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9-22 22:29:27

 研究抗戰史較多的朋友們應該都清楚,抗戰史最令人頭疼的部分之一,就是日軍每次戰役的損失數。

  損失數分3類:一類是對外公開的,這些往往是宣傳機構為了宣傳本國軍隊英勇頑強,戰無不勝的重要手段之一,所用數字往往縮水嚴重。一向自詡大和優秀民族高高在上的日本此類現像自然極為嚴重。例如華北治安戰中對GCD軍的多次掃蕩作戰,戰死數往往只有個位數,而戰果卻常常高達數百人之多。日本防衛廳的戰史叢書類,如“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大本營陸軍部”等公布的戰役損失,大抵均如此類,明眼人見之無不冷笑以對。這就好比一杯水,裡面摻了些牛奶,對外宣稱這是牛奶,其實本質還是水。

  第2:內部上報的數字,也就是戰鬥結束後日軍各作戰單位向上級彙報的損失數,以便厚生省查對發放撫恤金。這個相對宣傳的數字要比較真實可靠些,但同樣不大可信,因為日軍當時在傷亡數字上作假是從最下一層就開始了,往上更是層層造假。這就好比是一杯牛奶,裡面摻了許多水的那種。

  第3:各作戰單位內部統計的數字,這樣的數字往往是最接近真實的,正如著名學者楊奎松指出:當時日本有嚴格的戶籍制度,而日本為了部隊保持凝聚力,往往采取地域征兵制。因此同一作戰單位的士兵之間往往比較熟悉,對死傷數了解也最為實在。好比是真牛奶。但此類真牛奶是最難見到的,因為在戰敗前夕,日軍高層為了掩蓋罪惡事實。下令下屬各機關將軍中絕密作戰資料予以焚毀,一時間,各日軍辦公室濃煙滾滾。許多反映此類數字的資料也同時被毀滅。

   於是我們現在討論日軍戰損數就成了件極其為難的事,用我們自己的統計數字吧。一來出於戰時宣傳需要,經常有誇大成分在內,例如神頭嶺一戰,我方宣傳殲滅日軍1500多人,但根據日軍參戰官兵回憶錄,全部被包圍日軍數還不到500人。二來,抗戰8年,我方以敗退居多,打掃戰場的多為日軍,即使游擊隊的偷襲,也是打了立馬就跑的,光靠回憶得出的數字時常出現誤差。

  那用日軍的數字呢?就會碰上本文開頭所說的第一條問題,糟糕的是,我們現在最容易接觸的只有第一類數字而已,而第3類數據。當時小部分日軍內部檔案倒是保存了下來,戰後一些聯隊史,日軍官兵回憶錄也大量出版,這裡面公布的數字都是擯除了意識形態問題,較為實事求是的。(例如“216聯隊史”竟可精確到每名陣亡士兵的畢業日期)。這些往往成為我們研究抗戰爭議問題的最可靠渠道。可惜此類聯隊史和回憶錄大多僅在日本出版,國內的歷史愛好者,若無關系,是很難弄到手的。

   廢話說了太多了,現在切入正題,作為抗戰全面爆發的第一場大會戰,作為對後來8年都影響深遠的一次大會戰。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和考察是極為有意義的,其中日軍在此次會戰中的損失數無疑是研究課題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小可不才,近年來確是收集了少的可憐的一點點此方面信息,而天涯藏龍臥虎,高人輩出,特此拋磚引玉,希望能在共同討論中發掘更多有用的東西。

   目前收集的日方資料的統計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4萬多,這是日本官方公布的數字,其中戰死9000多人。這也是目前國內歷史愛好者在關於淞滬會戰辯論中引用最多的數據。然而,正如前面所言,此數字實在的,屬於標准的“第一類數據”,台灣方面早有史學專家指出此數字“其實是1個笑話”,而日本方面也承認此數字不完全准確,因為日軍進攻上海和占領上海後,局勢還不穩定,部隊還在追擊當中,很多部隊的傷亡資料一直沒有更新,截止到占領上海後統計的數字自然偏少,直到占領南京後,才得出比較詳細的數字。因此4萬多的死傷,大家看看笑笑就是了,也算對此的一個辟謠吧。

