漸成熟的美夢;也許灑下了熱血和深情,卻不一定擁有那片如火如荼的風景;也許,黑暗中的苦苦掙紮,仍不一定迎來燦爛的黎明......可是我並不一味傷感哀歎,儘管默默地耕耘,辛勤地努力,不斷地追求,還未聽到生命的回聲,但熱愛生活的我,相信自己能把握稍縱即逝的歲月,盡情地綻放,做一朵永遠開不敗的女人花。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