   第二: 6萬多:後占領南京後得出的戰死數一下從9000多激增到23000多(亞洲歷史圖書中心),這裡面固然包含了從上海到南京一線的追擊戰鬥,以及南京保衛戰的傷亡數,但從上海到南京途中狙擊的國軍數量並不多,其中也僅僅湯山和淳化鎮的戰鬥較為激烈。但日軍進攻的最多也就1個旅團(淳化鎮戰鬥),而防御的國軍僅僅一師兵力。戰鬥亦不過持續了2天,傷亡應該大不到哪去。
至於南京攻擊戰,從目前公布的部分師團內部數據來看,也並不是特別高,因為也只打了3天罷了。

   以下是第9師團師團長吉住良輔所公布的“第9師團作戰概要”,(此資料原為日本一右翼出版社為了否認南京大屠殺所搜集,結果反而從裡面發現了大量日軍進行大屠殺的鐵證,現被作為中國介紹有關南京大屠殺系列書刊的證據--------日軍戰時報告而附帶書籍出版,右翼分子可謂搬起石頭打了自己的腳!)
  
  『第九師団作戦経過の概要』より
    作戦期別   戦 死     戦 傷     合 計
    上 海   3,833   8,527  12,360
    追 撃     638   4,101   4,785
    南 京     460   1,156   1,616
    合 計   4,976  13,785  18,761
  
  PS:第9師團來自以民風彪悍,冷酷著稱的金澤,為日本陸軍頭號精銳之一,日俄戰爭中在名將乃木希典指揮下攻陷旅順口。如此王牌在淞滬中一直作為先鋒使用,傷亡之慘若此,可見“4萬多”之數之荒謬!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s8142229
伯爵 | 2008-9-23 11:10:45

樓主是轉貼的吧 幫你補充下文
另有第16師團的,和第9師團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可見南京作戰的損失確實要大大小於淞滬
  
『第十六師団狀況報告』と『第九師団作戦経過の概要』より
引用開始------------------------------------------------ --------
部隊戦死戦傷合計
春秋網http://bbs.cqzg.cn第九師団4601,1561,616
第十六師団5051,6892,194
合計9652,8453,810
  
個人認為,若按1比3的正常傷亡比率來算,則死傷6萬人應為日方後公佈的淞滬會戰傷亡數。
  
第三:將近10萬,此最先為王輔老先生在“日軍侵華戰爭史”中統計的數據(網上所公佈的是日本後來統計的數字純屬謠傳),但張忠義先生在“迷失於榮耀並躲閃於屈辱的陰影之間——國民黨的八年抗戰”一書內已指出,王輔先生是將日軍戰史分期公佈的數字予以“重複累加”,他打了個比方:春秋網http://bbs.cqzg.cn
“到9月29日止累計……上海戰死2528名,負傷9806名,合計12334名。”,“出兵以來傷亡累計數如下:
10月14日,戰死3908名,負傷15843名,合計19351名。春秋網http://bbs.cqzg.cn
……
11月8日,戰死9115名,負傷31257名,合計40672名。 ”
原來如此!日文原文給出的是從8月到11月8日幾個日期的日軍傷亡的數字,而且註明是“累計數”,難道還要重溫小學算術? !我每天吃1個蘋果,3天就累計吃了3個蘋果。分開累計的話第一天吃了1個,第二天累計吃2個,第三天累計吃3個。按《疑義相與析》的算法,將3個日期的3個累計數加起來,就成了6個。這就是“貓膩”所在!淞滬會戰日軍的傷亡,截至11月8日是戰死9115名,負傷31257名,合計40672名。這就是日軍淞滬會戰傷亡數字,所以日軍傷亡是4萬而不是9萬。 ”
平心而論,雖然4萬多的數據是錯的,但王輔老先生的算法確實有問題,因此9萬多的數據也不可輕信。
第四:日本官兵的零星回憶:
此類數字大抵可計入“第3類數字”之中,包括上面說過的吉住良輔的“作戰概要報告”,但要命的是,大多只有部分數據,包括那些作戰概要,南京大屠殺系列叢書應該沒有給出全部師團的內部報告,否則此疑問早就得到解決了。
現將部分結果公佈如下:
1。日軍一個比較確切的傷亡是來自於上村利道的陣中日記(上海派遣軍副參謀長,陸軍大佐),他在1月15日記載了上海派遣軍軍醫部部長對上海派遣軍到1937年底為止傷亡情況的統計:
陣亡:16609人
病故:1796人(據說當時上海瘟疫流行)
負傷:86007人
總計:104499人
  
此統計數字超過了王輔老先生的的9萬餘之數,似乎為史迷們精神一振,但讓人大惑不解的是,上村在原文中對此數字的總計部分予以註明:並不准確。究竟是為何,貌似現在史學界並無結論。只能把此數字作為1個參考而不是結論了。 (關於傷亡之比,部分網友可能有疑問,我認為並不奇怪,當時中國軍隊雜牌佔了很大比例,雜牌軍裝備極其低劣,有漢陽造就算很不錯了,川軍甚至背土槍上戰場。西北軍不少人尚手持大刀。此類武器對人體殺傷力可想而知。因此,造成日軍大量傷而不死,很正常。)
2。101師團傷亡統計系列:
這就是東京附近出身的第101師團。這雖然不是草草新編的,但在前年夏季以來的上海激戰中,竟犧牲一萬多人。 ——《岡村寧次回憶錄》,第362頁。
春秋網http://bbs.cqzg.cn
這裡的“犧牲”,我估計是翻譯者的翻譯失誤。日語中的犧牲和漢語中的“犧牲”是一樣的,是指單純的戰死者,101師團固然是特設師團,人數較多,而由預備役人員組成又導致其戰鬥力較弱,傷亡可能也偏大。但死傷達到4萬之數(按死傷1:3算),則我認為不可理解。固然當時日本有完善的預備兵役制度,可以邊打邊補,導致許多戰役日軍傷亡雖達數万,而聯隊番號都能保持完整。但補充之數幾乎於師團本身人數相等,此可能性實在是值得懷疑!要知道現代軍隊中,作戰人員數往往只佔所在部隊數的一半左右,而傷亡卻基本由他們擔當,因此部隊傷亡百分之30以上即是慘重損失,如果按此比例來算,則101師團補充竟高達本身人員的3倍以上!可能嗎?
因此我覺得應該是翻譯者把“戰損”,翻譯成了“犧牲”,即日語中的傷亡數,較為合理。春秋網http://bbs.cqzg.cn
另外101師團軍士荻島靜夫在日記中對101師團的傷亡也有零星記載,據他的記載,他所在聯隊基本全部被殲滅,聯隊長戰死,他自己火化了1000多具屍體,但此日記本身的真實性現在已受到質疑,在有結論之前,我不敢採信。
PS:據國內日軍戰史高手MINGHUI同志提供的信息:1938年1月,一名103聯隊的士兵在日記中記載聯隊戰死1432人,可見其傷亡之慘!
  
最後,戰犯松井石根1938年2月14日日記記載說上海東西本願寺收容了24000具日軍遺骨,其中西本願寺收容的遺骨為21000具(屬於原上海派遣軍),東本願寺收容了2000餘具(第十軍系統),根據MINGHUI考證這裡面反映的數字是到1937年底甚至1938年2月間華中日軍的死亡數字(戰死、病死、戰傷死),不僅指一個淞滬戰役。
  
總之,淞滬會戰日軍傷亡數對我而言至今仍是1筆糊塗帳,不知諸位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理性討論。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天王老子 + 10 + 10 訊息過舊已被刪除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沉歆
伯爵 | 2008-9-23 01:13:47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正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